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CULTURE > CULTURE > 拼出膠袋第二人生 poRiff X PolyU Design: Plastic Bags Reborn

拼出膠袋第二人生 poRiff X PolyU Design: Plastic Bags Reborn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po是膠袋成分polyEthylene(聚合稀,PE)的簡化,而Riff即是漣漪,這份美好的寓意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正如保育舊建築往往比蓋新大廈複雜困難,將廢物轉化成新的產品亦然;若要提升原來的美學層次,那就難上加難。日本人擅長包裝設計,許多被廢棄的膠袋其實都還相當美觀。來自大阪的poRiff正是專門回收膠袋升級再造的環保設計工作室,膠袋經剪裁、拼貼、縫合後,變成波點、條紋、格子款的手袋配飾,驟眼看來,還真的無法把其色彩光鮮亮麗的外表,和廢棄膠袋聯想起來。

425A8983.jpg

po是膠袋成分polyEthylene(聚合稀,PE)的簡化,而Riff即是漣漪,這份美好的寓意,也從日本傳揚到香港。在香港從事縫紉等工藝創作的Hayley,偶爾看見poRiff便念茲在茲,「有一次跟拍檔Enoch一起到日本橫濱釣魚,在碼頭前見到poRiff的產品,看它色彩繽紛,便很好奇究竟是什麼物料做的。」平日工作經常接觸不同物料如PVC皮革、布料和紙張,但她一時之間也看不出其原材料。了解品牌理念後,她便決心引入香港,不過雙方接洽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她先根據官方聯絡資料發電郵給創辦人薮内都,卻久沒回音,原來地址是錯的。輾轉之下,她把想法分享給導演黃修平的日籍太太,拜托她回大阪時致電給薮内都解釋合作意願,雙方這才聯繫起來,更一拍即合,Hayley便果斷地買一周後的機票飛去大阪商討合作細節。

在工場參觀考察後,她對升級再造有更深的認識,「upcycling是用舊有的東西升級再造,一直以來都以為成本一定會很低;但是接觸過後,便會知道其實upcycling成本一點也不低,因為工序十分繁複,有時候成本比non-upcycling產品還要高很多。」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乃人性化的生產過程及管理。原來這些精美的製成品之幕後功臣,是當地的身障人士。poRiff和當地兩間支援身障人士機構合作,由高度智障的員工向各家各戶和商舖收集舊膠袋,輕度智障的則負責簡單的步驟,如顏色分類、剪裁和拼貼等,至於身體殘障而沒有智力問題的,便能處理更高難度的工序,如用燙斗加熱融化膠袋和車縫等;而他們每工作四十五分鐘,便可以休息十五分鐘。升級再造的意義固然在於轉廢為能,但poRiff最值得欣賞之處,便是追求創新和質素之餘,亦同時履行社會責任。

IMG_9206.jpg

「我不喜歡用回收物料製造一件『藝術品』展示,因為這種『新生命』很短暫。有好的外觀加上實用性,『upcycling』才能真正變成一個cycle,延續下去。」早前跟理大設計學院物料資源中心合辦的《拼貼.再來Collage Again》展,便邀請了本地設計師、理大設計系及紡織設計系畢業生和學生,把poRiff的技術應用於其他產品上,如雨傘、背囊、手錶帶、手機殼等,「最大的突破點是,UNsign設計師Joseph跟理大同學成功找出poRiff物料應用於吸塑技術時的最佳熱熔點溫度及時間。配合3D打印及CNC技術,成功做了一盞可升降的單車燈。」事實上,poRiff物料具備防水、耐用的優點,有潛質應用於更多元化的產品上。

對於要在香港推廣,Hayley表示首要選擇合適的物料,「香港的膠袋並沒有像日本一樣,在每個膠袋上印上PE標注。如果膠袋物料不是PE,受熱的時候會釋放致癌物質,十分危險。」因此暫時只能局限於用日本膠袋,未能回收本地膠袋自行製作。聖誕、新年佳節將至,各大小商場為吸引人流而裝飾佈置,本來也無可厚非,但大肆鋪張而造成的大量浪費,實在慘不忍睹,為人詬病。所以Hayley目前最想嘗試的,便是用利用poRiff技術,收集廢棄的裝飾品加以改造,供下次使用,延續物料的生命,「希望將來會遇上重視環保的商場及私營機構,找poRiff合作,一起製作色彩繽紛、獨一無二、環保及防水的聖誕樹。」

2018-01-24-PHOTO-00000122.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