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唯有歷史能與時間抗衡,將舊時物事保存下來,綿延至今成為當代借鑑。在瑞士日內瓦北部的汝山谷,自1875年起坐落了AUDEMARS PIGUET(愛彼)的總部,毗鄰於此,品牌的博物館—工作坊(MUSÉE ATELIER)在今年剛剛落成,由製錶游絲啟發而來的螺旋式結構建築與週遭壯闊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從百多年前已屹立於此的總部工坊,走到新穎簡潔的博物館,恍如連結品牌的過去與現在。
在汝山谷的山巒靜謐之地,一座玻璃帷幕的螺旋式結構建築破土而出,與四週的綿延山脈、寧靜雪景的遼闊景致融為一體,和諧而沉靜,正是愛彼最近落成的MUSÉE ATELIER。品牌早於七年前就有擴建總部歷史建築的計劃,並為此進行公開招標,新建築必須依傍品牌歷史悠久的總部,同時富有現代感,更重要是不得遮擋及破壞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地理環境,最後由丹麥建築師BJARKE INGELS的建築公司BIG贏得招標。如帳篷般的GOOGLE總部、有著傾斜屋頂的丹麥發電廠均出自BIG的設計,既符合當地地理需要,也突破典型建築結構,創新又摩登。
今次為愛彼設計博物館,以製錶游絲為靈感,從屋頂延伸出一圈圈螺旋結構,螺旋之間是綠化草坪,夏天時翠綠盎然,冬天則雪白靜謐,從外看與週遭四時變化的景觀相融,同時整座建築由弧面玻璃板支撐,從內看則汝山谷的壯麗景致一覽無遺。為了配合地形的天然坡度,館內地面採斜坡設計,並延續螺旋結構設計成一條螺旋狀長廊,由內到外每個細節均考慮到地理環境,卻不失現代設計巧思。然而最初,連BJARKE INGELS本人也不看好設計會被採納,因為瑞士的建築規則非常嚴格,建築物外觀必須一致,最基本,屋頂要與其他建築物一樣採傾斜三角設計,但在他的設計,近乎平坦的螺旋形屋頂就已經違反了建築規則。可幸是這個完全融合自然的設計不僅贏得了愛彼的支持,還讓當地政府破例首肯,才讓我們看到這異於常規卻渾然天成的建築。
在這座MUSÉE ATELIER之內,顧名思義融合了博物館和工作坊。走進展館首先認識汝山谷作為瑞士製錶搖籃之一的歷史,之後慢慢沿著螺旋狀長廊走進品牌橫跨二百年歷史、三百多款懷錶及腕錶典藏,當中穿插雕塑、自動木偶、動力裝置藝術、機械機芯模型等,而來到展區的中心,則佈置了如太陽系行星般的球形展示櫃,當中全是愛彼創始以來最重要的天文顯示、鐘樂報時和計時碼錶傑作,例如品牌於1899年問世、具有21種功能及13支指針的超複雜UNIVERSELLE懷錶就置於此。再來就是ATELIER,無遮無擋的玻璃窗讓陽光直射入內,正是製錶最好的環境,品牌在此設置了兩個分別展示大複雜功能及METIERS D’ART傳統工藝的工作坊,製錶師就在這裡即席示範,讓人一窺複雜功能時計的製作過程。
從MUSÉE到ATELIER,是由過去走到了現在,製錶本來就是一項傳承。品牌曾在1943年製造了一枚1533型計時碼錶,精鋼和玫瑰金雙色錶殼、香檳色錶面、淚滴形錶耳、ART DECO風格數字等都是3、40年代腕錶的設計特色。這枚腕錶在當年產量極少,僅售出三枚,時至今日,品牌只能搜回一枚孤本收藏於MUSÉE ATELIER之中。而為了慶祝MUSÉE ATELIER今年開幕,品牌特地以這枚1533型計時碼錶為本再作重新演繹,推出[RE]MASTER 01自動上鏈飛返計時碼錶,完全承襲了上述1533型計時碼錶的設計特徵外,就連錶面上「AUDEMARS PIGUET & CO GENÈVE」 的品牌名字也復刻了當年的字樣,而在9點鐘位置的30分鐘計時器上,在15分鐘標示上方以紅色標明「4/5」,可計時至45分鐘,是源自當年愛彼第三代傳人JACQUES-LOUIS AUDEMARS因喜愛足球,特別要求腕錶能夠顯示足球半場時間而設,就是微小如此的細節,也原汁原味地帶到這枚[RE]MASTER 01之上。不同的是,1533型腕錶當年的36毫米錶殼換成了[RE]MASTER 01的40毫米錶殻,更加易讀也更符合現代佩戴習慣;機芯亦與時並進,搭載愛彼自產新生代自動上鏈計時碼錶機芯,具有一體式導柱輪計時裝置及飛返功能。在愛彼來說,[RE]MASTER的意思不是再次發行古董腕錶,而是以當代技術復刻昔日傑出作品,兼顧歷史傳承與前瞻思維,融和古今,與MUSÉE ATELIER的理念是同出一轍——在這裡,時間從未停止,緩緩流動、累積、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