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拍攝影片的門檻變得愈來愈低,現在甚至只需要下載一兩個APP,從拍片到剪片基本上一部電話就可以包辦,然後通過社交媒體你就可以將作品成功發布出去,讓拍攝影片不再是導演或是藝術家們的專利,今天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隨心創作。早於十年前NOWNESS.COM開始每日發布一條短片的形式,以時尚且富藝術感的美學角度出發,叫大家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有趣的是,三年前NOWNESS被現代傳播集團收購,讓這個國際視頻平台在中國落地生根。編輯總監LAWRENCE說NOWNESS的定位依然是「高文化輸出」。只是在這個方興未艾的短片國度裡,NOWNESS的美學觀面對著怎樣的挑戰?
高端生活文化的美學手段
在中國,自2014年開始,短片開始壯大,直到今天已形成了千億規模的巨型市場,2019年預計市場規模已超越二百多億,用戶在兩年前就已有五億計並預測會一直增長,網上資料表示,單是兩大平台快手和抖音就已經坐擁兩億用戶量。可以見到整個中國對於「短視頻」的嚴重渴求,以及所謂的「影片」如何佔據和影響著14億人的日常生活。而前年從外國空降著陸的NOWNESS,似乎並沒有打算參與這個無聊的大眾市場,堅定地貫徹自己的風格,持續創作優質的短片,以好的內容來打動觀眾。
「簡單來說,NOWNESS想輸出的,是一種動態的文化。從七年前平台在歐洲初創開始,我們就秉持這樣的理念:呈現日常生活中的新奇與不凡(Celebrating the extraordinary of every day),這句話很好地歸納了我們區別於其他短片媒體的獨特視角。我們不僅希望靠專業度和全球頂尖的影像創意人士一起做有品質的內容,也希望借本身的影響力,為那些需要平台的新銳人才提供土壤。而現代傳播的收購,是讓NOWNESS作為一個文化品牌,能夠真正在國內落地,跟更多業內人士以外的普通受眾分享美、傳播美。從定位和理念上,上海和倫敦兩個編輯部的步調是一致的,但我們會增加中國本土的內容,不管是時尚、文化還是生活方式。所以大家會看到一些國內發展的新系列,比如『秀色可餐』、『潮騷』和『應用人生』,這些系列都給觀眾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正如LAWRENCE所說,NOWNESS的影片類型很多,從藝術到時裝到建築到飲食,與生活相關的一切都一應俱全,但當中卻彷彿有一種特定的美學觀貫穿不同的類型,如果要找一個形容詞,相對於先鋒性、實驗性、藝術性,我會傾向於說是FASHION SENSE。通過FASHION的視覺來觀察生活,繼而讓平凡的生活多了一份FASHION的美感,因此才變得新奇和不平凡。或許也是這個原因,當現代傳播收購了NOWNESS之後,就將本來公司裡負責拍時裝VIDEO的部門IFASHION合併過來。「我覺得是因為NOWNESS一直在嘗試重新定義『新奢』的觀影體驗。『新奢』是一種NEW experience的概念,它與傳統刻板的luxury不同,不再只是嚮往物質生活,還會憧憬各種新潮文化、有精神價值的東西。而NOWNESS便試圖用影像不斷地激發大家對這種『新奢』的想像和靈感。」
當創新已是偽命題
現在的NOWNESS基本上覆蓋了全球各個重要的文化地標,網站上有30多個國家的功能變數名稱,影片也配有10幾種外語字幕。目前來說中國觀眾和國際觀眾的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中國觀眾絕大多數集中在18-40歲這個年齡段,百份比超過90%,同年齡段的國外觀眾比例是75%左右。之前跟LAWRENCE談過關於NOWNESS.CN的發展,他說:「我們確實做過一個觀眾的數據調查,發現NOWNESS的觀眾黏度還是蠻高的,超過60%的人傾向於看完全片。我們還發現,很多訂閱我們公眾號的粉絲習慣先閱讀文字,再點開短片,平均來說,大家更願意在一段短片上停留三至四分鐘。這些資料都很有意思,也有參考的價值。我們大多數的短片都集中在二至五分鐘之間,但把故事講完整,並且富有層次和美感,還是第一位的。」但困難還是有的,那就是創作本身,生活在後後現代的今天,「我想說的事前人都說過了,我想做的事有錢人都做過了」,再加上社交媒體的普及,所有的資訊不管是文字、圖像,或是影片,其實已經到了完全氾濫的地步,多到你唔想睇。還有什麼「新」可以給你「創」?LAWRENCE說:「我覺得所謂創新,在這個時代恐怕已經是個偽命題。哈哈,但儘管如此,人,還是有很多有趣的面向值得我們去深入理解,而這些東西總能給我們源源不斷的驚喜和靈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來都避免用『視頻』來形容我們的影片。視頻這個概念聽起來更像局限地指一種動態格式或者技術。但短片卻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存在,需要傳遞創作者背後的情感,和這個社會的關係,和當下的關聯,需要代表NOWNESS這概念,這也是我們這個名字的意義和來源。」
下一個十年的Nowness與藝術短片
回想創辦Nowness的歷程, Jefferson Hack記得最酷的一件事,就是網站名字的由來。
十年前的一個晚上,Jefferson邀請了不同界別的精英,在紐約Milk Studio的威士忌吧齊聚一堂,席上有作家、藝術家、媒體人。那時,Jefferson腦海裡已對Nowness的雛型醞釀了一些想法,但他希望從那群最聰明的人裡聽到一些與眾不同的意見。在聚會即將結束之時,「Nowness」這個詞從藝術家Rashid Johnson口中蹦了出來,他剛在當天早上和藝術教授散步時聽到這個詞。他解釋說,這個詞意指生活中永恆的當下,此時此刻也是每時每刻,都伴你左右。
「Nowness」,雖然是關於現在的,但每一個「現在」都是曾經的「未來」。既然它從誕生起便選擇走先鋒的路,那它的「現在」也必然比普羅大眾站得更前一點。由NOWNESS.COM到NOWNESS.CN,以至即將面世的NOWNESS.ASIA,精神理念不改,都希望在當下不斷探索新品味新價值,由香港位置看出亞洲國際的視點,繼續建立無出其右的美學基準和前瞻思路。
藝術永不過時,白南準人不在了,卻仍在影響著很多人。如果他還在世,倒是很想問問他會怎樣看待Nowness;如果邀請他為現在的未來再撰寫一個關於新媒體的報告,他會如何描述那個未來?未來將會有什麼新技術誕生?而新技術又如何被藝術界所運用?比如已臻成熟的網絡直播技術,如果也運用到Nowness上,會有不一樣的玩法嗎?會像1988年白南準利用衛星廣播技術向全球覆蓋五千多萬觀眾的多個國家直播那樣驚豔世界嗎?那次的作品《Wrap Around World》,正是白南準和Nowness的另一個精神導師David Bowie合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