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設計史上,政治海報無疑是當中最濃妝豔抹的一筆。宣傳海報在二戰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用最簡單易明的圖像標語,作最直接有力的武器和強心針,納粹德國深明箇中巧妙賦予希特拉神一般的形象,英國的王冠加KEEP CALM AND CARRY ON,美國的Uncle Sam與I want you for u.s. ArmY,同樣深入民心。
除了戰爭海報外,選舉宣傳是政治海報的另一大範疇。瑞士早在1848年就普遍推行男性公民的投票權及選舉權,是最早實行直接民主制度的國家。由瑞士駐香港總領事館和香港歌德學院主辦、蘇黎世設計博物館合辦的競選海報展,展出來自蘇黎世藝術大學博物館收藏的67幅海報,時間幅度橫跨1918年至今。海報上的JA(YES)和NEIN(NO),見證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社會政治鬥爭。展覽按海報的訊息和設計特性分為《敵人形象》、《男士與女士》、《放大》、《老鼠與八爪魚》、《瑞士作為神話》《漫畫》、《會說話的手》、《字體與符號》、《生活空間生活夢想》及《似曾相識》十部份,並附有詳細解釋。
參觀完畢,最大體會是誠實,這條百年民主路有其偉大之處,也有不少沙石。它告訴你,競選海報主要訴諸情緒而非理性啟蒙。它如實反映瑞士民主史上不光彩的一章,因為瑞士女性的投票權要到1971年才獲得男性選民通過,在那之前,海報上盡是刻版的性別形象,甚至利用情緒化的放大技巧來散播恐懼,如用巨型的奶咀與蒼蠅,象徵婦女參與政治便會疏忽照顧孩子。你會看到,誠然民主非完美,但至少人們有選擇的權利,並容得下異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