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2250 8090(發行部)
廣告2250 8098 / 2250 8086(客戶部)
電郵citymagazine@modernmedia.com.hk
大銀幕內外,香奈兒的魅力和前衛征服了一輩又一輩女星,一代又一代觀眾。
穿衣,從來不應關乎男或女,而是關乎每個人的所思所感,這才是川久保玲以至《Orlando》關於性別的哲理吧。
一個名稱成了形容詞,它的演變就不可被漠視,人們亦步亦趨,好好注視著輸送帶上的身影一個接一個。
系列是為「鍾情於抽煙和玩樂,而又注重外貌品味的人」而設。
攝影或者一直都屬於一場實驗。
我敢說沒有人比LOUIS VUITTON更熟悉建築學的美感觀念,才可在世界各地接連建起形同雕塑的品牌店。
好在還有這套紀錄片《Colette Mon Amour》,讓我們重回時裝最美好的年代。
劉韡的工作室像他自己的一個王國。1800平方米的尺度,二十多人的團隊,劉韡自己幾乎全年無休。
從一個Lady Dior手袋,連結了時裝與藝術、地域和文化、想像及美學,早已超越經典二字。
深耕於布料,耐人摩挲。
到2025年,這群年輕一代會佔據45%的奢侈品市場,驅使各大奢侈品牌積極尋找與他們「we connect」的方法。
彼此互相勾引,談下去,忘不了音樂。
生命中許多事情的結果都有跡可尋,時裝亦不例外。
GABRIELLE CHANEL從男裝上得到啟發,開始確立她解放女性的穿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