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WISDOM > WISDOM > 《尋常心》失常社會中堅持尋常已是反抗

《尋常心》失常社會中堅持尋常已是反抗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會如何無理紛亂,我們依然要保持尋常心來抗爭,因為正義終會獲勝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何謂尋常?借用傅柯的思維,不尋常是人類用以界分文明的標籤,把小眾身份視為畸形,同性戀視為病狀,爭取公義視為反社會,以至異種思維方式視為瘋癲。但心無所住:人心,無論文明與否,永遠只有澄明與障閉,但常人被無理剝削而義憤填膺,心還能保持著尋常嗎?我們如何能以《尋常心》來抗爭?

skypost14082019a032.jpg不知是否時代選中了劇場,風車草劇團早在5月時已開始宣傳,以1981年美國一段男同性戀者為生命的抗爭為中心的故事來改變成話劇,機緣還是偶合,演出期正值反送中抗爭在8月中的火紅時期,不同時空的抗爭歷程交錯起來,本身已令人有借古鑒今的思考,導演亦絕不浪費這一時機,把英文對白翻譯時,留有很多直接聯想到反送中的抗爭語言或地道句子,每每講到有關警察或抗爭時,觀眾即反應熱烈歡呼不斷,對是否要保持劇場manner的疑惑,在這個時勢中大家似乎都放開,這無疑加強了劇作甚至觀眾間的連結感,而無論主題如何貼近社會,劇本身其實相當寫實,尤其演員依然相當投入於故事環境中,令劇場世界不因這些反應而走散。

劇情聚焦美國政府與醫界的打壓下,一眾抗爭組織成員面對愛滋病侵害的無力感,相當忠於歷史事實,甚至角色們亦真有其人,此三小時的漫長故事,要維持節奏及張力實在非常困難。Larry Kramer編劇的對白具深度又有普遍性,加上穿插於重要橋段當中的長獨白,每一段都如SKYLIGHT那段經典獨白,意義廣度相當足夠。但愈深度的對白愈需考驗演員實力,而且導演Alex Taylor不諳華語,執導難上加難,幸好黃秋生以大師級的實力指導演員,使語言能細緻演繹,角色都從字詞讀出跨時空的潛台詞,而Taylor則能注意演出整體的節奏,使戲劇張力鬆緊有道,緊湊感連貫全場。美中不足是因為要保持劇力,犧牲了作為抗爭與同志主題所需的剛柔並濟,剛烈色彩使觀眾投入於反抗情緒中,同志之愛的輕柔則變成配菜鹽花可有可無。當然一來觀眾本身已在政治上先入為主,二來排練過程其間與香港抗爭時間完全重疊,演出色彩的取向完全反映出整個創作班底的社會關心如何熱烈。

我知道了,是時代選中了我們。我們的生活、情緒與藝術,都已經離不開抗爭意識。縱使劇中所描述的是美國的宗教保守、妖魔化的同性戀、腐朽的醫療系統、未知愛滋病的絕望感,以固網電話為唯一通訊的舊年代。但無論距離如何遠,任何抗爭努力都把我們的注意力拉到最近,甚至一兩句應時金句,甚至就如in yer face的震撼,看到同志對身份的持久反抗,對戀愛平等信念的動搖與堅持,對強權打壓的不合作及永不投降,無一不會引人思考香港的政府、核心價值、與人,甚至看到最終犧牲與漫長鬥爭,我們不禁想到,路,還要走多遠?

離場不遠就是港鐵葵芳站,當天市民在追究811警方入站施放催淚彈事件,發現坐港鐵的日常生活已經不再安全,這是從尋常變得不尋常的時間。而漸漸開始變回尋常時,831事件又再次令尋常成為不尋常。可是大眾安於日常的接受力,似乎是犬儒而慣性使然,接受本身不可接受的事情,抗爭就容易消散於無形中,社會即每況愈下。要反抗,需要有堅持不斷的反抗者,抱持一種尋常心,不是接受不公,而是視抗爭為尋常,向社會說不,甚至從不向命運妥協,劇中人物如是,香港人如是,香港或許還未有曙光,而《尋常心》的抗爭要到十數年後才有成果,以此學到的是,社會如何無理紛亂,我們依然要保持尋常心來抗爭,因為正義終會獲勝,筆者以近來謝幕常聽到的一句話作結:香港人加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