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CULTURE > CULTURE > 空間轉化 虎豹新生

空間轉化 虎豹新生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從前香港,有一座神奇的建築群——虎豹別墅和萬金油花園,地位堪比迪士尼樂園。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從前香港,有一座神奇的建築群——虎豹別墅和萬金油花園,地位堪比迪士尼樂園。

今日再沿大坑道走上去,只見別墅仍然屹立,但依山而建的花園此情不再,變成一排屏風樓;難怪不少年長一輩重臨舊地,找不到童年惡夢中的地獄壁畫,還以為去錯地方。

虎豹別墅於今年4月正式重開,建築物搖身一變成為音樂學校「虎豹樂圃」。說虎豹別墅珍貴,不但因為其豐富獨特的歷史建築價值,更在於創辦人胡文虎的前衛視野、文化包融、服務大眾的精神。沉睡已久的虎豹,如何再現生機?

_MG_5545.jpg東西文化 啟發創新

虎豹別墅的傳奇故事,要從胡文虎說起。1935年,南洋富商胡文虎在大坑興建了一座豪華大宅,整體建築設計皆由他主導,融合中國、印度、緬甸、英國、法國、意大利文化,屬30年代中式折衷主義風格。建於別墅旁邊山腰上的萬金油花園,也於同年落成,胡文虎有感香港沒有任何為華人而設的公園或休閒空間,便主動把萬金油花園開放給公眾參觀遊玩,回饋社會。

對於虎豹別墅的保育與活化,本身是建築師的虎豹樂圃執行董事(項目發展)胡燦森表示,虎豹別墅除了建築物的美學之外,還承載了很多寶貴的價值,包括中西合璧、文化交流和集體回憶。正因如此,胡文虎慈善基金才決定把別墅活化成音樂學校,開設中、西樂器及樂理課程。胡燦森相信,在這樣一個中西合璧的氛圍下學習及欣賞音樂,才是最好的空間活化。

_MG_2028.jpg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向來關注香港的文化遺產和身份,她非常關注虎豹別墅的活化,「四年半前,我和roger都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同事,那時我便對虎豹別墅十分有興趣。虎豹別墅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香港的公共空間,是一個非常empowering的故事。虎豹別墅建於40年代,那時香港並沒有任何為華人而設的公共公園,胡文虎想為公眾做一些好事,於是便興建萬金油花園為公眾而開放。」她形容,胡文虎是一個非常有遠見、有創意的企業家,同時亦是多元文化的象徵。

信言設計大使旗下的「未.共研社2019」,從虎豹別墅出發,以設計介入本地文物與古蹟保育,增加古蹟場所對公眾的可及性,亦藉此機會向公眾教育有關文化古蹟的可持續及批判性旅遊概念。「Heritage is Innovation,文化遺產之所以創新,因為它不是固定的、靜態的,而是不斷變化,不斷啟發人們投入的過程。文化古蹟是我們的文化身份和集體記憶之重要載體,保育及活化的過程應該是多變活潑的,而設計這門學科的介入將發揮重要作用。」她解釋策劃意念。

為此她邀請了八個導師及設計學員團隊參與,每隊將會於虎豹別墅負責創作出一系列設計對話及原型。設計過程重視導師和學員之間的互動,她解釋:「好似返學一樣學習新事物,我從學員xavier的作品上學到很多,xavier則從其導師michael young身上得到很多啟發去創作新作品。」所有設計都以虎豹別墅為文本,嘗試把傳統工藝應用於新設計上,並加強不同感官的體驗。部份設計作品的prototype已於今年3月在虎豹別墅展出,而完整作品展將於今年9月向公眾開放。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三組設計師的創新想法。

_MG_5614.jpg

scent:用氣味喚醒記憶

「香味設計」的導師和學員分別是著名設計師michael young和蠟燭品牌BEcandle的曾首彥(xavier)。xavier十多二十年前還是小朋友時經常隨父母來此參觀,因此還有留有粗略印象,「萬金油花園對我而言等同遊樂場,但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地方,因為有很多奇怪的雕塑去嚇小朋友。因為今次項目而再次參觀虎豹別墅,我能想像到當時的生活有多奢華。」 michael指著房間裡的火爐和牆壁表示,虎豹別墅的設施和物料有很多不合理之處。Xavier續說:「這裡有很多隨機放在一起的事物,當初其實並沒有室內設計的計劃,主人家隨心所欲地佈置,這一點『很香港』。」他為虎豹別墅設計的專屬香氛,也予人混雜的感覺。

根據個人體會加上訪問街坊和親友的結果,xavier指出人們對虎豹別墅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公園裡的十殿閻羅壁畫,他希望運用自己在氣味創作方面的經驗,喚醒公眾對十殿閻羅壁畫的記憶。他創作的香氛系列,由十個香氛基調如茴香、啤酒花、廣藿香等組成,象徵十殿閻羅壁畫中火坑、寒冰、鐵銹、血池等場景。他形容這次創作跟自己平時做香的過程很不同,選材也不是是商業上常用的,較重口味,效果十分有趣。說起上來,胡文虎創辦的萬金油,恰恰是一種氣味獨特的產品,因此虎豹別墅本來帶有強烈的氣味元素,是其他古蹟沒有的。michael為xavier提供了實驗性泡沫鋁材作擴香器的材料,以十個懸浮的球體作為香氛的載體,隨著球體的擺動,讓香氛在空間裡悠悠擴散。

_MG_5446.jpgLight:光芒再現

「燈光裝置設計」組別由導師楊志超,即「住好啲」創辦人,和學員Florian wegemast、christine Lew組成。有別於本地設計單位,這對來自倫敦的設計組合,對虎豹別墅可謂一無所知,Christine覺得它跟香港的其他建築物很不一樣,而Florian則說他在這裡才切切實實感受到何謂where east meets west,「從遠處看,綠色屋頂顯然是傳統中式風格,但走近點再看,則有來自意大利的彩繪玻璃。」

Florian和Christine是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其專題項目名為「hong kong harbour: future sea craft」,他們收集海洋廢棄物,用中國傳統工藝加工,轉化成美觀、實用的家品。在今次項目中,「為了彰顯古蹟的意義,我們想到利用虎豹別墅的現有物料升級再造,如經修復的玻璃、陶瓷屋頂瓦片,還有馬賽克地磚等,結合本地工藝製作成品。」他們對形狀彎曲的屋頂瓦片特別感興趣,想知道光線照上去時的折射效果而設計了一組燈光裝置;他們用瓦片加工成燈罩,瓦片厚重感剛好和燈光的輕柔感形成強烈對照,重新演繹虎豹別墅的現代美。

_MG_9356.jpgSouvenirs: 把記憶帶回家

獨立設計研究單位「design LAB」的徐巧詩、陳凱納和梁展邦,為虎豹別墅設計有故事的紀念品,作為其歷史與文化的載體,推廣有深度的文化旅遊。「我們不想做typical的紀念品,例如old school的老虎頭磁石或明信片,只是把iconic的元素photocopy般複製貼上。」陳凱納說,她的做法是把虎豹別墅意大利彩繪玻璃窗的圖案、顏色解構成十五個幾何形狀、二十六個顏色組合,設計成名為「mobile」的吊飾裝置;她還會根據萬金油的六角形包裝的啟發,設計六角柱型的蠟燭台。至於梁展邦則會設計「花樽」,「從舊相可見別墅裡有很多大型花樽,上面有很多圖案,我覺得這也可用來講故事。」

「design LAB」亦是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他們的專題項目是「micro factory」,讓本地小型工廠的生產工藝發揚光大。今次的紀念品項目也不例外,「mobile」的紙藝出自本地印刷廠純熟但面臨失傳的die-cut 技術;而「花樽」則是採用了本地老字號「太平地氈」的編織工藝,嘗試用地氈染色、簇絨、裁剪等技巧製作成立體的花樽。

_MG_9510.jpg


虎豹樂圃

闡釋區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7時

地址:銅鑼灣大坑道15號A

網上預約導賞: www.hawparmusic.org

查詢: 3165 1212

信言設計大使:未.共研社

futuresstudio.designtrust.hk/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