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國西岸的洛杉磯繼1932年後再次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也是二次大戰後美國本土的首個夏季奧運會。早於1980年紐約州LAKE PLACID 冬季奧運會期間,具歡樂慶典式的會程編排與可愛討喜的動物造型吉祥物,已預告了加州一屆的成功方程式。
今期透過洛城奧運期間刊登於各周刊雜誌的廣告,細看當屆奧組委如何通過前期募金、合作夥伴、贊助商、官方認證品與大會指定供應商等合約方式,以接近於營商的手法去籌劃,讓「LA84」成為極少數具實質利潤的奧運會。
見於TEAM USA網站的宣告:「在國際奧委會一致投票之後,奧運會和殘奧會將自1996年以來首次重返美國。洛杉磯將舉辦第三屆奧運會和首屆殘奧會。洛杉磯匯集了奧運會歷史上最可持續的奧運會概念,並將僅使用現有的,臨時的和私人資助的場地來執行奧運會。」
2028年,奧運聖火在法國巴黎後,將再度走遍加利福尼亞。
STARS IN MOTION
以紅藍兩色組成、這個充滿設計感的五星圖案,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大會標誌。由一身西部牛仔服飾打扮的ROBERT MILES RUNYAN所設計,以近似OP-ART的錯視效果,於漸次遞增的橫線中呈現出星形圖案,並透過留白手法呈現全數五顆星星。以左右橫線的聚合產生動態效果,與運動主題非常配合,五星底襯奧運五環成為商標展現於紀念品與平面廣告中。
STAR & STRIPES
上期談到加拿大政府為籌劃蒙特利爾奧運而開設COJO委員會的「品牌標誌」。這種把奧運會辦得像萬國博覽會或大型嘉年華的方法,以「商業模式」運作具盈利的奧運會,大量販售紀念品與尋求各式贊助,於84年洛城舉行的一屆全面報捷。美國奧組委也有專屬的標誌 —— 以桂冠環繞的USA配上五環,此徽號與「STARS IN MOTION」被印於各式獲授權使用的產品上,全數以商業合約的模式施行。1984年,提供予運動員的「大會飲用水」也被細分至OFFICIAL MINERAL WATER(PERRIER)與後頁展示的OFFICIAL WATER (ARROWHEAD)。
SLOGAN ADVERTISING
優美的樣式發揚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的創作總監LOU DORFSMAN,如右圖置於標誌上下方的標語SLOGAN與MOTTO,大量出現於1970延展至80年代的平面廣告裡。這種以粗體字型標示、以逗點句號組構的三數行短句,是其時廣告的最大亮點。不同的企業的座右銘或廣告口號,「SLOGAN」的變化形為嵌入的粗體與斜體字或部份套用別色或UNDERLINE,旨在提出擬問(下雨天你穿哪款鞋出門)與宣示營銷數據(已經有數十萬讀者體驗過),以至乍看和廣告圖片完全無關的標題,需讀者閱畢首行才能意會而微笑。
筆者從事印刷出版的相關設計工作,有搜集中古雜誌的興趣,故時常時於1960至80年代出版的期刊裡看到這種標語式廣告,欣賞非在於字體選擇或是設計版式的美醜與否,而是語句裡標點符號的應用,當中「。」句號的運用(如上圖CONVERSE)非常有力量,讓讀者感受類近於講話(電視廣告)裡默唸出聲音獨白的效果。
GO FOR THE GOLD
刻有大會五星標誌的鏡頭蓋與相機袋,CANON AE-1 PROGRAM獲LA奧組委選為「OFFICIAL 35MM CAMERA」, 另一宣傳廣告標語是「GOLD MEDAL PERFORMER」。全方位的大會認證與特別版產品,配合平面與電視廣告的營銷方式,84洛城奧運展現了門票與賽事轉播費用外的收入途徑。
OFFICIAL TEAM MEMBERS
1982年起始,各種經LA奧組委認證的官方產品接續推出市場。「OFFICIAL PRODUCT」與「SPONSOR」大會供應商兩者從設計傳意角度而言,把運動員與競技場景與產品連繫一起,廣告宣傳的效力無擬遠超於1984年夏天的賽程期間。
1972年西德的漢莎航空旗下客機與機票、海報等印刷品都標示了「OFFICIAL AIRLINES」,情況亦見於1980年蘇聯莫斯科一屆的AEROFLOT;1984年則由UNITED連結國與國之間。讀者熟知的OMEGA亦於1968年墨西哥城被採用為大會計時 —— 惟微細分配至「大會快餐店」、「官方零食供應商」或「奧運指定信用卡」等合作模式,讓奧運會變得嘉年華會化,或至少萬國博覽會化,的確減卻了1960年意大利羅馬一屆前純粹運動競技的本意,多了點玩樂成份。
右列富士菲林於84洛城奧運間的專屬包裝上有奧運鷹SAM與大會標誌;「OFFICIAL FILM」。同以「影像記錄」的VHS / BETA家用錄影設備生產商如日本SANYO獲得「OFFICIAL VIDEO PRODUCTS」、BASF、RCA、TDK以至KODAK 的HGX錄影帶產品的平面廣告都爭相以捕捉運動決勝的????間為銷售賣點。其中MAXELL於雜誌廣告一幀跳高選手跨過欄桿一刻的照片以「無限回帶」作標語「IF HE CAN DO IT ONCE, HE CAN DO IT 300 TIMES.」教讀者一笑。
SOUVENIR COLLECTIONS
「奧運紀念品收藏」的概念源於各國發行參與競技項目的郵票與鑄有大會標誌的紀念幣,復發展至各式用於運動員和參與工作人員席間交換的鑄模襟章PIN BADGE。自1964年東京奧運發行具有信封與標籤套摺的門券,即擴展至場刊、海報、會期間印上大會標誌的票據,變成該國奧組委營建場館等前期籌集資金的方式,1980年代更高度商品化,下方為USPS美國郵政於雜誌刊載販售紀念票的訂購廣告。
UNCLE SAM AS EAGLE
洛杉磯奧運舉行時筆者仍唸小學,是以對此屆的吉祥物與相關紀念品印象尤深;圖中的匙釦、咖啡杯與玻璃樽裝可樂,也是由小學至初中期間保留下來的當時物。「卡通造型」酷似廸士尼角色般散發著喜感、動作活潑的「SAM」THE OLYMPIC EAGLE,是一頭頂UNCLE SAM星條旗高帽,襯以國旗上紅藍兩色夏日裝束的白頭海鵰 (BALD EAGLE)—— 美國國鳥可愛的表情,與大會標誌「STARS IN MOTION」分別應用在宣傳奧運的紀念品上,於設計予孩童的產品(如上圖透明塑膠材質的沙灘袋,印上游泳項目的造型)展現了全面商品化的營銷方式。
SAM於24項競技裡變化多端,當屆的PICTOGRAMS、比較自1964年東京起始沿用了二十年的剪影式標示,可見從簡明的平面設計發展至更靈活與人性化的傳意經絡。
CARTOON CHARACTERS
1976年蒙特利爾的海狸AMIK,與首款夏季奧運吉祥物、慕尼黑的WALDI臘腸狗都是COAT OF ARMS紋章式的展示方式。發展至騎上單車、手持網球拍的角色造型,當中有著1980年莫斯科作為中介:蘇聯是首次將擬人化的動物與運動結合起來,惟在多國發起抵制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歷史背景下,「MISHA熊」的亮點被忽略了。惟1980年代由社會主義陣營所籌辦的夏季與冬季奧運,平面設計上俱有着迥然不同的感覺,下回續談。
競技項目與標誌的襟章,同款設計亦應用於汽水樽蓋掩,軟膠墊可供孩童搜集成套,換領印上大會五星標誌的金色羅素搖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