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PRECIOUS > PRECIOUS > 認認真真的二次創作

認認真真的二次創作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這次嘗試為廣東話找到新的出路,至於能否走下去就靠你和我了。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_MG_0956.jpg小時候在同學之間,常流傳來歷不明的惡搞兒歌,雖然不知是從何而來,但因為旋律熟識又易記,所以歌詞已經收入我的記憶體中。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幾歲人仔唱的歌,歌詞內容卻十分兒童不宜;如「聖誕老人/終生監禁/騎住鹿仔去殺人」,這首聖誕曲版本眾多,由於其他版本都帶有不良意識,只能用這個版本來REFRESH大家的記憶。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廣東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不論是廣東歌,還是大家「識講唔識寫」的口語。廣東話變化多端,我們對當中的變化卻不以為然。這次由填詞人潘源良,以及七位來自不同背景的音樂人,將會在《潘源良生炒廣東話之有辣有唔辣》,以二創廣東歌探討廣東話的種種可能性。當家長爭相把子女送入英文學校,韓流勢不可擋的時候,廣東話或者廣東歌還可以怎樣走下去呢?

_MG_0986.jpg是次演唱會陣容鼎盛,有畫畫又喜歡藍調的黃仁逵、爵士結他大師TOMMY HO、愛好節奏敲擊的EDMUND LEUNG、主力鍵琴的RITA YIP、曾赴荷蘭留學的吉卜賽小提琴手SHARON LUI、玩鋼琴及口風琴的何佩欣,還有活躍於電視節目的強尼。這班音樂人逢初一、十五都會聚集JAM歌、吟詩,今次就帶著這份反傳統的波希米亞精神,在廣東歌的邊界遊走,尋找新的嘗試。內容有辣有唔辣;辣的話,有出自《狗竇陷阱》的「我住入元朗/佢瞓入爛蓬帳/劏房/充高檔/按揭/爆嘞/爆嘞/供嗰幾窟階磚/一廳兩房」,回應香港未完未了的土地問題,又有改編自《誰是大英雄》回應孟晚舟事件:「孟晚舟/好武功/六本passport任佢操縱/剩底/嗰一本/隨時變咗舉證係啊係捉蟲/絕對係啊係捉蟲」。看見歌詞,相信大家也能輕易把歌曲唱出來。不辣的部份,也有比較正經的二創歌,例如把DON MCLEAN的VINCENT改成帶有詩意的廣東話版。有辣有唔辣,正好展現廣東話的多變性。但原來改動不是草草填上歌詞就了事,當中更需要小心考慮。

_MG_1061.jpg這些歌曲填上新詞,看似平平無奇,但背後卻花上不少心思。潘SIR說道:「二創,特別是廣東歌,就是在大家也認識的歌,然後把歌詞改掉。如果這個改得,其實什麼也可以改;可以好鬼馬、諷刺時弊、又或者很文雅。歌詞本來有很多變化,這次借助大家認識的歌,就不需要考慮本來的旋律,純粹是玩這個歌詞。但當歌詞被改的時候,帶動的音樂感覺和配搭的音樂和節奏又會不一樣。整隻歌的面貌可以變得很不同。」黃仁逵補充道:「歌曲本來就有一個版本,你如何把歌詞加進去,就是阿潘做的事。加入後再改動,令到音樂和歌詞是配合的,就是我們一班人在做的事。別人的歌詞和編曲,是用來表達他們所講的事。好聽與否,講到底也不是為我們的歌詞而設的。交到我們的手裡,我們也要重新檢視,通常只有結構是重要,沒有什麼是值得重用的。」漫畫常被當成是公仔書,其實二創歌不一定是小兒科。潘SIR續說:「這本來就是一個體裁,而不是單純、簡化的口水歌、隨口嗡,或者是求其玩。由廣東話或廣東歌詞帶動,以至整首歌的變化。這就像一個體裁的轉變。」二創有趣的地方是,它雖然帶著原曲的規限,卻能在狹縫之中自由伸展,引發無限可能。

_MG_1066.jpg潘SIR由80年代開始填詞生涯,見證香港樂壇輝煌時期,「廣東話或者廣東歌,經過不同的年代的洗禮,由2000年到現在,到底要如何繼續走下去?這也是值得大家探討和努力的事。」樂壇以外,社會面對的改變更是翻天覆地,「在6、70年代有收音機,在7、8、90年代是電視機。當時的媒介比較集中統一,現在很多東西也是碎片化,你會去搜尋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以前一個電視台或者電台主打幾隻歌,所有階層就能接觸到。這是時代的改變。」被問到是好還是壞?他回答說:「有人會覺得它是好,亦有人覺得它是壞。每人的尺度和想法也不同。我當然希望有更多人能找到他們認為是好的東西。但什麼是好呢?我又不能為他們決定和選擇。」然而,他們希望以演唱會作為一個橋樑,引發不同思考。RITA說:「整個香港面對的問題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我們可以輕鬆提出大家正在面對的問題。」潘SIR附和說:「始終,這些歌不需要大家費神去想『他到底在唱什麼』,歌曲也是耳熟能詳。它們就作為一個橋樑,讓大家去關心、感受、思考一下。」當社會有大事發生,網上就會流傳MEMES和惡搞圖,甚至是潮文回應;搞笑形式的二創廣東歌也是其中一種。他續說:「到底大家對同一樣東西有沒有感覺呢?其實寫作和寫歌詞,某程度上,就像和不同人傾偈。」雖然形式不同,但大家都帶著共同目的。

_MG_1024.jpg這次除了是音樂騷,現場還有棟篤笑環節,一班音樂人邊講邊唱。訪問當天剛好有半隊成員在排練,有機會聽到現場版的《誰明大叔心》,並親眼目睹他們私下的相處過程,原來十分搞笑。在「群眾壓力」下,我被邀請坐在潘SIR的座位,進行一部份的訪問。當問到其他成員為什麼會答應潘SIR的邀請,潘SIR說笑要先離開現場,黃仁逵說自己從來沒答應過,而EDMUND則回答自己是來打發時間,順便打鼓。綵排過程已經笑料十足,相信正式演出必定會火花四濺。這次嘗試為廣東話找到新的出路,至於能否走下去就靠你和我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