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後期開始流行的「MAGICK」,即魔術的古老拼寫,原本被認為是一門運用自然力量部署看似不可能的表演藝術;魔術師則是熟練掌握「潛藏在事物最深處的私密本質,將之提取並昇華」的人。環顧四週,恍然覺得病毒可能是最厲害的魔術師,於地球之上掀起一齣波瀾起伏的歌劇,全球停擺之餘,亦引出人性本質和眾生相,一切看似不可能卻實在發生著。
陳維,《磨菇》,2016,收藏級噴墨打印,150 x 187.5 厘米,版本:6+2AP
刺點畫廊正在進行的展覽「煉法社」以此為出發,由策展人郭瑛邀請五位藝術家陳維、林東鵬、郝敬班、王拓和楊沛鏗,對人類自己和自身狀態的亦真亦幻展開詮釋。林東鵬為展覽特別創作的《大逃亡》受寺山修司散文的啟發,從藝術家在疫症期間的工作狀態延伸到人類共通的感受。往返於火炭的工作室和家之間、白天照顧小孩以及在夜晚回歸「內心的小孩」,身體內外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隱喻著藝術家內心的逃亡。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逃亡著,卻又被重重包圍。
楊沛鏗的混合媒體作品《晚菇群》以電子轉換器和夜燈製作出另類的「生物」發光體。在黑暗的角落,它們顯出旺盛的繁殖力,展現多元性的轉換和誘人的顏色——它們對人類霸權的世界並不感興趣。陳維的《簾布(漂浮的新樓/香港)》亦是為展覽所做的特定場域裝置。從新建築的窗戶往外,光與反光照亮夜空的霧與霾,亦照見這座城市永不停息的脈搏。
郝敬班,《Opus One》,2020,雙頻錄像裝置,32 分41 秒,版本:5+2AP
「煉法社」
日期: 即日至5月30日
地點:刺點畫廊(香港黃竹坑道28號保濟工業大廈1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