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CULTURE > CULTURE > 樣辦再生 傳承紡織業 ——室內設計社企

樣辦再生 傳承紡織業 ——室內設計社企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不同機構團體的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合作計劃傳承香港紡織業。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_MG_0195.jpg紙媒中人常調侃自己今世浪費紙張,下世一定做樹。各行各業自有其職場浪費「文化」,願意正視、反思並行動的卻少之少有。設計工作室兼社企made in sample的創辦人薛文諾(Clive)是其中之一,他將目光放於室內設計公司每季被逼接收,但幾乎是「齋擺」的大量樣辦物料上,多姿多彩的布料和牆紙得以透過布藝品形式重見天日,而他的目標亦遠不止如此

_MG_0213.jpg室內設計的噩夢

Clive曾任職室內設計師十多年,他說,自己其實不太想繼續往這方向走下去。那時剛巧接觸到社企概念,於是開始思考室內設計能否變成社企。「我馬上想到室內設計公司長年以來的浪費現象。一間一萬呎的公司,通常會有一間約一千呎的樣辦室,放滿各式各樣的木、石、磚、布、地氈樣辦,設計師在向客人介紹時,就會用樣辦製作展板,雲石會用這款、牆身會用那款云云。」

展板上每塊樣辦,頂多是一部iPad般大小。但各類供應商每季也會把大量樣辦塞給設計公司。「和時裝等行業性質不同,室內設計的潮流變動沒那麼頻繁。很多時都沒有所謂『新貨』或『新料』,上季和今季收到的樣辦根本大同小異。」Clive說,每次通常會收到3至4塊同色系的木條,有時則會以箱為單位,牆紙則一卷卷起跳,每季收到的樣辦,平均能裝滿約20個麻包袋。

_MG_0280.jpg樣辦 —— UPCYCLE界的落難貴族

在Clive眼中,樣辦和膠樽、傘布等二手UPCYCLING物料不同,一來因為完全不用清潔消毒或切割加工;二來因為它們往往價值不菲,梳化皮和布匹中不乏通過各類標準認證的歐美進口貨,有的木蓆面料牆紙市價可高達一千元一卷,另一常見物料牛仔布,原主人亦是著名時裝品牌。「這些物料若然被使用過,再拿來upcycling都尚算理直氣壯,但長年安放在樣辨室不見天日實在是太誇張,我會形容是它們淪為『不被尊重』之物。」

以往要「硬食」供應商的樣辦,在2014年,CLIVE和合伙人TERRY創立made in sample,開始向不同室內設計公司、建築公司回收樣辦。反應非常良好,他更發現愈貴的品牌,愈有環保減廢方面的觸覺和興趣。「累積了一定知名度後,達明牆紙公司相邀我們合作,對方說以往從未有人嘗試解決業界的浪費問題。」那次和CLIVE見面的更包括老闆本人,原來達明30年來亦面對同樣的新品堆積問題。「100碼的訂單最後往往會有10碼被退回貨倉,因為人人都『預鬆』啲,卻不知那10碼就從此不能再出售。」

技術‧分色‧人員

初期收到的布料樣辦尺寸較為零碎,CLIVE順理成章想地想到製作PATCHWORK產品,主攻抱枕套和坐墊。全球玩PATCHWORK的人多如恆河沙數,當中民族混色風格的遠多於monotone,室內設計出身的CLIVE暸解客人多喜歡統一色系,因此決定以monotone patchwork為品牌特色。室內設計多採用earth tone,收回來的樣辦近六成是米、灰、啡色系,中國人至愛的紅色亦很多。問題是,怎樣整理從四方八面回收而來的各色樣辦?再由誰人去製作布藝品?

工作室中,有一面由數百個半透明收納箱整齊排列而成的牆,每個箱中均存放著一種顏色的樣辦布,即使被塑膠盒身稍為阻隔,遠處看來仍然賞心悅目。這正是made in sample另一大成果——花上半年研製的顏色分類系統。「顏色絕非紅橙黃綠青藍紫般簡單,紅色之下再有多種變化,此外亦要為圖案作分類。」CLIVE說他最想負責這份治癒無比的分色工作,但平時還是交給專業「分色人員」,先用10個顏色籃作初步分類,再根據色譜作準確細分。

建立了這個樣辦「百子櫃」後,便輪到made in sample的製作主力出場。「我們在香港回收,總不會再浪費人力物力運到中國生產,故想到邀請本地退休媽媽負責車工。」CLIVE最初與聖雅各福群會的婦女合作,其後慢慢找到幾位心力和技術都充沛的媽媽作長期合作。去年則和明愛風信子展開「媽2代」計劃,找來退休媽媽教導低收入的年輕媽媽紡織,計劃完結後會送一部衣車予年輕媽媽。「這類模式就像670年代時,香港母親們在家邊工作邊湊仔一樣。」退休媽媽有效率,而部分年輕媽媽對顏色的觸覺則更快更敏銳,她們有時候能自行設計顏色佈局,亦能學習顏色分類系統的原理,樂趣更多。本身是人父的CLIVE說,即使made in sample是所謂的現代新興社企,其模式和舊香港紡織業不無相似之處。「退休車衣女工年輕時正好是香港紡織業的一份子。不同機構團體的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合作計劃傳承香港紡織業。」

_MG_0290.jpg紡織社區

made in sample目前主要靠項目維持運作,當中不一定100%能用上樣辦製作,但正好催生出主力負責社會項目的made in social。近年他們常和理念相近的南豐紗廠合作。例如暑假時在後者旗下的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舉辦「Sample遊樂園」,由布辦製成的繩結能讓小朋友發揮按摩、拔河等不同玩法。「最重要的並非觀賞性的漂亮,而是製作過程和展示時和社區的互動,這是最大滿足感。」剛過去的八月,CLIVE和同伴又利用回收傘布於糖廠街製作巨型帳幕,在攤位之外嘗試更多。

made in sample的初心是環保,很多目標和意念也是後來逐步逐步湧現。「更加想在catalog列出所有提供過樣辦的合作公司,若然客人對咕順套上的布料產生興趣,我們則可以介紹該家布料供應商給他們,是一種三贏局面。堅信這是隨著資金愈來愈多時,會做到更多更好的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