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輯《砂丘劇院》,讓植田正治成為舉世知名的攝影師,也讓一個落後的日本小縣為人所知。鏡頭下,砂丘的虛無寂靜、人物之間微妙的動態距離、天地合一的浩瀚深度,在黑白之間構成了植田正治極簡而空靈的視覺氛圍。一個生於昭和時代前期的日本男人,把歐美的超現實主義帶到新的層次,法國人甚至尊稱他的攝影風格為「植田調」。
生於1913年,植田小時候喜歡畫畫卻遭父母反對,後來拿起父親的相機玩出興趣,19歲在鳥取開了照相館,直至87歲過世,他的鏡頭始終離不開家鄉、家人、朋友,以及寂寂無聞的小人物,而砂丘更幾乎是植田世界的全部,也許是基於這種重複而依然故我的攝影方式,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個「業餘攝影愛好者」。
植田在30年代末開始涉足擺拍人像照,他的風格就是在那時開始成形。第一張擺拍作品《少女四態》,主角是他的四個女兒。家族觀念常出現在植田的影像中,然而在鏡頭下他們似是互有關聯,卻又像是獨立疏離的個體;很多時,人、物就像被一點點植落於砂丘的地平線裡,看上去有如一幅精準配置又恍若默劇般的超現實場景。
1987年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收藏了他的作品,1996年6月,法國政府更為植田頒授了「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而他更是史上首位獲得此榮譽的攝影師。他的攝影作品同時廣受藝術與時尚圈子歡迎,他與藝人福山雅治的情誼,也是始於後者對其攝影的高度祟敬。1995年,以他為名的美術館在鳥取縣成立,內裡存放了一萬二千餘幅作品,即使位置偏遠,但在很多遊人心中,若然沒有到訪就如從未到過鳥取。
2020年是大師逝世20周年,在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正舉辦一場盛大的紀念回顧展,這是植田正治事務所20年來,唯一以植田正治家屬收藏的珍品作品策劃的展覽,當中共展出一百四十件家屬珍藏的攝影原作,此外,女兒增谷和子所著的《植田正治的寫真世界》,亦同期出版繁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