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威士忌這名字源於蓋爾語中的uisge beatha,意指「生命之水」。古人將穀物中提煉出的酒精稱為靈魂精髓,倒也有種神秘的浪漫。而現代水泥藝術,同樣是一種打破既有認知,將平凡之物調配、混合再靜待昇華的浪漫創作。由兩位90後建築學碩士劉頌銘(Mig)和馬祖輝(Joe)組成的倒模工作室(MOLDFLIP STUDIO),正是希望打破大眾對水泥的一貫想像,致力呈現箇中的細緻層次。
感受水泥給予的回應
水泥主要成份多為石灰和黏土,加入沙礫等骨料後再和水以適量比例混合,便會凝固硬化。其堅固耐用而且靈活多變的特性,令它成為最常見通用的建築材料之一。但對於讀建築的Mig和Joe來說,水泥有一種超越功能性的迷人魅力。「讀書時期接觸過的眾多物料之中,水泥是一種最能給予我們回應的材料,觸感雖然冰冷,但其實充滿層次感,亦會隨著觀賞者的心情以及整體設計而改變感覺。」MIG說,兩人又深受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清水模」(清水混凝土)美學啟發,慢慢開始向水泥方向鑽研。「最初用水泥做功課模型,再做首飾盒等小產品給自己和身邊朋友用,慢慢就萌生出成立一個工作室延續創作的念頭。」
建築師牌照以外 水泥的挑戰
2015年,倒模工作室正式成立。那年JOE還未畢業,畢了業的MIG亦未有按「常人」般考牌再入建築所工作,兩人決定專攻水泥創作,皆因水泥世界充滿無限可塑性,歷年來已發展出100多種類,來到建築以外的藝術/產品創作,更加需要時間鑽研。簡單來說,水泥創作步驟可分成製模、調配(俗稱「開料」)、灌水泥、拆模、後期打磨五大程序。模具和釀酒桶一樣關鍵,MIG他們會選擇矽膠材料,因它夠原汁原味。「如用3D PRINT製作模具,出來的效果就會很光滑工整。矽膠的好處是能夠忠實捕捉每一條坑紋和每一個凹凸處。」而混合調配一環,更加是講求經驗和觸覺。根據厚度和目標效果調配最準確的水泥配比,選取合適的骨料(纖維/金屬絲等),每一次製作新產品也需要新的計算,並沒有一條所謂通用的調配公式。「通常水泥的極限為5MM,但有一次要幫朋友製作1MM厚的水泥貼紙,於是花了三個月時間才找出不會斷裂的合適調配比例。」
然後將材料灌進模具等乾透。雖然水泥3、4日後已乾透,但要等到一星期後,才有足夠硬度承受拆模一刻,最後便是打磨、防水等後期處理。「所有步驟環環相扣。未去到最後一刻,也不能100%肯定效果是怎樣。透過經驗和實驗才慢慢摸索到竅門。」MIG指,水泥這種物料其實有不少限制,「又脆,又非常受模具影響,拆模時也有機會功虧一簣。但最後所呈現出的獨特質感,正是挑戰和吸引之處。」
剛柔並重 淬練靈魂
水泥由沙石土灰等粗糙、樸實不華的材料構成,和水融合後呈現出難以言喻的美感:觸感和色調冰冷,卻會在自然光及線條下展現出溫暖的生命力。極簡、「侘寂」、「禪靜」等美學概念亦常和水泥建築作品扯上關係。「水泥粗獷和細心並重。原料予人很RAW的感覺,但成品觸摸起來卻很光滑細膩,而過程中每個步驟也需要細心對待。」橋墩、道路、大廈和工業風餐廳……水泥其實隨處可見,但不是人人意識到它豐富的層次感。「倒模工作室所做的,正是想更多人認識水泥和『泥水佬』也是非常講究。相比起木和皮革,這種物料需要較長時間讓人改觀。」從細沙碎石到細緻光滑;從大麥到甜美芳香的酒液,背後匠人所花的時間、堅持和進步,同樣是浪漫動人,而且值得尊敬的「靈魂」。就像HIGHLAND新作「VALKNUT」,三個三角形構成「戰神之結」凸顯維京戰士們充滿力量與熱情的不死戰魂,向品牌根源——蘇格蘭最北方Orkney奧克尼島的北歐維京文化背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