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奇聞》(Border)是一部劍走偏鋒的奇片,集社會寫實、神話、浪漫、驚慄、超自然詭異,以及北歐犯罪類型於一身。女主角天娜的造型不單是其貌不揚,更是以特技化妝強調她的「醜」(據說女主角每次要用四小時去弄這個面目全非的造型),強調她的長相異乎常人。她在故事裡的職業是瑞典邊境小鎮的海關關員,負責抽查過境旅客,偵緝走私違禁品。她先天擁有超強嗅覺,比緝毒犬還要靈敏,能夠聞出犯罪的味道。
天娜是個跟週遭格格不入的人。雖然她有個看來疼愛她的父親,但這位年邁父親正逐漸腦退化。她有個寄居在她家裡的男友,算是有個伴,但這男友對她的關注,顯然及不上養狗和看電視,而天娜似乎也是性冷感,兩人關係更像室友。因為相貌奇特,她孤僻離群不愛社交,喜歡野生動物多於人。她自卑,覺得自己是「異類」,甚至是個「次等」的人。直到有一天,她截查旅客時,遇見同樣其貌不揚的怪男,她的生命於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這部電影在今屆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贏得了大獎,並將代表瑞典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導演亞里亞巴斯(Ali Abbasi)出生於伊朗,二十歲時去了瑞典念建築,再到丹麥念電影,現定居哥本哈根。他曾說過感到自己是個異鄉人,無論在瑞典、丹麥,還是回到老家伊朗,他都是個外人。電影裡就流露著這份異鄉人的哀愁,天娜自覺跟人群疏離,在自己成長的地方也活得像個異鄉人。情節發展下去,可說是奇聞,她不只聞到了罪的味道,也聞出愛的氣味,而她的身世之謎也逐步揭開。
故事原著是林維斯特(John Ajvide Lindqvist)的短篇小說。2008年曾有一部瑞典電影《血色童話》(Let the Right One In)也是改編他的小說,講述一個在學校遭到欺凌的男生,被隔壁新搬來的奇怪女孩所吸引,才發現她原來是吸血殭屍。同一個故事後來再被翻拍成美國版《吸血兒凶》(Let Me In)。《邊境奇聞》可說有共通之處,都是關於生活在現實世界的「異類」,關於活在社會邊緣的孤獨。它跟在威尼斯影展和奧斯卡得大獎的《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也有相通的地方,就是「異類」都需要親密和愛情,如果看似冷感,只因還沒遇上對的人。
《忘形水》是啞女和水怪談情,拍得像童話故事,還加上容易入口的糖衣。《邊境奇聞》一開始就以「醜」拒絕了一廂情願的浪漫。它陰鬱冷酷暗黑、重口味,比《忘形水》去得更盡,不只著眼於少數群體 (minority group),更顛覆了性別定型,甚至可解讀出種族和移民議題。這也可以視為主角天娜成長和醒悟的過程,是她在茫茫人海裡終於找到同類並且知道自己是誰的故事。當她以為自己醜陋畸形,在同類眼中,她倒是完美的。赤身在森林奔跑,在湖泊暢泳,沒有唯美的處理,但看到她忘形擁抱自己身份與原始本性的狂喜,竟有種異樣的浪漫。
它亦是一則寓言。天娜在截查旅客時無意中揭發販賣兒童色情影片的案件,那些看來「正常」的人,內心可以比她醜陋百倍。關於她的身世,還牽涉到「正常」人更大的醜惡。但它拒絕了像《忘形水》那樣簡單分明的善惡對比。弱勢群體的反撲也可以是醜陋的。《邊境奇聞》沒有給予答案,只是提出疑問:我們和他者,到底誰才是「怪物」?什麼是美?什麼是正常?大抵就像流行歌詞的一句:「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