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2076 > 2076 > 美學與崩壞一同降臨

美學與崩壞一同降臨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科技愈進步,人類的生活理應愈方便,終將達至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科技愈進步,人類的生活理應愈方便,終將達至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現實世界往往不是如此美好。隨不同社交平台、支付軟件等相繼出現,我們的生活表面上好像很方便,一部手機便可處理所有事情,做什麼都通行無阻,卻不知不覺被監控。這些問題,近年已說了數億次,說到口也臭了,情況不但沒見改善,甚至日益嚴重。

cp3.jpg回憶起三十多年的創作,由改編自PHILIP K. DICK同名科幻小說的電影《BLADE RUNNER》、大友克洋操刀的漫畫《AKIRA》、WILLIAM GILSON所著的科幻小說《NEUROMANCER》,以至《GHOST IN THE SHELL》等,全成了CYBERPUNK的精神支柱,內裡的美學設計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洗鍊,仍然是前衛與刺激,更重要的是預言了現代人所面對的困局 ── 科技監控、貧富懸殊等問題,令低端人口每天都像活在惶恐之中,在高談和平、大愛的年代,卻要面對著有如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狀態,確實諷刺。CYBERPUNK所言的事情,在二、三十年後,科技的HIGH TECH演進與人類的LOWLIFE生活,原來可以這麼遠那麼近,一切的崩壞近在咫尺。

cp8.jpg電影以外,音樂上亦有不少專集因CYBERPUNK風潮而來。貫徹CYBERPUNK的宗旨,很未來,也很地下,所以相關音樂的風格,並非全盤的冰冷ELECTRONICA,亦不是百份百的ROCK,而是將兩者融為一體,化成一種新聲音。作為電子音樂先鋒,德國KRAFTWERK和英國GARY NUMAN不單是SYNTH-POP的重要代表名字,兩者創作同樣是深受CYBERPUNK小說所啟發,探討未來世界的種種。CYBERPUNK中的重型工業色彩,也在音樂中呈現出來,CLOCK DVA、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ELECTRO-ROCK樂隊,都送上激進、高壓的工業電子聲音,而作為POST-INDUSTRIAL代表的NINE INCH NAILS,成功將INDUSTRIAL推向主流樂壇,樂隊的《YEAR ZERO》專集被捧為CYBERPUNK的重要作品,不過相比起80年代一眾出品的前瞻性,這於2007年面世的專集無疑有點姍姍來遲之感。

cp12.jpg讓人生CYBERPUNK到不完美

除了粗獷的工業色彩,妖孽也是重要元素,畢竟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以超誇張造型出現的SIGUE SIGUE SPUTNIK,就是將CYBERPUNK式美學滲透到相同風格的音樂之中,成為GLAM ROCK、POST-PUNK與HI-NRG的混種,或許SIGUE SIGUE SPUTNIK音樂並非最優秀,然而在精神層面上卻是最能展現CYBERPUNK的價值,是SOUND & VISION的完美結合。樂隊創作大腦TONY JAMES是來自GENERATION X,想不到這隊70代PUNK樂隊竟帶出兩個CYBERPUNK的重要名字,SIGUE SIGUE SPUTNIK以外,原GENERATION X的主音歌手BILLY IDOL也被這股潮流所感染。這位80年代著名BAD BOY,是不折不扣的ROCK友,原來也是隱性的CYBERPUNK友,1993年的一張滄海遺珠專集,留下狂野未來派的記印。由PUNK玩到NEW WAVE再投向主流HARD ROCK世界的英國男歌手BILLY IDOL,初出道已經以「串咀」樣示人,那咀藐藐的姿態成為其TRADEMARK,他是MTV世代下得益者,《EYES WITHOUT A FACE》、《WHITE WEDDING》、《CRADLE OF LOVE》等歐美流行榜大熱作品,都有膾灸人口的MUSIC VIDEO作配合。不過,除了經典造型與歌曲外,BILLY曾於1993年發表專集《CYBERPUNK》,開宗名義探討CYBERPUNK的一切。

cp11.jpg也許走得太前的人注定不幸,《CYBERPUNK》對於一直追隨BILLY IDOL樂迷來說,無疑是離經叛道的一次,跟以往的風格完全不一樣,於是樂迷用銷量來懲罰他,成為他紅遍歐美後流行榜排名與銷售數字最差的一次,而這碟以後BILLY就淡出樂壇,直到十多年後才以《DEVIL'S PLAYGROUND》復出。言歸正傳,雖然BILLY由外到內都是典型的ROCKER,但原來他對CYBERPUNK次文化極之著迷,於是這碟全面向這方向進發。

《CYBERPUNK》重大象徵意義在於這是主流樂壇上第一張整體以這次文化為創作基礎的專集,之前80年代的眾多相關範疇的作品,主要都是獨立發行,更難得的是BILLY本身背負著狂野ROCK友之名,要放棄名與利轉換新風格,少丁點冒險精神也未能成事,BILLY因一次交通意外,養病期間專心細閱多本CYBERPUNK科幻小說,深受啟發,最終大膽地把自己的ROCK友仕途放棄,全盤押注在《CYBERPUNK》,最終一如所料,徹底失敗收場。

cp5.jpg直至未來墜落

雖然《CYBERPUNK》換來一面倒的負評,甚至有譏諷BILLY為失敗的投機主義者,但是他那次「打倒昨日的我」的行為,好壞留待歷史來定斷。如前文所說,這是張環繞當時最前衛的CYBER次文化創作的概念專集,由外到內如是。先說唱片封面設計,由設計師MARK FRAUENFELDER操刀,當年看來這DIGITAL風格設計像是不論不類,令一些人誤似為是電腦設計初哥的劣作,其實這正正是體現出CYBERPUNK的顛覆、崩壞的大方向,以電腦科技來展現的不完美,也是另一種HIGH TECH與LOWLIFE的展現方式,早幾年VAPOURWAVE、SYNTHWAVE等潮流,大多唱片封面是向相近的LOW-TECH DIGITAL手法設計。歌曲內容方面,也完全有別於BILLY過往創作,《WASTELAND》、《SHOCK TO THE SYSTEM》、《POWER JUNKIE》、《NEUROMANCER》(WILLIAM GILSON科幻小說著作)等,都是很典型的CYBERPUNK用詞,感覺未來、頹廢和崩壞,他很清楚明白自己所走的路,但其他人卻未能解,即使日後有人為《CYBERPUNK》作平反,但依然有不少人指這碟是垃圾,正如2019年年終,依舊有人大聲高呼表示不需要民主自由,有錢就足夠,難怪CYBERPUNK所說的未來世界最終降臨,因為進步的只有科技,人文精神卻走回頭路,急速地退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