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2076 > 2076 > 愈平凡愈好戲 余香凝

愈平凡愈好戲 余香凝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25歲,足夠追憶似水年華。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top.jpg25歲,足夠追憶似水年華。

余香凝(Jennifer)有兩句常掛嘴邊的話:「能夠成為演員很幸運」以及「余香凝冇乜特別」。

由《骨妹》、《逆流大叔》、《非同凡響》再到《翠絲》,演了素顏中學生一下子卻也演了母親,接著又跟游學修一同成為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的青年大使;年輕,在她身上像是弔詭的一件事。

這場廿五年華,她任由安置,沒什特別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在;自在,貴於自知。1.jpg

沒有特色的一個特色

當然知道這是真實而自然的反應 ── 被選上成為第四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青年大使,余香凝說很老套都要真心說句感到十分榮幸,特別是自己常常覺得今時今日有戲演經已很難得,所以有機會擔任有份推廣電影節的青年大使,她一氣呵成:「係好彩地再加上勁好彩、好幸運可以做到呢件事。」

青年大使,就是要針對青年,余香凝參演的電影的確適合青年看,即便是《骨妹》,名字叫人帶遐想,還有一場戲要露肉,但它說的其實是一個追求愛情的故事;不用說《逆流大叔》和《非同凡響》更是絕對的合家歡。「去為《非同凡響》謝票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的很符合這個身份(青年大使),因為平常唔會無啦啦有個講座畀我去講㗎嘛,但每次去謝票我都能將電影的MESSAGE帶畀學生,叫他們讀書不要那麼大壓力,希望大家睇完後有得著。如果我做演員的職責係演戲,演完後再可以親身去推廣,我覺得好好,而唔係只係拍攝,拍攝完就冇,而是在拍攝以外我以演員身份再做到啲嘢,我覺得好有意義。」推廣方式也包括拍片放上SOCIAL MEDIA,像較早前的夏日國際電影節,她盡可能都會在社交媒體上解答大家對她所選的電影的疑問,負起電影給予現階段的她的責任,繼而也影響了她。「我成個人豐富了好多,我未做演員前做MODEL,由細到大都唔會去諗好多嘢,人地畀咩我我就去接收,你命令我做呢樣、做功課、考試讀書也好,你叫我A就A、B就B,我唔會有咩創意或者會話自己要做演員咁天馬行空。」所以最初做MODEL是絕無違心的選擇。「當時PART TIME入行,MODEL工作其實也很命令式:你今日著呢套衫去影相啦;或者你擺呢個笑容拍呢個廣告啦:『好味!』咁,但做了演員之後我個心打開了,包括自己對旁人……以前我是比較保衛自己,會防人、不多話,但而家會好想去了解每一個人,好ENJOY活著的感覺。」看得出這不是堆砌的語言,余香凝形容是生活有了意義,每日出街已有好多有趣事可發掘,像她從前不認為「搭一程車」可以得到什麼,今天卻看到很多不同的東西。「或者係我返屋企搭一程LIFT,就算個街坊同我傾句偈,我如今都會好鍾意同人吹水,好想了解人哋嘅生活,亦好樂意將我嘅嘢同人分享,電影就係令我多咗去同個世界分享。」從前幾近對世事不聞不問,她說大概是出於家教,幾乎整個家族都如此,又可能自己像爸爸,不主動。「總之冇乜嘢就坐喺度囉。」而假若沒有入行,她應該會當空姐。「鍾意週圍去睇吓個世界,而且空姐都是很服從性的行業,唔可以有個人性格,又唔可以鬧返啲客,也不會有機會經歷演戲時不同的人生。我余香凝如果冇入呢行而去做空姐嘅話,就會係一個平凡嘅空姐囉。」

好彩她有入行,現在有感知有想法,聽她思索三幾秒就可流暢地描說演過的幾套戲便知,口吻縱然青澀,但溫熱。「《骨妹》係惋惜,因為佢哋嘅感情可能因為時代嘅唔同,怕人哋接受唔到佢哋係LESBIAN,但其實愛係冇分性別,但喺當時嘅環境同社會氛圍下唔敢去表白,就會後悔一世,我覺得係幾可惜嘅一件事。《逆流大叔》係熱血囉的確,只可以咁樣去形容,拍嘅時候又熱血,拍完之後去謝票又熱血,『吳鎮宇都出嚟謝票?』邊會諗到,又真㗎喎,睇得出大家真的好愛電影。拍攝的時候很辛苦,日灑雨淋;觀眾見到我哋扒龍舟的那種精神又好熱血,所以成件事就係熱血。《非同凡響》係一個希望。因為在說我們的下一代,雖然很多觀眾看完後會覺得點解好似冇希望咁嘅?因為導演唔想童話化成件事,唔想說得好美滿:ZOEY(余香凝的角色)會去演舞台劇,然後就好好喇又入到大學;唔想做得咁完美,就係想將社會現實呈現出嚟,但觀眾睇完,會惋惜的時候,也就代表有希望。導演會認為你此刻睇完會覺得惋惜,佢會想你把這感覺帶回真實,在下次有事情想做但不夠勇氣的時候再諗返,這就是一個希望。」

2.jpgUNSPOKEN FEELINGS ARE UNFORGETTABLE

在余香凝口中,平凡/無特色總是理所當然地跟自己關連,我大概明白但又不同意,問她為什麼會如此認定,又問她是要擁有如何的特質才算有特色?「個人特色是一走出嚟就好有CHARACTER,廖子妤好COOL㗎,好鮮明,但我係冇乜好定型嘅位,總之,余香凝,咁囉。呢樣嘢除左我自己覺得,仲有係歐文傑(《非同凡響導演》)講嘅,我第一次同佢傾偈時佢話:我覺得你個人冇乜特色呀,唔係話唔好嘅,就係睇完我啲訪問之後會覺得『咁囉』,冇乜嘢。佢同我講完之後其實我唔開心咗一排,我會覺得冇啦《非同凡響》一定唔會搵我啦我都冇特色,但原來呢套戲就係需要一個冇特色嘅人喎,同埋做完呢套戲之後我對自己嘅睇法唔同咗,因為套戲有一部份關於特殊學生,一般人會認為佢哋唔夠好,但係喺佢哋嘅世界、佢哋母親嘅世界係好懂得欣賞佢哋,簡單地講就係每個人都非同凡響,只要你懂得欣賞自己。所以拍完之後我諗:其實我冇特色都係一個特色嚟㗎喎,幾好吖,可塑性好高呀。好似今次的封面拍攝,整完頭化完妝我感覺自己變了另一個人。」太特別有時候固然是好的,讓人一眼便認得出來,但余香凝有很多的經驗是別人對她說完全不知道那個角色原來就是她,對一個演員所該渴求的本質來說無疑極好,可以完全轉變成另一個人。「我希望觀眾每次都話唔認得我。」

大抵也因為是在電影以外,她亦真真實實嚐夠被公眾和輿論評擊的苦頭,因此更加享受如此的狀態。「令我更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入行開頭我唔知自己想點,做MODEL嘅時候就當PART TIME囉仲讀緊書,但有機會CASTING,然後又發現自己做得幾差喎(笑),雖然我唔知自己想點但我會想每樣嘢都做得好,所以之後去了學戲,但當時係咪好想做演員呢,又唔係,只係想下次再有CASTING時可以做得好而已。直到有了演戲機會,我發現自己慢慢鍾意。」她也坦然在剛踏進娛樂圈時都有被穿得靚靚出席EVENT和拍廣告的收入打動,將原先已不濃烈的演戲心再溝淡,直至發生了負面新聞,令你知道娛樂圈並唔係咁簡單的時候,咁你又係咪唔做呢?「我係經歷過呢啲事之後先知自己係好想做演員。無論我的舞台喺邊,舞台劇或電視都好,我都係想做戲。」她再舉例,說就算現在開始一年沒工作,她會想去讀書,讀的也會是ACTING;又或是去做舞台劇,即使收入不穩定兼要花上很大部份時間在綵排上,這些她都知道,但她仍然想做。「我只係諗到呢啲。」到底是當中的什麼,令她只想演戲?我叫她試想像,假如今天身邊人都反對她這份職業,她會如何抗辯。認真想了兩秒,余香凝說:「唔演戲我做唔到其他嘢。咁樣夠絕喇啩。」儘管這句回覆還是欠缺了一個我想知道的理由,但終究叫人從中感受到些什麼,當成熟了的我們對所有事情都慣性渴望依仗一個要夠強大的理由,年輕人的心境其實是有點不一樣。所以我沒有追問下去,只是以後說余香凝時可以加多句:余香凝,其實好用心。

top.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