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PRECIOUS > PRECIOUS > 在多重文化中的 OSCAR MURILLO

在多重文化中的 OSCAR MURILLO

閱讀數 5

今日熱度 1

摘要︰ 「我的藝術就是關於我本身。藝術,在持續創作中被概念及過程不斷挑戰的同時,更能維持它的本質內涵。」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生活與藝術創作的關係」這個命題,在當代藝術的討論中雖然老調卻又是永恆不息的。藝術家OSCAR MURILLO的創作,彷彿就是兩者的結合。不單將生活與藝術的界線模糊掉,他的生活本身就是藝術。「我的藝術就是關於我本身。藝術,在持續創作中被概念及過程不斷挑戰的同時,更能維持它的本質內涵。」OSCAR MURILLO 說。

oscarm.jpg

三十出頭的 MURILLO 出生於哥倫比亞一個小鎮,他在不懂英語的情況下,十歲時隨父母移居英國倫敦。新生活對他來說不只是文化衝擊,更是一種錯置。或許如此他經常以不同的物件、或者說不同的物質文化放到創作中,那是一種自身處境的投射。物件中有屬於他的出生地,也有現居地的日常物,MURILLO 將他們組合並置,形成作品中獨有的風格。「哥倫比亞的背景幾乎是我創作的基調,並在這基調上形成作品的不同面貌。從80 到90 年代,哥倫比亞的環境未能讓我有一個安靜平和的成長環境,那裡的鄉鎮環境如蔗糖廠、河流等現在回想也會有懷舊浪漫感覺。」

《A MERCANTILE NOVEL》是MURILLO 於2014 年在紐約的展覽。他將畫廊變成糖果工廠,在現場製朱古力棉花糖並派予公眾,展覽是跟哥倫比亞名為 COLOMBINA的食物製造廠合作,他們還從工廠帶來十三名工人在畫廊現場製糖。十三人中有些是MURILLO 的舊同學,有些是他的兒時玩伴,最重要的是他媽媽離開哥倫比亞前,就是在 COLOMBINA 工作。食物作為文化身份的記號,無論人在何處經歷了怎樣的身份及文化的轉換,都會一直存在記憶之中。在混合媒體裝置《I'D TAKE YOU THERE BUT ITDOESN'T EXIST ANYMORE》中,MURILLO 用不同的食物包裝,探究藝術中的物料及當中的文化內涵。食物跟文化背景有著微妙的關係,人們說的「COMFORT FOOD」通常都是地道或家常菜式,還有兒時最愛的零食 。MURILLO 在作品中將不同的食物包裝重組並置,更在之上加上厚重的灰黑色調。食物都是在倫敦的南美食品超級市場找來的,上面有西班牙語的說明。MURILLO 將日常物不單以簡單的並置方法展覽,去說明一種文化衝擊的普遍性,更以厚重的顏料,深化當中的物料與當中的文化涵義的關係。

除了日常物,家族回憶都是作品中的主軸,生活與藝術在MURILLO的創作中是沒有界線的,「我的整個人生及哥倫比亞的背景都是我藝術之源。我去到哪裡都是在畫畫,這些畫都是後來作品的啟發。我經常在旅途中,在那些時空轉換的瞬間繪畫如A4 大小的畫。這些小畫被結集成冊,名為《 THEM》,就是『那些人』的意思。畫冊以媽媽給我的一系列照片開始,照片是我家族從上世紀70 年代至2000 年的零碎故事。還有我爸的文字,他談了很多年輕哥倫比亞男子的生活情懷,又談到他嘗試離開國家,在哥倫比亞又曾是工會及社會運動份子。我去到哪裡都帶著這冊子,並在中間的空白頁繪畫。」

的確 MURILLO 的創作方法是日常及隨時隨地,他喜歡那種工作室的創作形式,甚至去到展覽現場才即席創作,像大型研究式新作《CAPSULE 07》,包括了錄像、繪畫、雕塑、裝置及行為藝術,作品將展覽場地德國慕尼黑的HAUSDER KUNST變成他的工作室,跨越了物料及創作形式的限制,也將社會經濟、地域界限及個人回憶等放進作品中。「在工作室創作的意念就是要嘗試不同物料的可能性。我會在一堆畫布上塗上油彩,然後把它們對摺放在地上。我的工作室滿佈塵及污垢,我故意不在完成作品後清理現場。就像我是創作過程中的催化劑,物料就在這樣過程中被轉化。我腳踏畫布上留下痕跡,任由物料、事情自我發酵及催化,就像製造芝士或炆燉食物,時間愈長味道愈好。每幅畫作就是我創作整體的每個基因,它們記錄著活動及過程,最後我將它們組合成為作品。」

MURILLO 的作品基因不止來自於他個人還是跨地域的。「FREQUENCIES」是他創立的一個長期計劃,是一項來自不同地區年輕人的繪畫協作。「計劃不是要教年輕學生繪畫,而是一個跨越既有文化及社會思維,讓全球的年輕社群也能參予的藝術行動。他們寄來的作品,往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如來自阿根廷的作品有不同的心型符號及 HASHTAG;而肯雅的畫有槍及直升機;以色列年青人的想像中有長頸鹿及饒舌音樂。在他們意識中的插圖變成了藝術內容,那是一刻的豁然開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