娓娓道來的,沒有大歷史,只有山水鳥鳴,與人的生活細語。
這隻叫人又愛又恨,恍似電子生物的是(IAN CHENG)在SERPENTINE GALLERY展出的最新作品。
「我的藝術就是關於我本身。藝術,在持續創作中被概念及過程不斷挑戰的同時,更能維持它的本質內涵。」
1990年代WOLFGANG TILLMANS在西方攝影界的成名可以說是橫空出世。
我們當下的狀況,都是由記憶建構而成。對某人某事的觀感,都來自於記憶、或者說來自於過往的經歷。遺失了記憶會如何?那麼,比利時藝術家 LUC TUYMANS 的創作世界可能落入空洞之中。
在古典世界的畫布上,大抵天使假如是女性的都有頭長金髮、總是赤裸、身上滿有光亮的仙氣,當然必定有一雙翅膀。
縱然ANDY WARHOL工作室FACTORY的星光熠熠光景不復再,當代美國紐約還有受盡跨界別注視的卓納畫廊DAVIDZWIRNER。
相信大家對DAVID ZWIRNER都不會感到陌生。自從2003年國際權威藝術雜誌《ART REVIEW》,開始評選業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POWER 100),他便榜上有名,而且名次不斷攀登,2010年往後就一直保持在前10名之內(2013及2014年更連續兩年排行第二)。但這位藝術界的風雲人物,其實非常親民,可能這幾年大家逛ART BASEL時,在會場裡都曾跟他打個照面。
維克多用創造力來表達自己:“說到底,我潦草地塗畫著,通過這些特質,表現我尋找的意義,形狀和角色,沒什麽是刻意的”。
1993 年,紀實攝影師謝至德(DUCKY)入行當新聞攝記,訪問他的我才剛出世。然後廿四年過去,我們站在他舉辦中的《萬念・叢生》攝影展一同討論90 年代的香港。
当本该出来的自拍像变成静止的背景,不禁让人质疑摄影师的存在和真实性。
路經香港中環海濱一帶,人們密鑼緊鼓在工地進行準備,搭起巨型木箱似的建築和白色帳篷。四年來,這一切已變成3月特有的景貌。
喬治·斯托亞諾夫在3D設計方面的技能令人印象深刻,借助色彩,形狀和概念實現的細節表現出強烈的情感,讓人親近。
遊走在數碼藝術和攝影之間的藝術家Slime Sunday將我們帶入一個色彩斑斕,華麗而富有創意的抽象平行宇宙。
Mateusz Lengling是位波蘭平面設計師,他關註數字拼貼畫的視覺呈現,在單色的畫面中註入霓虹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