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海報,能有著跌宕起伏的生命週期,歷時更迭、換貌,從共產主義高壓封閉時代,來到今天絕對的自由與消費,仍然有一條繼承的脈絡,波蘭海報裡面的魂仍然是游刃、創造性而不妥協。「波蘭海報從不在意什麼設計潮流、趨勢。風格不是最重要,訊息、內涵才是最重要。」「海報化──波蘭海報藝術展」策展人之一波蘭海報設計藝術家MAX SKORWIDER反覆強調,所以波蘭海報才這麼銳利,思想是劍,而那一切背後都有著漫長的歷史脈絡,是貧瘠之土生出來的花。「5、60年代共產統治下的波蘭政府竟容許電影海報的創作,等於在極之封閉的空間,開放一小個缺口,形成一種很獨特的創作環境,不同人的意念像找了逃生門,互相撞擊爆發。」MAX SKORWIDER說。
海報從前在共產時代是一扇窗,從井底之蛙去仰看世界,是灰暗世界裡的一道色彩;今天它是橋樑,搭通不同世代與不同國土的人,海報是一種鑽研溝通的語言實驗,不變的,它依然是面向大眾、影響世界的藝術。
聽說「海報化──波蘭海報藝術展」首場展覽選擇了香港PMQ,之後會巡迴其他地方繼續展出,包括台灣、北京等地,可以分享你和AGNIESZKA MORI策展背後有什麼想法嗎?
我們希望為香港人帶來最好的波蘭海報作品,由參展的波蘭平面設計師、插畫師和獨立藝術家挑選一些他們最好的作品,展覽其中有一部份為「向香港致敬」,接下來前往其他國家展出,我們希望延續這部份,以波蘭獨特鮮明的海報設計,向不同的地方致敬。有趣的是部份參與的藝術家從沒有到訪過香港,他們只憑藉互聯網、電影等認識此地,天馬行空地進行創作,與60年代波蘭電影海報設計的處境相似。我認為,海報就是一條橋樑,連結東、西方不同的人,我們必須透過「語言」作為溝通媒介,海報就是最好的溝通和連結的方式,它跨越了語言與文化的隔閡。這次展覽亦由MARTA SKORWIDER協助統籌,另外我們特別挑選三至四個世代的波蘭設計師,有來自最早期50年代末波蘭海報學院,我們稱為波蘭海報發展史最突破性的階段,有波蘭海報之父MIECZYSLAW WASILEWSKI的作品,也有幾個屬於新生代MALGORZATAGUROWSKA,LEX DREWINSKI,JANBAJTLIK等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獲過許多國際獎項,為世界所認識。
可以談談,為什麼歷經共產主義時代的波蘭,海報作為政治宣傳工具,藝術家卻在這媒介找到最廣闊和自由的創作空間?
波蘭在共產主義時代,社會氣氛平淡灰暗,民眾過著沒有色彩的苦悶生活,沒有任何消費或慾望,人心人身死氣沉沉。波蘭社會唯一允許的娛樂就是電影,但政府禁止週圍張貼西方傳入的電影海報,造就了一班藝術家和設計師在海報上隨意發揮,將自己的意念和創意暗渡陳倉,當時海報竟然成為望向西方世界的一扇窗,也是藝術家們的創作舞台。有趣的是,重新設計前他們都沒有看過電影,只能憑空創作,構圖抽象,用色大膽,反而別於傳統電影海報。你可以說,因為過於封閉,週圍都是審查或監控,幾乎沒有正常流通的傳播媒介,5、60年代波蘭政府竟容許電影海報的創作,等於在極之封閉的空間,開放一小個缺口,形成一種很獨特的創作環境,不同人的意念像找了逃生門,互相撞擊爆發。這些年來,在共產主義歷史背景之下,波蘭海報走出了別樹一幟的路,後來形成「波蘭海報學院派」,代表人物是HENRYK TOMASZEWSKI、MIECZYSLAW WASILEWSKI等。
不同世代的海報藝術家,他們的創作有什麼分別嗎?
你可以留意到,上一輩的設計師多用手繪、字體設計、拚貼手法或者照片,而新的世代多了不同的工具和表達形式,如設計軟件等,構圖傾向簡約,隨著網絡傳播也比從前更快更廣,有利海報的傳閱和推廣,有利跨越地域的交流。雖然你看不同世代的設計手法有分別,但態度有所連繫。海報的內在核心,訊息永遠是最重要,畢竟海報用來溝通。隨著90年代後社會經濟開發,愈來愈多商業廣告,上一代的創作未必合時宜,我們新一代就作為橋樑,轉換風格,把過去有機地承接下去。以MALGORZATA GUROWSKA為例,她的風格傾向抽象、詭魅,卻以簡潔的剪影和精準的線條創作,承傳了波蘭海報學派的風格,但糅合了自己的變奏和風格。或如我的父親EUGENIUSZ SKORWIDER也是知名的海報藝術家,我們之間有著世代承傳與連結,我能連接到父親從前的創作世界,再用於今天我的海報創作。海報最困難是看來簡約,但表達的訊息強烈,令人們一看就直接有反應。
有一種說法,對比昔日共產政權的統治,資本主義及網絡文化對波蘭海報未來的發展更有傷害,你同意嗎?
海報作為街頭藝術,宣傳或散佈訊息之用,但它也有著藝術及美學的高度,可以放入美術館或者畫廊。有人說,海報以紙本為主,網絡世代再加上各種商業廣告橫行,海報的價值會否逐漸受輕視甚至被淘汰?但對於我而言,反而視網絡為新的展示媒介,當愈多人分享和讚好,就愈多人見到,樂於見到他們願意下載後印刷張貼。因為我們相信海報的影響力,它呈現人的生存處境和發表對世界的關懷,絕對是一張海報能改變世界。媒介的改變從來不是問題,也正如我剛才提到,風格或者設計趨向同樣不是重點,最重要還是它表達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