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攝影雜誌《PROVOKE》,以粗糙、模糊、失焦的影像挑戰攝影的底線,雜誌出版三期後便因意見分歧而解散。五十年後,「攝影是什麼」的問題仍然存在;比起長篇大論的文字,一群香港攝影師就先用影像提供答案,並讓觀眾自行解讀。
上月MÉNOS心象社推出合共11位攝影師作品的攝影集《PROLOGUE:HONG KONG STREET》。街頭攝影師也分很多種,有的只會遠離觀眾,靜悄悄地在人群中舉起鏡頭;有的卻喜歡單刀直入,用鏡頭拍下驚嚇和反感的表情。獵食的方法不一,但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用鏡頭捕捉精彩的一刻。
以街頭為主題,有份參與的攝影師FELIX說:「我哋無夾過,但睇相時發現大家都是影香港的街頭。」在這個人口稠集的城市,每分每秒上演不同戲碼。若果行人是演員。香港街頭是佈景板,那麼攝影師便是嗌CUT的導演。比起一式一樣的商業片,《PROLOGUE:HONG KONG STREET》更像一部文藝片,看得懂的人會覺得好靚,看不懂的會覺得「都唔知佢做咩」。不論是重疊的影像,還是鏡頭失焦形成模糊的畫面;事物的原形早已失去,但卻留下最真實的情緒。
攝影集命名為「序幕」,令人聯想起演奏樂章由慢到快,一步一步引導聽眾的情緒。他們笑言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再出一本,並同時揭開序幕後的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