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PRECIOUS > PRECIOUS > 百年傳奇Acquavella Galleries

百年傳奇Acquavella Galleries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低調而神秘的百年老牌Acquavella Galleries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畫廊之一。從1920年代初成立開始,畫廊一直由對藝術充滿熱情和眼光、幾乎從不在媒體露面的Acquavella家族掌管生意,至今已到第三代。其領導團隊自然不乏藝術行業專家,除了前佳士得拍賣行主席,更有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強大的陣容和綜合經驗讓Acquavella Galleries得以一個世紀以來保持超高水準,畫廊經常展出包括塞尚、莫奈、德加、畢加索、馬蒂斯、莫迪里安尼、米羅、羅斯克、沃荷和弗洛伊德等,眾多如雷貫耳的藝術史重要人物。

michael-findlay.jpg

一個世紀的低調輝煌

Acquavella Galleries以19世紀至21世紀的藝術為專長。創辦人Nicholas Acquavella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人,21歲時來到紐約即開始從事意大利繪畫的私人交易。兩年後的1921年,他在麥迪遜大街598號開設了第一家畫廊。在他的領導下,專注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和古典大師繪畫的畫廊成功吸引到美國頂尖美術館和藏家成為客戶。而他的兒子Bill Acquavella儘管以藝術史為大學專業,最初並未想過要成為藝術經紀人。1960年退伍時,同樣20剛出頭的他機緣巧合在父親的鼓勵下加入畫廊,自此從未離開,並將生意拓展至印象派、後印象派、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等。同時客戶中也加入了諸如福特二世、慈善家保罗·梅隆、億萬富翁沃爾特·安納伯格等重要名字。

Bill是一位極具眼光、魄力和野心的藝術經紀人,加入畫廊五年即迎來第一次事業高峰。他從後印象派與那比派創始成員之一、法國藝術家Pierre Bonnard遺產購買了22幅作品,在佈展之前,就通過郵件售出其中17幅。而做法簡單直接:寫信並附上圖錄寄給十個最有實力的藝術藏家——很多他根本沒有見過。這一步將畫廊穩穩推入現代藝術領域。

Bill亦非常低調,用盡可能躲避媒體的目光,專注自己的事業。1990年他和蘇富比拍賣行的一次合作卻迫使他暴露在大量鎂光燈下。然而這單價值1.43億美元的交易誰又能不感興趣,它不僅是當時藝術界價值最高的交易,也是藝術經紀人和拍賣行難得的重要合作。彼時馬蒂斯小兒子皮耶爾·馬蒂斯去世,他經營的現代歐洲和美國藝術畫廊Pierre Matisse Gallery前途未卜。Bill聯手蘇富比,共同買下畫廊留下的2300餘件作品。很多藝術同行認為這是一單虧本的生意,儘管1.43億比起其中包括的米羅、杜布菲、賈科梅蒂、夏加爾等大師傑作的真正價值相比更低,但隨銷售產生的高稅收必將是沉重的負擔。Bill不以為然,他認為這可能是20世紀藝術最好的一整批作品,並早已計劃好在三五年的時間內通過私洽而非拍賣的形式將其中大部份賣出去。對於有人就拍賣行介入經紀人生意的質疑,他更表示,在藝術品價格愈來愈高的情況下,需要多方聯手,以更靈活的方式才能將生意更好發展下去。

他的膽力、智慧和熱情似乎也得到了繼承。如果說當下眾多當代藝術超級畫廊開始面臨經營傳承的問題,那麼Acquavella Galleries無疑是一個幸運兒,也是難以複製的榜樣。Acquavella家族的第三代、Bill的三個子女在不同時期分別開始為畫廊工作:女兒Eleanor於1997年,兩個兒子Nicholas和Alexander於2000年和2003年加入畫廊。三代持續傳承依靠的不僅是對家族事業的使命感,更需要同時擁有作為成功藝術經紀人的不可缺要素:對藝術的熱愛、敏銳的眼光、精明的市場觸覺和商業頭腦。

Picasso-1973.jpg

扎根紐約

從最早期的意大利藝術到以二級市場交易聞名,隨著Acquavella Galleries業務的不斷拓展,畫廊多年前也開始直接與藝術家合作,進入一級市場。弗洛伊德和美國戰後波普藝術巨擘James Rosenquist是最早代理的兩位藝術家,目前畫廊還有代理被稱為「在世最重要波普藝術家」的Wayne Thiebaud、美國現實主義藝術家Damian Loeb、美籍以色列藝術家Jacob El Hanani和西班牙藝術家Miquel Barceló。

但Acquavella Galleries始終保持著傳統的經營模式,像是一家商店甚至街角的某家古董店,以其優雅又令人感到親近的氛圍吸引著老客戶和新藏家。1967年搬到位於麥迪遜大道和第五大道之間的現址後,畫廊穩穩守著這一棟五層的法式新古典聯排別墅,經過半個多世紀未曾移動,亦從未開設第二個空間。和很多在全球多處設有分支的畫廊不同,Acquavella Galleries充份依靠百年建立的人脈和龐大網絡施展工作。畫廊的總監之一Michael Findlay表示,「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畫廊有多個空間,儘管他們吸引了很多媒體關注,這其實並非常態,也非新事(早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就有幾間畫廊在倫敦、巴黎和紐約設有分支)。我們了解到很少有重要藏家不來紐約,加上位於上東區的畫廊離紐約眾多知名博物館很近,因此長久以來都能為我們的展覽和工作很好地服務。」

扎根紐約同時凝聚吸引全球的力量,畫廊的客戶因此遍佈世界,包括北美、南美、中東、澳洲、歐洲和亞洲的私人藏家和眾多博物館。幾十年的積累更讓他們與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藏家、博物館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總監之一的Tsutomo Takashima從1990年開始負責日本地區業務;過去十年間,畫廊亦向中國大陸和印度尼西亞的藏家銷售出非常重要的作品。實際上,Findlay本人早在1994年仍在佳士得拍賣行工作期間,就為佳士得開設了上海辦公室,並舉辦印象派和現當代大師藝術首展。1995年,他也是幫助上海博物館建立西方藝術項目的少數核心成員之一。2000年辭去拍賣行國際總監職務後加入畫廊。

「儘管我很喜歡拍賣業務的挑戰,但是沒有什麼能和現在所做的匹敵:深入研究和推廣所有需要銷售的作品,與偉大的藝術、藝術家合作,以及和才華橫溢的同事和策展人舉辦出紐約最好的展覽。作為一間畫廊,我們更有這種奢侈:讓重要藏家有機會在可以自由把控的節奏下,購買到心儀的作品。」

Thiebaud-2012.jpg

人本回歸

畫廊的經營終究是關於人的生意。畫廊從業人員、藏家、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等錯綜複雜的關係需要時間培養和維護。不像拍賣行交易時間被固定,講求效率和數字,畫廊的工作能夠慢慢耕耘,畫廊也更希望無論藏家或觀眾都能首先充份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Findlay在播客中談到,不斷興起的「藝術顧問亂象」打亂很多畫廊的工作,被「圈養」起來的藏家沒有機會直接觸及畫廊,因此他們無法根據被間接傳達的藝術偏好為藏家尋找最優質的作品。在藝術顧問和藏家之間,他們當然會將好作品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了解更多的藏家本人。

近幾年一直不缺席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Findlay對亞洲藏家亦不乏觀察,表示他們的品味和購買習慣正在逐漸改變,「當畫廊第一次參加展會時,我們發現觀眾主要對大師——諸如畢加索、沃荷和巴塞奎特的作品有興趣。近年我們帶來20世紀和21世紀很多藝術家的不同作品,觀眾也能認出其中大多數,尤其是新一代的藏家。」

而除了舉辦展覽和參與重要國際藝博會,教育也是Acquavella Galleries工作的重要部份。畫廊經常邀請著名的策展人和學者一同策展及撰寫圖錄文章,去年正式加入「播客陣營」,與重量級的藝評人、策展人和藝術家本人展開有趣的對話,分享藝術和藝術家的故事。首期節目是Bill與弗洛伊德長期助手David Dawson的對談,為即將到來的弗洛伊德展覽打響頭炮。短短二十分鐘不到的播客裡,兩位藝術界前輩如數家珍笑談弗洛伊德繪畫過程中的細節和趣事,甚至其駕駛技術如何令人害怕——幾乎不管紅綠燈,停車時直接撞開旁邊的車輛。這些故事雖然和藝術創作並無太大聯繫,但卻還原一個藝術家的真實形象和性格,當再看其作品時,或能有更豐富的感受。

談到尋找團隊成員時最看重的特質,Findlay提出三項:「對藝術真摯的熱愛、野心和責任感」——支撐Acquavella Galleries百年輝煌的精神內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