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行星之一,火星自古以來就令人類著迷。到21世紀的今天,登陸火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從NASA到SpaceX,從前沿科學到藝術設計,火星彷彿觸手可及。
然而火星的自然環境並非友善:平均氣溫零下60攝氏度, 幾乎沒有氧氣,高強度的日照輻射加上距離地球近7個月的飛行距離,如何作為地球的Plan B依然充滿挑戰。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最新的展覽「Moving to Mars」即從設計的角度探索人類能夠如何適應這個紅色星球。超過150件展品囊括來自NASA、歐洲空間局、SpaceX、美國工業設計師Raymond Loewy等的原始物件,以及英國鬼才設計師RÆBURN、Anna Talvi,德國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等的委約創作,講述為火星生活所考量的設計。
展覽第一部份「Imagining Mars」從人類觀察火星的方式出發,亮點展品包括來自大英博物館、最早提到火星的楔形文字石塊,意大利天文學家Giovanni Schiaparelli最早繪製的地圖以及歐洲空間局「火星漫遊者」早期模型等。第二部份「The Voyage」則關注太空艙和飛行器內部的設計,克服零重力設計出實用的托盤、餐桌、艙內空間等,每個細節都不容絲毫差錯。「Surival」作為展覽的高潮部份,讓觀眾有機會「踏上」火星,進入沉浸式模擬空間,感受生活於火星的日常點滴——甚至包括水耕農用工具和螺旋藻種植系統。「Mars Futures」則想像植物如何在火星生長,並引出展覽最終的部份以及靈魂的拷問。面對種種現實和困難,它究竟是我們挑戰的目標還是逃避的出路?
我們該去火星嗎?
展覽丨「Moving to Mars: Design for the Red Planet」
日期丨即日至2020年2月23日
地點丨the Design Museum
(224 - 238 Kensington, High Street, London W8 6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