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賢(JOEY)筆下經常出現姿態懶洋洋的少女,她們坐著、躺著,態度散漫,她們呆著、沐浴、照鏡、食提子,抽煙,每個動作都是漫不經心,感覺有點像風靡全球的「蛋黃哥」。當然,JOEY的少女有手指,有頭髮(蛋黃哥嘛,就是一隻有四肢無手指、腳趾的蛋黃),卻沒有名字。少女是JOEY的自畫像嗎?「不是,雖然很多人都這樣以為。」她形容畫中人的個性是:「慵懶,富有好奇心,經常有點不滿意、腦裡有頑皮或破壞的想法。這是對她們在畫中行為的一些綜合結論,而不是人物設定。」與其說畫中人是一個人物(有性格、背景),倒不如更像視像化、具體化的意念。
《毛山行》YRIGHT©LAU WAI
最初,少女是如何出現的呢?少女第一次亮相於畫作《細細聲 · 表演廳》。很瘦的少女頂著BOB頭,話:「細聲演/落力做/表演完/誰知道」,口中吐出單字「呀」、「呱」、「呼」,很落力地表演,融合細膩畫工和漫畫常見的對話框,這種風格持續在JOEY往後的作品出現。
《不正日常- 雲圖》
一開始,JOEY入讀香港大學修讀生物,讀了一年後發現不太適合自己,才轉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就在那時,JOEY接觸到工筆畫,「第一次接觸工筆時,我是幾震撼的。因為我一直以為自己會畫西畫,油畫之類。但結果,工筆的技巧反而更適合我。」工筆講求的工整、細緻、縝密需要JOEY作畫時百份百專注,不但環境靜,心也要靜,如此才能「走進畫裡」。JOEY既喜歡工筆技巧,亦喜歡畫漫畫。她反覆思考,到底自己的創作要遁往哪個方向?又或,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方向其實有共處的可能。就讀藝術系創作碩士課程時,她開始用0.3 MM的硬筆,融入工筆的細膩技巧,進行創作。JOEY的畫作由一個概括的影像開始,「我會對住一個草圖很久很久,可能坐下來對著它,想像畫裡發現什麼事呀,想呀想呀,東西就漸漸出現。」她口中的「草圖」的構圖幾乎和完成品一模一樣,因為紙會叠在草稿上畫。如是者,大部份構思的事在草圖上發現,上色則是較為重複性的活動,亦因其重複、專注的特性,有著冥想的意味。
《不正日常- 只是最近太潮濕》
隨著時間推移,少女在JOEY筆下亦產生細微變化,譬如在《洛神》、《凡谷》、《差不多煙花》的少女顯然更為圓潤,帶有女性韻味,即使沒有明顯性徵。「由始至終,這些畫中人的雙眼都是分得很開,但單單是髮型也出現不同模樣。有時,我進一步去想,我認為畫中人其實是一層皮,少女的形貌是他們的皮,他們可以不是一個人,更像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慾望。」植物、動物亦是常在JOEY的畫中出現,甚至共融在一起,《蘋果》裡,部份畫中人是半人半植物 —— 少女的肉身化為蘋果; 《日日做之夢》的少女下半身化為一座山等等。另一個特別之處,少女、動植物的視點在同一張畫裡出現,視點互換,加強共生共棲的感覺。有別於傳統工筆畫,以一個對象為主軸(通常是花),構圖上重視形式美法則,當中包括:對稱均衡、調和比例之類,JOEY的作品突破比例的界限。人、動物、植物的大小時大時細,《自尋煩惱的人與掛鈴貓》的貓比少女還要大,《一時風光》的少女騎在青蛙上看風景。「植物和人、動物一樣,你會感受到他們生長。他們好像在一個平行時空同時出現。視點是相對性的,對於一隻蟻來說,人看起來似是一座山。人的一個微細動作,都會對蟻造成巨大影響,而人是不自知的。」2018年的《毛島風光好》貫徹轉移視線的特點。那一次,JOEY的創作重心放於頭髮。她運用0.3MM的鉛芯畫畫頭髮,《不煩石》的頭髮是主軸,長髮糾纏連貫,猶如一抹山景。
《葡萄》
字也是JOEY作品裡的一大特色。這一點有點像中國畫常見的題字,JOEY的字倒是相當搞笑,我戲稱為「有聲詩」。「讀MFA時,開始在畫裡寫字。以前的作品背後也有故事,以CAPTION表達,導致CAPTION很長。直到2005年畫《鑫鑫傳》,講一個鍾意金色的人的一生。那時,我是無意中,嘴裡唸『鑫鑫呀』、『鑫鑫呀』,覺得特別順口,字就很容易寫出來。」JOEY說:「我經常有這種失驚無神的意念。某程度上,我覺得畫中的文字可以獨立存在,因為兩者未必是直接有關係的。」JOEY的《照片鏡》系列,嘗試另一種創作方式,以一張相拼一張畫,以並列的方式呈現,相與畫之間未必有明顯的連繫,產生蒙太奇的效果,令觀者跳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引發聯想。
《洛神》
今年年頭,JOEY在嘉圖畫廊舉行展覽「THE POETIC SATIRIST」,展示約10年間的作品,這些年來,對哪幅作品最滿意呢?「對於最滿意的作品,的確很難選,因為有些比較喜歡文字,有些較喜歡畫面。整體來說都是滿意的,只是通常作品差不多完成時就會有種『看得夠了』的感覺,所以說最滿意是快樂是創作的過程,看著作品慢慢發展,當中又會有新的想法萌生。相比最滿意的作品,有些作品對我有特別意義的或更容易選出來,如《完美的腿》,這是先由漫畫版本再轉化成手卷的作品。《橙色的橙》,這件作品並無人物,但文字是自己的寫照。《煩人的凡腦》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要在有限的空間畫大畫,體力和意志都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