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PRECIOUS > PRECIOUS > 數年之後

數年之後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藝術是源自本能和原始的欲望──是一種爆發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由於疫情而停擺的全球藝術機構終於逐漸恢復元氣,從控制卓有成效的地區開始,藝術展再次回到人們的生活中。這邊廂,香港的畫廊也早已蠢蠢欲動,5月底多個好展齊上陣,其中就包括德國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的新作展「數年之後」。

5821.BASEL-2019.0008_Madame-Demoisielle-weit-weg-von-der-Küste.jpgGEORG BASELITZ, MADAME DEMOISIELLE WEIT WEG VON DER KÜSTE(MADAME DEMOISELLE A LONG WAY FROM THE COAST), 2019. OIL ON CANVAS, 302 X 427 CM

已過耄耋之年的巴塞利茲從未有慢下腳步的意思,他不竭的精力和持續創新的態度令人敬佩。是次展覽的焦點、運用「對印」技術的大型油畫對體力和身體都是一大考驗。顧名思義,「對印」指藝術家在創作時,先用模板在空白畫布繪製其經典的倒轉人物,並只在背景塗色;之後用黑色畫布覆蓋其上並使用不同力量按壓,揭開後,隨即形成比原作柔和的畫面。

BASEL-2019.0015_Da-sind-zwei-Figuren-im-alten-Stil.jpg

GEORG BASELITZ, DA SIND ZWEI FIGUREN IM ALTEN STIL (THAT’S TWO FIGURES IN THE OLD STYLE), 2019. OIL AND PAINTER’S GOLD VARNISH ON CANVAS, 118 1/8 X 83 1/2 IN 300 X 212 CM

這種新技術發展自藝術家去年的「如果」(WHAT IF...)系列,或許是由於用色的關係,黑金相配以及對印不可預知的特性讓畫面有種東方意境,好似日本屏風,唯獨更堅韌有力。其中的人形也似乎被抹去性別、面孔,體積、深度和角度,遊魂般浮在金色顏料之間。

Baselitz_20.09.2018_1353_ph.MartinMueller_BW.jpg

GEORG BASELITZ, AMMERSEE, GERMANY, 2018

同系列作品年初也在三藩市高古軒畫廊展出,不同的是,香港展覽的作品觸感更輕柔,顏料也更稀薄流暢。畫面部份運用畫筆或布料轉印,部份由模板或模具遮蓋以形成清晰的輪廓,類似拼貼的手法帶出舞蹈般的能量,讓畫面隨著生命的節奏自然流淌。

「藝術是源自本能和原始的欲望──是一種爆發」,如是。


「喬治·巴塞利茲—數年之後」

日期: 即日至8月8日

地點:高古軒香港(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7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