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歐洲城市早已有深厚的單車文化,在疫情陰霾下,歐洲國家紛紛作出了基於健康及環保因素的考慮,進一步加強「城市單車」的規劃。在荷蘭,單車路的總長度達到2萬公里,單車亦順理成章成為人民日常的交通工具。上月,這座位於 DEN HAAG CENTRAAL RAILWAY STATION (海牙中央車站)、屬世界第二大的地下單車庫「BICYCLE PARKING THE HAGUE」正式營運,成為當地上班族及周邊居民不可或缺的交通樞紐。
由建築設計工作室 SILO 及 STUDIO MARSMAN共同建造,擁有18排雙層車架及600輛出租單車的「BICYCLE PARKING THE HAGUE」,同時可為8千輛單車提供24小時免費停放服務。單車庫的設計除考慮到本身的功能性以外,亦刻意營造更具現代感的外觀,大部分設施均採用白色為主調,配合明亮燈光和3.5尺高樓底,即使處身地下仍感開闊舒適。
車庫設計概念源於荷蘭「錯覺藝術大師」MAURISTS ESCHER 的室內玻璃幕牆,利用17座海牙市內的新舊建築物外牆結構作為藍圖,從而形成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錯覺,讓市民、遊客踏著單車遊走車庫時,猶如置身於一場體驗海牙過去、現在、將來的時空之旅,同時令一座看似實用的公共設施,頓時化身一場訴說城市故事的美術展覽,既追上當代的環保理念,亦突顯出城市的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