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奧運會閉幕之後,當屆奧組委都會著手整理資料製作成厚厚的專題報告《OFFICIAL OLYMPICS REPORT》。與坊間紀念性質的出版物不同,官方報告從建築場館的圖則資料,運動項目的競賽詳細結果,所有出版物、證件 、獎牌的提案,以至主辦國 /城市的歴史、景觀和民俗風貌都一一收錄。
OFFICIAL BULLETIN
由籌備奧運場館開始,西德奧委會定期出版刊有建設進度與宣傳項目的小冊子《BULLETIN》,總數出版了7期。 正方形書度遵從總體設計元素,與日程小冊子一致,由於流通量稀少難於集齊。
ORIGINAL COPY
此組以白色卡盒裝幀、一套三冊共厚達1,200頁(408+224+568頁)的官方報告書《DIE SPIELE》(THE GAMES),於會期完成後翌年刊行,是1972年奧運的「重量級」收藏。三冊分別以天藍,海藍和綠作裝幀,把72總體設計的洗練美學發揮至完滿。
72 : REBOOT
OTL AICHER與ROLF MÜLLER團隊創新下的72美學,廣受現時年輕設計師圈子所推崇 —— 此現像約於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籌備期間被「重新發現」:首一浪潮是PHAIDON PRESS於2007年出版、MARKUS RATHGEB的《OTL AICHER》專集,黑色裝幀的首版曾被古書店視作「珍罕本」出售。其後,英國設計廊BIBLIOTHEQUE同於2007年舉行的展覽「72」,簡潔的宣傳網頁、以VITSOE層架系統佈展,所展示的海報陣為其時最齊全。
AS SEEN ON IG
喜歡慕尼黑奧運設計的讀者,想必有留意ALESSANDRO RINAUDO營運的網頁1972MUNICHOLYMPICS.CO.UK,他是最早一批以設計角度搜集和分類72關連品的收藏家:其ARCHIVE 適度過濾掉各國郵票紀念章、鑄幣等視覺上紛擾繁瑣之物,只保留高度設計感的項目,成功把「奧運設計」從「奧運紀念品收藏」區分開來。
NOW PRINTING
與慕尼黑奧運關連的設計書籍隨著網上眾籌出版方式興起,各國設計師與收藏家圈子得以匯集,把僅少數流通的資料原樣複製。例子如設計書商NIGGLI VERLAG將OFFICIAL DESIGN MANUAL編印成具拉頁與專色印刷的套裝;另外原任設計期刊《8VO》編集的MARK HOLT亦於去年透過KICKSTARTER出版《THE VISUAL OUTPUT OF OTL AICHER'S DEPT. XI》一書,逾500頁內文以72團隊於慕尼黑奧運前期準備的過程為主軸,輔以大量圖版資料;當中從未發表與修改前的試作樣張尤為珍貴。
任職書刊設計的筆者,對奧運相關的出版物和印刷品的收藏興趣較大,而相較起運動雜誌與比賽情況的新聞,以設計角度編集的期刊更能展示出慕尼黑一屆於現代奧運設計所起的關鍵作用:瑞士戰後平面設計的旗鑑出版物《GRAPHIS》,1972年便以知名的「FACKELLAUF」 聖火海報圖案作封面,輔以詳盡的OTL AICHER專題內容。另一本歷史可追溯至戰前的《NOVUM》(GEBRAUCHSGRAPHIK)共計有兩期慕尼黑奧運設計特集,此7月號刊載的72總體設計資料更以專色銀色印刷,高度呈現海報與地圖的質感。
以指定色的彩間構成的吉祥物「WALDI THE DACHSHUND」,成為宣傳奧運的大使,製作成開幕式的紀念品。WALDI簡明的造形,亦開創了往後每屆主辦城市都會設計其吉祥物的傳統,愈來愈向卡通角色的方向發展。此冊西德出版的工業設計季刊《FORM》封面便以線描圖與「立體產品」並置,五種配色的木製WALDI可拆解作拼圖玩耍,由知名的TEDDY BEAR生產商STEIFF(即耳朵鑲有金鈕的一家)出品,忠實呈現了OTL AICHER團隊的美妙圓弧線條。
OLYMPIA WALDI帶出一個訊息:不需要活潑多變化的造型,單憑設計本身已可予人深刻的印象。當介紹一種新的設計(造型)時,短時間內加上過量和複雜的細節,往往會令設計自身失色起來,令觀者混淆。故此WALDI也是整個慕尼黑奧運設計方案的其中一環。在追求「簡單便是美」的過程中,若吉祥物從純粹的平面設計一躍而成「卡通人物」時,那種連結於總體設計的嵌線與指定色為核心的美便消失了。襯在官方報告書中WALDI造型提案下為BAKI PLÜSCHTIERE於72年間生產的呢絨布偶。
RAINBOW DACHSHUND
這頭綴有五種彩色間紋的狗只發表了一幅側面提案,名為「OLYMPIA WALDI」,德國人喜愛臘腸狗(DACHSHUND),OTL AICHER與設計團隊把牠作為吉祥物,於開幕活動時贈予賓客,也作坊間販售。所有立體產品、毛公仔和擺設都依左圖的線描藍本生產出來。並未商業化的奧運沒有「指定生產商」,西德多家玩具商都有參與製作,令到不同造型與配色的WALDI流通市場。
WALDI簡潔洗練、紋章般的吉祥物設計在慕尼黑奧運具深遠意義,造型省卻了繁瑣的元素,優雅的氣質下亦具備可愛親切感,討人喜歡。右圖是2012年ULM ARCHIVE展覽裡陳列的慕尼黑奧運紀念品,左下有一印上WALDI PATTERN的兒童背心,也許是以嚴謹見稱的72收藏中最具「童趣」的一件。
THE FIRST OLYMPIA MASCOT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里約奧運舉行其間,大量媒體在回顧慕尼黑奧運設計的影響力時多把WALDI標示成「首款奧運吉祥物」,並強調其開創性;在此需「正名」早在1968年於法國GRENOBLE舉行的冬季奧運會,已有一名為JIM SCHUSS 的圖案在坊間販售流通,藍白紅三色卡通笑臉的滑雪造型現被認證為首個「奧運吉祥物」,惟WALDI仍可稱為首個「夏季奧運吉祥物」。
筆者在搜集1968年一屆的收藏品過程時,印像曾見一蓄有墨西哥式大鬍子穿背心的卡通人物,做出拳擊等競技項目動作的紙板玩偶。這種坊間自行製作、於奧運期間販售予觀光客的紀念品,也許給奧組委一個微妙的啟示:活潑生動的角色是向年輕人(兒童)引介運動理念的更佳方法。
筆者更好奇的是,1960年勝見勝在籌組東京奧運設計委員會時,為何不將漫畫元素納入各運動競技項目的圖像裡?1964年一屆的「PICTOGRAMS」雛形,都是線條過於樸實的剪影人物,現在回看(或當時而言)甚至顯得簡陋。也許面對著1960年意大利羅馬一屆只有海報與獎牌的設計範圍,運動選手的概念與造型被希臘雅典等傳統所礙,並未想到融入現代元素,東京奧運的美學最終只著力於東西方字體版式的融匯之上。
HFG:ULM
前頁的Olympia Waldi配色圖海報,宣傳2012年於德國舉行的另一重要展覽。「慕尼黑奧運設計回顧展」舉行地點為HfG Archiv ULM,原烏爾姆設計學院的校址。繼包浩斯之外,此所平面設計史中知名的學院為Otl Aicher夥同Max Bill所創辦、為戰後德國最重要的設計震源地。Otl Aicher於後期更出任校長,對推動企業識別與總體設計的廣泛傳播有著領導地位。
上方場地佈展圖,讀者可一睹「72」設計的最佳展示條件:日光穿過橙色窗框,映照髹上白漆磚牆上的DIN A1 海報陣;懸掛起數面徽章旗下,坐落了知名的木製Ulm Stool。
對照1968年墨西哥城一屆的入場劵,Otl Aicher團隊採納了把場館平面圖(與入口編號)配置於主要位置,而舉行時間與項目則續以圖像展示;直接以縱色間區隔資料段減省了嵌線,惟慕尼黑在「國際風格」版式框架下英法德三語的說明文字,較下方Lance Wyman的圖像玩味下,顯得過於嚴肅。
German Design
1967年,西德剛知悉成為72年主辦國後,即籌組委員會改劃道路、場館以至宣傳設計的準備工作。Otl Aicher與Rolf Müller為首的設計團隊(Design Dept.)成員便多自烏爾姆設計學院畢業,當中包括了重要的「Graphic Team」。成員對德國平面設計的推動可見於百靈(Braun)與漢莎航空(Lufthansa Airlines)的企業標示提案。簡明的美學概念也奠定了西德設計面貌,與其時「瑞士的」國際風格,俱為現今設計師圈子所關注的構成元素。
筆者印象中讀到一篇文稿,Otl Aicher曾親身到訪Lance Wyman的工作室,交流一下奧運設計:相較起早早開始準備的72團隊,1968年墨西哥城一屆的設計,卻面臨延誤與迫近死線 —— 兩屆的設計提案差不多是「同期完成」的。
72嚴格遵從字體指定色、加入吉祥物作為宣傳大使的角色、交通網與地圖表現的風格,都直接影響了其後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éal)一屆的總體設計,當中72海報與出版物所採用的三語柵格版式,便非常適合應用於這個位於魁北克省的法語城市。下期筆者將介紹這次以紅黑白三色為指定色的總體設計,與可愛的河狸吉祥物「Amik」。
KIEL基爾為德國北方沿海的港口城市,面臨波羅的海。西德於這屆奧運除了慕尼黑的奧運公園外,也安排基爾為舉行帆船比賽項目的地點。筆者很喜歡此海報構圖,背景的銀色與天藍令觀者看得舒適,「KIEL 1972」標誌是全數印刷品上MÜNCHEN 1972的唯一例外。下方的宣傳冊子封面,簡單幾道嵌線已連結大會的柵格系統。
KIEL THE HIDDEN GEM
72的主賽場館除慕尼黑奧運公園外,位處北方的基爾港為帆船項目的舉行地點。「KIEL 72」的紀念品與印刷書冊流通量稀少,於奧運設計專題裡也常被忽略掉。
自1882年起,基爾港於夏季舉行、為期一周的帆船賽促進觀光產業,成了此地的知名活動。歷屆基爾帆船賽皆有極高水平的海報設計,讀者可參見由JENS MÜLLER編集的A5系列叢書。
有趣的是,此屆奧運帆船賽項目的宣傳品,版式設計便有著與大會系統不一致的情況。筆者收藏一套1972年由基爾市「官方」發行,宣傳慕尼黑奧運與基爾工商業概況、連同週邊城鄉觀光資料的TRAVEL KIT,當中便有「仿傚」總體設計復加上自主元素的冊子。
筆者曾與美國收藏家P.MARLY討教此問題,得悉基爾市的在地設計師HOLGER FRANCKE曾自行參照慕尼黑樣式,製作少量宣傳該市的奧運資料單張⋯⋯由此,非UNIVERS、混和HELVETICA字體製作的72「官方」印刷品便成為收藏家又愛又恨的搜集項目,也點出了總體設計若執行不一致所可能產生的迷惑。
轉折的波紋:圖為1977年於西德發行的平面設計月刊《NOVUM》(Gebrauchsgrasphik)封面專題為基爾帆船賽的視覺提案。由Rolf Müller撰文引介Hans Schweiss的設計,漸層色階的應用遙遙呼應由奧運設計所開展、對運動項目的美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