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2076 > 2076 > 郭富城 無雙譜與雙城記

郭富城 無雙譜與雙城記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電影和舞台,一個是在超現實的空間裡追求真實,另一個則是在真實的空間裡達至超現實。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sing_0101-2.jpg電影和舞台,一個是在超現實的空間裡追求真實,另一個則是在真實的空間裡達至超現實。

這兩個看似完全相反的媒介,其實同樣求表演者,要在精神和肉身方面有一定修為,方能牽動到觀眾的情感,引領他們穿梭於現實與夢幻之間。可是電影和舞台,能兩者兼修的人從來都不多,畢竟需要的方法和技術都不一樣。而今天的香港,大概也就只有Aaron 有能力兼顧到。事實上,從四大天王的偶像形象,蛻變成為舞林王者,再到榮獲影帝頭銜,這廿多年來他一直都在超越自己,將「郭富城」這個身份所擁有的可能性一直擴大。所以,如果說「無雙」是一種形容,那麼現在的Aaron 已經是「無雙」了;但我更確信「無雙」更像是一種精神,驅使著他不斷地進化。

sing_0089-2.jpg

quotCC1.gif

演員的修為

以電視台的舞蹈藝員身份出道,到以歌手的身份成為四大天王之一,對於當時年紀尚輕的Aaron來說,在演藝事業裡的第一個十年裡,便已經去到了最高峰。但他並沒有滿足於單純作為一位偶像,隨著年紀漸長,他開始思考怎樣突破自己,尋求更多藝術成就,於是在第二個十年,他決定專注於電影工作,嘗試以演繹不同角色的方法來鍛練自己。「過去大家對我的印象就是歌手,是四大天王之一,會載歌載舞。可是在電影的世界裡就不同了,我需要擺脫一個大家既定的『郭富城』形象,才可以說服到觀眾我是電影裡的另一個人,擁有不同的處境不同的狀態不同的生命。所以我要將這個歌手的身份暫時放到很低,才可以將自己投入到不同的角色之中,去理解這個角色的心理和情緒,再通過身體節奏和肢體動作表現出來,讓角色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可能因為我是跳舞出身,對於控制自己的身體,會比其他人更快上手,或是比較容易找到某種方法去演繹。」

Aaron話,這種放下自己再重新投入角色的過程,讓他感到十分有趣和享受,因為音樂這個舞台或許局限了表演者只能從某一個方向走下去,而相對上,電影的舞台就顯得十分遼闊,天馬行空,無窮無盡,可以讓他不斷創新不斷追求更高的層次。「在電影的世界裡,我希望我所演出的每一個角色,都不只是角色,而是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至於如何賦予這個人生命,就取決於我們平時日常生活的點滴,身邊的人和事,我們要去觀察、去留意,不斷去思考和想像,像透過閱讀不同的書籍去鑽研學問那樣,才可以豐富自己。所以作為演員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要讓自己有停下來的時候,就算未有電影拍的時候都要去感受生活,感受身邊事物,然後當你遇到一個劇本的角色與你的生活有關的話,你就可以嘗試將一些從未演過的細節投放下去,細節這樣東西就算是導演也是教不到,要靠自己去掌握如何收和放。」


不重複自己

這份對於電影的熱衷,Aaron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譚家明影響,因為當年在拍攝《父子》時導演曾經給予他很多意見,醍醐灌頂般令他開始明白並體會到拍電影的學問和樂趣,所以至今Aaron仍尊稱導演為恩師。「我很記得恩師,當年曾建議我盡量去演一些未演過的角色,愈複雜愈好。」自此以後,Aaron便按照這個建議去挑選劇本,重複的角色都不會做,只做新鮮的、有創作性、未演過的角色,「這才能令我可以不斷嘗試,不斷成長。」蛻變可以說是由2005年的《三岔口》開始,我們都驚訝能在電影裡看到的孫兆仁,跟以前的「郭富城」感覺完全不同;翌年《父子》上映,那個失敗的父親周長勝又為觀眾帶來了另一種悲涼;之後還有《C+偵探》裡陳探的執迷、《白銀帝國》裡康三爺抑壓與堅持、《最愛》裡患上愛滋病的鄉下人趙得意、《浮城》裡布華泉的人生起跌、《寒戰》裡劉傑輝的暴躁與正義,以至2015年《踏血尋梅》裡臧Sir所展現出來的深情與憤恨⋯⋯

的確,在這個十年裡,Aaron沒有重複過自己,而且一次演得比一次好,儘管那是性格各異的警察,或是牛魔王、孫悟空、老道士等等,每一個角色他都能演出令人耳目一身的感覺。而在這一個十年,因為他的努力,亦為他帶來了兩個金馬影帝和一個金像獎影帝等殊榮。「我會覺得能不能夠得獎,很多時都要講天時、地利、人和,看那一年有什麼類型什麼風格的作品,還有什麼高手一起競爭。所以我不太會想這件事,先用心演好眼前的角色,因為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是看完我演的戲,大家都喜歡,會有迴響,知道我有繼續在努力,沒有因為得過影帝就放慢了腳步。沒錯,在《踏血尋梅》裡我證明了自己的努力,但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就是準備好去挑戰之前作為影帝的自己,開始去挑戰更高的境界,而結果將會在下個月上映的新戲《無雙》裡公佈。「這將會是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角色,甚至比《踏血尋梅》更複雜。」

cc2.jpgquotCC2.gif

電影無雙

由莊文強執導的《無雙》,是一個講述一位代號為「畫家」(周潤發)的犯罪集團首腦,與一位天才畫家(郭富城)聯手製作出幾可亂真的偽鈔的故事。Aaron形容劇情的開展、舖排,到結局都會出乎意料之外,是一部心思細密,充滿魅力的犯罪電影。「我飾演的畫家,他擁有很豐富的想像力,對事情的看法非常主觀,但會把所有事都放在心中,演起來會是比較收斂。跟《踏血尋梅》裡的臧Sir相似,但真的複雜很多。記得當莊文強把劇本拿給我看時,我要足足重複看了六次,才徹底明白這個畫家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現在不能透露太多,等電影上映後大家看了就會明白,只能說,他是我近年演過的角色中最難演的,因為他不只是一個人,心底裡還有另一個人⋯⋯基本上,我和發哥各自在電影裡都要演兩個角色。」

角色愈複雜愈好。所以對於Aaron來說,參與《無雙》演出絕對是一次難得的學習經驗,不單只有好角色可以發揮,還能與金牌編劇莊文強,和元老級影帝周潤發交手切磋。「發哥為這部電影操到好Fit,而且他在這部電影裡,不是做一個為人熟悉的英雄,而是一個犯罪集團的首腦,要演繹出另一種梟雄形象。當然,我也是看發哥的電影長大的,是發哥的小Fans,相比起《寒戰2》,今次與他的對手戲多了很多,絕對是一次十分愉快的交流。但到了電影裡頭,基本上你就要忘卻一切與電影無關的事情。他是畫家,我也是畫家。我們都發揮得很好,有很多火花。而莊文強則是一個很好的導演和編劇,在他的電影裡,你不會找到太多犯駁的地方,因為他審閱得十分通透。在拍攝的過程中,當我有什麼疑問,他都能清楚地解釋給我知道。他真是一個非常聰明,充滿邏輯性的導演。我覺得演員要進步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跟好的導演、好的編劇、好的演員,以及好的電影團體合作,從他們身上學習,令自己有更闊的眼界,開放自己的視野,來提昇演技。所以繼《踏血尋梅》之後,我相信這部《無雙》也會是一部令人歎為觀止或者回味無窮,充滿魅力的好


舞台無雙

正如Aaron所說,演技的進步是來自對生活的觀察,那麼時間的積累便是其中一個關鍵要素,因為豐富人生閱歷可以豐富演技。然而,這一點對於舞者來說,可能完全相反,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再靈活的身體將會成為舞蹈的最大限制。而年過50的舞台王者,又有沒有感到有點時日無多?「沒有。我覺得年齡的增長只是一個數字,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正面的心態。我算是幸運,由讀完書,做了一段時間的金行後,進入了TVB做舞蹈員,這個階段的訓練其實十分嚴格,需要刻苦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以在舞蹈中展現自己的實力。這個與演戲不同,演戲上,怎樣說一句對白,某程度已經足夠展現到所謂的力量,但舞蹈就要靠肢體去表達,所以舞者需要不斷保持自己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其實沒有舞蹈怎會有我?所以我直到今天從來都沒有放慢過作為舞者的鍛練,鍛煉身體的機能。事實上,我跟師弟師妹見面,他們全都不會老的(笑),因為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帶氧運動,令我們保持身體健康,又會令人感到快樂,所以我覺得跳舞是延慢身體機能因年齡而退化的關鍵。當然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我也不例外,但在這一刻我不會想太多。」

除了心態之外,其實還有生活習慣。Aaron告訴我們,兩年前在紅館的演唱會,當時因為跳舞消耗了不少的能量,例如流汗導致礦物質的流失,因此影響到演唱會後段的發揮。後來他發現只要改變日常飲食,就可以改善這個問題,於是他便找了發哥的體能教練幫忙,開始戒糖戒奶,主食飯和肉類,慢慢竟然令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比以前更加Fit,「而且也沒有再抽筋,到了演唱會後段我仍有充足的力量去演出。而其實我4年前拍戲的時候是弄傷了腳,斷了十字韌帶,當年開演唱會時還未動手術,每晚我的腳都會水腫,要用儀器來清除,所以我是帶著傷患來完成這16場表演的。當時沒有對外公佈是怕大家擔心,尤其是歌迷。去年拍完《無雙》和《風再起時》才進行了手術,再用了六個月時間去復原,在這段期間我只拍了些簡單的電影,例如到美國拍《JUNE》(中文暫名:6月的秘密),剛好演一位老人家,行動可以很慢,從而保護到剛做完手術的韌帶。而現在韌帶已經完全康復,所以才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已經完全斷尾,相信以後還會再Fit啲呢。在今年年尾,我們更計劃舉辦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當然這100場不會是連續的,因為我不會因要舉行演唱會而放下電影,我是一個喜歡創作的人,既喜歡拍戲,又喜歡唱歌,更喜歡在舞台跳舞給大家欣賞,所以打算從兩邊取得平衡,設立一個計劃去完成這100場,例如可能先做20場演唱會,拍一部戲,然後再做20場,如此類推。」

cc1.jpg

quotecc3.gif第三個十年

修心和修身,應該是Aaron演藝事業第三個十年裡最重要的課題,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這位大細路,繼續有氣有力地去挑戰自己的可能性,在電影裡和舞台上實踐自我的理想。所以要說他貪心,他其實都幾貪心,因為在創作上他從不會感到滿足;但另一方面他又很謙卑,因為他覺得這種態度,只不過是在做好自己作為演員和舞者的本份而已。「我總覺得是你的始終是你的,這是我這麼多年走過來的一個心得發現。不屬你的話也不用去強求,我們只是緊守著自己的崗位,當你做好自己,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就不用擔心沒有人來找你拍電影。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傲骨吧。而事實上,我自己只是一個擅長創作的人,賺錢與否的事情就讓老闆去想,我只會想腳踏實地的去做完每一件事,餘下的上天自會安排。這便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態和性格。我亦不會驕傲,驕傲留給你身邊的人為你而驕傲。人生不是很長,只有匆匆數十年,但其實每一刻都是重複著:『做何事?面對何事?有否接受每一個挑戰?遇到難題時是否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人生就是這麼的簡單。或許我們未必一下子就能看見全部的風景,但至少應該要捉住眼前的這一刻,為自己留下一個回憶。人生就是一個回憶,到真的要退下來的時候,還有很多精彩的往事可以回味,那也算不枉此生了。」

那麼未來的這一個十年,你有什麼計劃?「我想電影和舞台,真的要揀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電影。在舞台上講求百份百的力量投放,當然仍然非常吸引,我也不會放棄,會努力去平衡演出。但電影講求內心,是內在的發揮,這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魅力,而且每一次演繹不同的角色,都能讓我從中發現到新的美,同時又能為觀眾帶來驚喜,我真的希望我的人生可以一直追求這些美。所以,未來我或者會嘗試去當導演,一來可以分享到這些美好,二來可以將自己過去學到的知識承傳下去,與新一代的演員分享,這樣香港電影便可以繼續發展和進步。不過這可能太遠了,還是先做好眼前。下個月有部我有份參與的電影開拍,主題是關於香港的住屋問題,劇本寫得很好。其實我一直都很希望可以演一些可以反映香港現今社會狀況的角色,因為令觀眾會更有共鳴和感動,也希望可以藉此感動到政府,令香港可以變得更好。」

sing_0165-final.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