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WISDOM > WISDOM > 你這剎那在何方?在書展

你這剎那在何方?在書展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我們書展見!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thumbnail.jpg

近期流行的「文青」與「偽文青」的討論,年輕人坐在咖啡廳裏,左捧一杯咖啡右握一本英文書,這樣的形象就可以被稱為「文青」嗎?到底「看書」是要看「書」,還是要看「看你看書的人」?有時候我很懷疑有些人在書展花幾千元買一大堆書回家,真的能全部看完嗎?定或是只是當擺設品般陳列在書架上,顯出自己有所謂的「書卷氣」,受到家中來訪客人的崇拜?也許,文青高潔而被人敬仰的形象能吸引一下現今的年輕人效法,稍微嘗試去接觸一下書,但換個角度去想,書已經淪落只為提升形象的偽裝工具......

書展其實也頗能反映出香港社會時下的風氣、潮流或是文化的,像早年的「靚模」熱潮充斥書展,像變了成人展一樣,引來了不少批評;後來新學制文憑試實行,補習風氣日益,在書展發售的各種「雞精書」大有銷路。還記得上年我到書展買了兩本有關廣東話的書籍,一本是廣東話歇後語的舉隅和歷史,另一本是廣東話粗口大全(這本竟然可以「出街」)。或許有很多從其他地區來的公司或作家所賣的書很有名,很好看,但它們都不是屬於香港的,我們平日在網上口口聲聲說甚麼「撐香港」、「撐本土」,卻沒有實質的行動。我覺得作為香港的書展,我們若願意花少少時間和金錢,支持一下這些本土的公司或作家,就是對香港的本土文化保育作出了貢獻。

總結這幾年我去書展的經驗,入場的人大致可分為幾類,第一類是「湊熱鬧」型(包括我在內,也相信是最多的一群),每年其實沒有特別想買的書籍,入場隨便逛逛,隨意地掀一掀被標題所吸引的書;第二類是「忠實粉絲」型,心儀的作者在書展有新的作品發售,當然要入場索取親筆簽名、互動selfie之類的,他們是最清楚他們入書展的目的;至於第三和第四類......姑且能把它們當成一大類:就是「迫人到書展」和「被迫到書展」型,誰迫你?當然你偉大的父母親,到書展買甚麼?中英數常、PhyChemBio通識,有空還可以來個德日俄文大雜燴的補充練習。(請計算當爸媽們在書展像一蚊龍蝦姐般把一本又一本補充練習放到購物袋時,小孩的心理陰影面積。)

無論怎樣說,每年的書展都會吸引了一眾好書之人和一眾愛湊熱鬧之人入場,並且都能找到自己的樂子,我們即管期待一下今年的書展會帶給我們怎麼樣的體驗,7月18至24日,灣仔會展,無論你是屬於以上哪一型,亦都歡迎來臨《號外》的1B-B24攤位,我們書展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