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CULTURE > CULTURE > TAKE THE DIVE

TAKE THE DIVE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夠經典的話,不變猶勝萬變。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早在勞力士還未發佈2020年新作,僅僅釋出不到十秒的預告影片之時,就已經有錶迷憑著片中的水底畫面,及若隱若現的倒三角形時標,推測今年品牌將推出新一代的SUBMARINER,畢竟SUBMARINER對上一次的新款已是八年前的事。果不期然,勞力士今年的重頭戲正是這枚經典潛水腕錶,由SUBMARINER至SUBMARINER DATE整個家族,皆以41MM的全新面貌示人,同時亦提升了機芯,就是這般的以不變應萬變,已足以延續經典。

watchmaking-waterproofness-high-depths-v1.jpg

THE NEW SUBMARINER

大抵只有勞力士有此能耐,不過就是1MM的差之毫釐,已足以革新SUBMARINER,掀起廣大錶迷的興趣和討論。今年勞力士一口氣迎來八款SUBMARINER,當中只有一枚黑圈黑面、無日曆顯示的「盲十」,其餘皆為附日曆顯示的SUBMARINER DATE,如白金藍圈藍面改為藍圈黑面、鋼版綠圈綠面換成綠圈黑面等,而整個系列全部錶殼均增大至41毫米。

M124060-0001_2001ac_002.jpgOYSTER PERPETUAL SUBMARINER 124060

消息一出,已有不少人疑惑,SUBMARINER自1950年代開始一直維持39至40毫米的錶殼,而且本身40毫米的錶殼在運動腕錶來說已不算小,再加上近年回歸細錶潮流,勞力士卻反其道而行加大錶殼,是否合適?未見新水鬼之前,確是有這番疑慮,但見過戴過實物,就明白這1MM的細緻。尺寸上,無疑是加大的1MM,但視覺上,卻與40MM相差無幾,因為勞力士在加大1MM的錶殼之外,同時也擴寬錶帶,但巧妙地收窄了四個錶耳,所以當戴上手,看來比之前修長斯文,感覺亦更穩貼手腕,這微妙的1MM其實是更精益求精。

M124060-0001_2001ac_007_M1.jpg至於機芯,品牌前幾年先後為DAYTONA、GMT-MASTER II及SEA-DWELLER等經典系列換上更高性能的機芯,今年終於輪到SUBMARINER。新一代的SUBMARINER搭載今年推出的3230型機芯,SUBMARINER DATE則搭載3235型機芯,70小時3日鏈,即是比上一代機芯的48小時足足多了22小時的動能儲備。今年的SUBMARINER,無疑是由內至外都作了一次更好更精的變革。

M124060-0001_2001ac_007.jpg

RETHINKING THE CLASSIC

回看SUBMARINER的歷史與進化,勞力士一直以來都不是為了改變,而是為了不變。1927年,英國泳手MERCEDES GLEITZE戴著勞力士的第一代專利蠔式手錶橫渡英倫海峽,品牌一夕成名,自此在防水腕錶的製造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1940年代,隨著海底探勘的發展,勞力士開始製造符合潛水員實地需求的腕錶,爾後在1953年推出首枚防水深達100米的SUBMARINER,錶面上三角形、圓形及長方形時標使讀時清晰準確,旋轉外圈則可讓潛水員讀取下潛時間,計算呼吸氣體的儲存量。這時SUBMARINER基本成形,但尚未有錶冠護肩、錶圈前15分鐘刻度、防水深度字樣等元素。其後一年,SUBMARINER的防水性能再度提升,防水深達200米。

DSC12mt_0096_r.jpg來到1959年,這時的SUBMARINER可算是最接近今時今日水鬼的原形,錶殼由36MM加大至40MM;錶冠護肩避免錶冠在水中有被誤觸的可能;時針末端的小圈塗上夜光物料,和分針更易作區分;同時也加入了錶圈前15分鐘刻度、防水深度字樣等重要細節。再到1969年,推出添加日期功能的SUBMARINER DATE,1979年再將防水功能由原來的200米提升至300米,並配備三扣鎖上鏈錶冠、藍水晶鏡面等。到了80年代,SUBMARINER再一步進化,錶圈改成單向旋轉錶圈,並加入SUPER-LUMINOVA夜光,大致奠定了近代SUBMARINER的形象。

M126610LV-0002_PK13_001.jpgOYSTER PERPETUAL SUBMARINER DATE 126610LV

如果要說,SUBMARINER面世至今六十七年,它本身就代表著潛水錶的歷史,而歷史自然沒有篡改的理由。SUBMARINER過去的每一次改款,都是在細微之處再進一步,更REFINED、更準確、更耐用,堅守其作為潛水腕錶的實用性,將其歷史意義延續至現今世代。所以有人說這新一代水鬼改了卻好像沒變,那才正正是勞力士的初衷,夠經典的話,不變猶勝萬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