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訪紐約的人一定關注到洛克斐勒中心週圍聳立起林林總總雕塑和藝術裝置。作為5月紐約Frieze藝博會今年的重頭戲,全球最熱鬧的城市中心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公共藝術項目「Frieze Sculpture」,免費開放予公眾。
公共藝術時常有見,但回想香港近幾年的類似活動,能夠拉近社會議題並引起有意義討論的,屈指可數。Frieze Sculpture這次請來的藝術家卻都直面當下社會、政治動盪現狀,將對人性、自由、平等的追求透過作品傳達給觀眾。
巴西藝術家PaUlo Nazareth將民主運動的一眾關鍵人物:Rosa Parks、馬丁·路德·金、Ruby Bridges等鑄成鋁製剪影,融入人來人往的街頭,發起無聲的吶喊。西班牙藝術家Jaume Plensa為項目特別創作了經典的大理石女孩雕塑,佇立在洛克斐勒最顯眼的位置,以雙手遮蓋眼睛的思考狀態呼籲關注個人在社會的責任。美國藝術家Nick Cave的銅雕將唱機喇叭和緊握拳頭的手臂相連,憤怒轉化為改變的力量,隨時準備行動。加納藝術家Ibrahim Mahama則索性將懸掛在滑冰場週圍的192面聯合國國旗換成50面由加納黃麻手工製作的旗幟,對資源不平等以及極端收入差距表達強烈的控訴。
Frieze Sculpture
地點:紐約洛克菲勒中心
日期:即日至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