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PRECIOUS > PRECIOUS > 作品的生命延續

作品的生命延續

閱讀數 6

今日熱度 2

摘要︰ 好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而要經過千錘百煉。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好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經過千錘百煉。西九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直言:「遇到好的作品,只演兩次實在太浪費。小劇場就是讓作品的生命循環,如果沒有演出機會,改進也沒有意思。」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將在小劇場戲曲展演2019上演,見證一部經典京劇經過改編後,在故事和音樂中呈現出獨有的粵劇風格。當作品能隨著時間和空間作出變化,這就是作品擁有生命的最佳徵兆。

20190601-粵劇《霸王別姬》新編-0855.jpg

《霸王別姬》(新編)劇照


粵劇初體驗

本年度的小劇場戲曲展演一共有三個作品,另外兩部分別是上海崑劇團的實驗崑劇《椅子》和上海越劇院的實驗越劇《再生·緣》。作品之多元原來與觀眾的開放態度有關。身為《霸》監製的鍾珍珍解說:「香港觀眾對新事物感到好奇。小劇場開宗明義是實驗戲曲,他們『一係就唔鍾意,一係就好鍾意』,可見大家都樂於接受新嘗試。」

想接觸粵劇,卻未有勇氣坐在劇院三小時的話,小劇場粵劇絕對是個試溫點。小劇場的特點是「快和近」。快,指作品時間只有約一個半小時;近,指台板和觀眾席的距離。《霸》是兩位粵劇新生代──黎耀威和黃寶萱共同自編自導自演,飾演項羽的黎耀威坦言:「無論是唱詞、劇情和演員的表達,觀眾要在近距離即時接收訊息。用大劇場緩慢的方式去鋪陳氣氛是不可行的。小劇場反而要把故事的起承轉合濃縮。」貴精不貴多,如何減省細節,並有效把故事推進,接下來就要考團隊的功力。

063-20170907_WKCDA_0021.jpg20190601-粵劇《霸王別姬》新編-0675.jpg

《霸王別姬》(新編)劇照


用粵劇講京劇的故事

事隔多年,《霸》仍被視為京劇經典,除了靠前人功勞,還要後人不斷的反思和發問。飾演虞姬的黃寶萱分享道:「戲劇一般都是『姬別霸王』,重心大多放到虞姬身上。當虞姬在舞劍時,霸王就成為了配角。」所以團隊特意在虞姬自刎中加入霸王默許的一環,並把主動權交回霸王手中。當京劇被帶到粵劇台板,這部經典已產生微妙的變化。黎耀威笑言:「既然不能超越經典,那就專心做自己吧。」粵劇向來著重劇情發展,新編採用粵劇風格就更是如虎添翼。他續道:「這次是用粵劇的方式呈現故事,因此在風格、音樂和唱段都要貫徹始終。」他形容改編不是天馬行空,要按步就班才會成功。「把原本的作品翻譯,是第一步。加入個人看法、角度和呈現的風格,而且不會影響作品的本質,這是第二步。最後就是創作人背後的訊息。如果你想表達無關的事,寫新的劇本就可以了。」劇本要經過時間的磨練和洗禮,才會留下最純煉的作品。

劇照06.jpg

《霸王別姬》(新編)劇照


由平面到立體

最為人熟識的「烏江自刎」,四個字就簡短交代了結局,故事細節難免令人感到好奇。黎耀威說道:「我不信項羽在烏江時沒有一絲猶豫。古代戲曲也會談到掙扎,但現在人的感情變得複雜,觀眾未必會滿足於單面的描述。這段除了靠言語或唱段表達,也可以利用週邊的事物去呈現。你試想讀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意象,還是看到床和月亮有意象呢?作品要立體,才能呼應社會。」在《霸》中,他們加入創新情節,讓項羽再次看見虞姬和馬童的身影。有人認為是鬼魂,有人認為是項羽腦海中的幻想,但兩位演員異口同聲說沒有預設立場,全由觀眾自由發揮。正因為沒有既定答案,更不是一句說了算,想像的空間就更廣闊。除了故事情節,音樂編曲也加入不少巧思,《霸》特意加入源自廣東的南音,又把粵劇的音樂和鑼鼓放在台的兩邊,營造對戰的效果。黃寶萱更為此劇創作獨有的板腔,她分享道:「傳統唱段的梆黃,即是跟隨指定的句格去唱。我們認為梆黃將來必定有所變化,就特意在一段中板寫上特別的唱腔。我們還在譜中寫下『霸王中板』。」「霸王中板」的出現是為了故事新編,卻難保未來會被人引經據典。創作與傳承,本應如此。

_MG_2410.jpg左起:黃寶萱、鍾珍珍、黎耀威


粵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百多年前,京劇大師梅蘭芳寫下《霸王別姬》,並為了展現梅派美感而編下虞姬舞劍的情節。回到小劇場粵劇,《霸》不再是展演梅派的風格,而是要擔起粵劇發展的見證人。團隊精心把故事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部份。由初段出現傳統的唱官話,到中段改成白話,到最後在服裝、演技和唱法展現粵劇未來。連最經典的劇目也敢動筆,本以為他們膽大過人,二人卻苦笑道:「到上海前兩星期才敢看京劇的《霸王別姬》,因為實在太害怕被比下去。」2016年他們參加「上海小劇場戲曲節」,後來更獲得「北京2017年度最佳小劇場戲曲」,並先後在北京、上海、泉州、新加坡和台北等城市作巡迴演出。這次大部份門票早已售罊,可見觀眾的好評一致。鍾珍珍直言創作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對於小劇場粵劇的成立她依然記憶猶新:「起初是為了讓年輕演員做喜歡的戲,並把香港粵劇的歷史傳揚開去。」新編、實驗等新元素,令作品無法找到演出機會,小劇場粵劇就成為作品生命的催化劑,讓它們可以茁壯成長。


小劇場戲曲展演2019

日期: 10月1日至11月24日

地點:戲曲中心排演室1


Photo Courtesy of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