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瑞士日內瓦國際高級鐘錶展(下稱SIHH 2018)在1月中落幕。簡單總括的話,今屆可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IWC推出了自家首款陀飛輪加萬年曆腕錶以慶祝品牌誕生150周年,CARTIER亦呈上一枚魔術美洲豹驚艷眾人。另一邊廂,A.LANGE & SÖHNE以新作紀念上年逝世的前創辦人,BULGARI去年才打破了「全球最薄自動上鍊腕錶」記錄,今年旋即又被PIAGET重奪。
GIRARD PERREGAUX
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
相機會採用三軸防震,腕錶亦會以三軸陀飛輪以抵消更多地心吸力。GIRARD PERREGAUX這枚結合兩大複雜腕錶功能的新作,便搭載了由140枚零件組成、僅重1.24克的三軸陀飛輪裝置。三個轉軸分別以兩分鐘轉一圈、一分鐘轉一圈(和傳統陀飛輪轉速相同)和30秒轉一圈的轉速運作,務求讓擺輪在短時間因應佩戴者動作而不斷改變位置和所處角度,以解決所有機械腕錶的大敵——擺輪因地心吸力而產生的不平衡,從而確保走時精準度。至於錶盤上半部的三問報時功能亦變得更加響亮清脆,皆因品牌一方面將環狀音簧及音鎚放在前方,令三問報時聲音量增大;同時以五級鈦金屬錶殼,憑其材質密度及比例增強聲音傳遞效果。而為了令人更清楚地鑑賞兩者所帶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錶面和錶底的兩塊凹面藍寶石水晶玻璃也進行了斜面加工和防眩光處理,GP09560-0001手動上鍊機芯的精密結構自然盡收眼底。
LAUREATO CHRONOGRAPH
品牌今年另一個關鍵數字相信是「八」,皆因藉獨特八角形錶圈而為人所熟悉的LAUREATO桂冠系列,再次以一門四傑陣容登場。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運動和典雅風格兼備的LAUREATO的話,亦必然是八面玲瓏。在70年代中期,消費者渴望著一隻適用於任何場合佩戴的「天涯錶」,而LAUREATO正是GIRARD PERREGAUX的回應:雖然大眾不太理解它為何以經典電影《畢業生》的意大利譯名命名,但其個性鮮明的線條設計已足夠俘虜歷代錶迷。經鏡面拋光打磨處理的八角形錶圈不但沒有突兀感,反而憑其弧線帶來別樹一格的光芒反射。在此之上,錶圈更消去錶耳和錶環,改為直接與鏈帶融合調和,種種線條設計加起來便是目前看到的「動靜皆宜」。今次LAUREATO CHRONOGRAPH計時版本亦然,雖然硬朗粗獷的904L精鋼錶帶和新加入的三個小錶盤令運動味道變得強烈,但系列另一特色——由多個迷你金字塔交錯構成,色澤會隨著光源和角度不同而轉變的巴黎飾釘紋(CLOU DE PARIS)錶盤卻予人優雅感覺。也許在八面玲瓏以外,LAUREATO CHRONOGRAPH還充份演繹了何謂剛柔並重。
GREUBEL FORSEY
GMT EARTH
在SIHH和鐘錶世界中,品牌有著百年歷史可說是正常不過,大家聽見「150周年紀念」時亦見慣不怪。相對之下,2004年成立的GREUBEL FORSEY可謂極之年輕。但正所謂初生之犢不怕虎,ROBERT GREUBEL和STEPHEN FORSEY兩位創辦人正是本著破舊立新的姿態,當年以30度雙體陀飛輪(DOUBLE TOURBILLON 30°)打響名堂並躋身世界舞台。雖然品牌連20周年也未到,但自家發明卻接連不斷,更加不斷突破、突破、再突破。今次限量33枚的GMT EARTH便將他們2007年面世的第三大發明——25度24秒陀飛輪發揮至世界級。這裡所說的世界級乃是名副其實,皆因其搭載的立體地球儀和空間顯示結構,令它能夠全方位呈現從北極到南極的完整地球景象。面盤正左下方有著鈦金屬製3D地球儀,錶背則是分別對應24個世界城市時區的螺旋狀時間盤。外內圈時間相差一小時以分辨夏/冬令時間。當然更不少得日夜顯示,以及面盤左上方有著紅色指針的第二時區顯示。上述立體設計自然叫人目不暇給,但5點鐘的24秒陀飛輪又怎會失色,框架以刁鑽的轉速(24秒一圈)和25度角傾斜運轉,更大程度地抵消了地心吸力。
NANO FOUDROYANTE EWT
GREUBEL FORSEY本年度另一款新作NANO FOUDROYANTE EWT以180日動力儲存機芯技驚四座。稍為了解機械錶的朋友聽到「180日動力儲存」,或會質疑我這個編輯是否失職,將「小時」誤寫成「日」。但事實卻是,這個發源自瑞士的年輕品牌花了10年時間研究出名為「MECHANICAL NANO」的納米技術,成功突破鐘錶製造史4個世紀以來的動力局限,將動力儲存由三日鍊、五日鍊、七日鍊以至十日鍊一口氣推展至180日鍊。就外觀而言,這枚錶有著微型化的機芯,而「MECHANICAL NANO」最獨特之處乃是其跳秒系統。指針會在一秒內以極高速不停轉動,並由一個微型指標顯示。過程中直接從擒縱輪獲取信息,意味著不再需要一個傳統「全套式」齒輪來確保秒速的細分。與傳統跳秒系統相比,NANO FOUDROYANTE EWT消耗的能量減少了1,800倍,佔用的空間也減少96%,從而達到「半年不用上鍊」的驚人記錄。
MONTBLANC
1858 GEOSPHERE
以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為名的德國品牌MONTBLANC推出登山錶款,可謂天經地義。今年適逢旗下錶廠MINERVA誕生160周年,品牌在SIHH 2018帶來「1858系列」(取自MINERVA成立年份)紀念系列,貫串其中的正是登山探險的挑戰精神。當中具備自家製世界時間複雜功能的1858 GEOSPHERE,其功能和細節令人興趣盎然。MONTBLANC把2015年VILLERET陀飛輪款式的世界時間功能分拆出來,製成這枚復古機能並重之作。錶盤上兩個能旋轉更迭的立體半球,自然代表南、北半球:前者在6點位置順時針轉動;後者則在12點位逆時針轉動,在本初子午線輔助標下以24小時制每天自轉一圈,讀時之時亦是「瞬間看地球」之時。細看之下,半球上更有七個代表「世界七峰」所在的紅點,用來向世上那500位成功挑戰七峰的登山家致敬。至於象徵品牌背景的勃朗峰山脈圖案,則和羅盤及冰鎬一同刻於錶背,MONTBLANC經典六角白星標誌則見於凹槽錶冠浮雕,配合錶圈上經凹槽處理的東南西北方位指示,復古美學和機能便捷兼備。
1858 MONOPUSHER CHRONOGRAPH
MINERVA錶廠以精準計時碼錶起家,他們於1920年研發的13.20機芯,更令MINERVA成為最早一批取得手動上鏈單按鈕計時技術的品牌。是次「1858系列」便由MONOPUSHER CHRONOGRAPH負責向這項經典設計致敬。作為計時錶的雛形,單按鈕計時只用一個按鈕(多設於2點鐘位置)實現「啟動、停止、歸零」三個計時步驟,其後逐漸被更方便、全面的雙按鈕設計取代。但只要世上有復古迷存在,便不會有取代或淘汰這回事。主攻復古路線的1858 MONOPUSHER CHRONOGRAPH不僅把計時按鈕保留在2點鐘位置,所搭載的MB M13.21機芯亦在1912年受專利保護的經典 「V」形計時夾板橋式之上與時並進,全錶直徑也從去年ONLY WATCH版本的44MM回到40MM。今年雖然同樣沿用綠面,但與「1815系列」獨有的夜光塗層拱形大教堂指標、夜光阿拉伯數字時標以及MONT BLANC 30年代商標等復古元素配合起來,古董味道變得更強。再加上佛羅倫斯MONTBLANC PELLETTERIA皮具工坊出品的綠色鱷魚皮錶帶,情迷30年代元祖計時錶款的戀舊人士相信很難把持得住。
PANERAI
LUMINOR DUE 3 DAYS AUTOMATIC
雖說自己喜歡最重要,但PANERAI那標誌性的大錶徑,確實令不少手腕偏幼的朋友心生卻步。好消息是,這個意大利品牌今年推出了有史而來最小的款式——錶殼直徑僅38MM,全錶厚度只是11.2MM的LUMINOR DUE 3 DAYS AUTOMATIC。2016年面世的LUMINOR DUE系列,本身已是打著「瘦身」旗號而生,將經典型號LUMINOR DUE的錶徑尺寸由原先的44、47MM下調至42MM。今回尺寸終於來到「三字頭」,細節和新元素卻不減反增。LUMINOR最大特色,利用壓力桿緊壓並保護錶冠的護橋裝置自然不用多說,為人所熟悉的大型夜光時標、小秒盤亦悉數得以保留。最明顯的變化相信是首次出現於LUMINOR系列的日期顯示窗,以及每小時振動28,800次的全新OP XXXIV自動上鏈機芯。雖然這款機芯乃是RICHEMONT集團集眾品牌之力共同研發,而非PANERAI自家出品,但以此換來品牌前所未見的小巧尺寸,亦算是一大突破。另外更提供三款精鋼及三款紅金錶殼共六種顏色配搭,足見PANERAI對新客群的野心,似乎和舊有錶徑尺寸一樣,大得很。
LO SCIENZIATO-LUMINOR 1950 TOURBILLON GMT
你沒猜錯,SCIENZIATO正是意大利文中的「科學家」。PANERAI在前年推出這枚47MM曠世「巨」作,正是向在人類歷史中舉足輕重的意大利科學偉人伽利略·伽利萊致敬。今次在SIHH 2018亮相的新版本,在指針、錶圈內側配色以及錶帶縫線等細節上再趨完善。但說到尾,此錶最引人入勝的始終是其翻滾式陀飛輪結構,與及2016年隨錶面世的「直接金屬鐳射燒結」技術——LO SCIENZIATO選用鈦金屬製作錶殼,本身已比精鋼輕巧40% ,但為了進一步減低重量,諾沙泰爾PANERAI錶廠「創意實驗室」首度採用了「直接金屬鐳射燒結」技術,以鐳射光束熔化鈦金屬粉末,並逐層建構出立體部件。雖然每層只厚0.02MM,但融合起來不單堅固劃一,更能形成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形狀。這種聽起來和科幻電影兵器有關的研究成果,亦令LO SCIENZIATO成為世界上首款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錶殼的腕錶。但單從錶殼著手並不足夠,47MM下的大尺寸機芯亦是「全錶輕量化」需要面對的難題。在橋板和機板材質上,PANERAI大刀闊斧地以密度較低的鈦金屬取代黃銅,更將鏤空範圍擴大,令搭載的P.2005/T機芯整體重量銳減35%,正好體現了怎樣以「重量級」技術達至「輕量化」成果。
RICHARD MILLE
RM53-01
RICHARD MILLE今年從馬球運動取得靈感,與阿根廷著名馬球選手PABLO MAC DONOUGH合作,為他推出極獨特的限量腕錶RM53-01。馬球是一項極具衝擊力的運動,可能任何一個動作,就能把骨頭打裂,把手錶打碎。所以,今年這款「RM 53-01 TOURBILLON PABLO MAC DONOUGH」,除了陀飛輪機芯以5級鈦合金打造,且具有雙層機板結構,由將不同機芯齒輪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個「中央」機板和通過鋼索附著於「中央」機板,支撐整個張力系統的「外側」機板所構成,並以鋼索懸吊系統,確保了機芯完全防震之外,連藍寶石水晶都採用獨家層壓技術。這種鏡面包含二層藍寶石水晶材質,中間由一層薄薄的聚乙烯膜隔開,有如防爆玻璃的概念,即使打裂了也會保持形狀,不會傷及機芯。而錶殼則由TPT® 碳纖維加工製成,這種材料極為堅固,提供幾乎堅不可摧的防護,更因為能避免許多微小的破損與斷裂,而被世界所認可。 TPT®碳纖維獨特的波紋光澤和犀利的錶殼線條,更突顯了這塊腕錶的運動風格。
RM07-01
RM 07-01是RICHARD MILLE首次推出的黑色陶瓷鑽石女裝錶款。腕錶採用了TZP黑色陶瓷,在硬度和抗刮花能力方面都比一般的陶瓷材質更加強。而且表面經過微噴砂技術處理,再由製錶師全手工打磨拋光,以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微粒質感,以及華美的啞光效果。當然此錶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在如此硬的精製陶瓷上鑲嵌鑽石。其實之前,RICHARD MILLE便曾在以TPT® 碳纖維製成的腕殼上鑲嵌寶石,有著上次的經驗,今次才有信心挑戰陶瓷。在RM07-01的錶殼上,每一個全手工拋光的紅金材質爪鑲底座都是單獨製作的,依序嵌於錶殼上排佈細密的,直徑為0.25毫米的小孔,從而將每一顆優質美鑽牢牢固定。此枚RM 07-01黑色陶瓷鑲鑽腕錶的錶殼同為紅金打造,搭載品牌自產機芯CRMA2。這枚自動上鍊機芯,組裝於五級鈦合金底板和橋板上。18K 5N紅金打造的可變幾何圖形自動盤可根據佩戴者的活動習慣對上鍊頻率及週期進行調整。5N紅金打造的錶盤中央,密鑲美鑽圍繞黑色縞瑪瑙,與錶殼獨家鑲鑽工藝互相輝映。
ROGER DUBUIS
EXCALIBUR AVENTADOR S
型號DBEX0654,EXCALIBUR SPIDER鏤空錶殼,直徑45毫米,複層碳纖維;時、分、跳秒顯示,動力儲存顯示,鈦金屬錶環,覆有黑色橡膠塗層;藍寶石水晶玻璃,覆有防眩目塗層; 玫瑰金凹槽錶圈,搭配黑色裝飾元素;玫瑰金錶冠,覆有黑色橡膠塗層;黑色DLC塗層鈦金屬錶背,覆蓋藍寶石水晶玻璃,鏤空錶盤;黑色和玫瑰金盤緣,搭配覆有白色SLN夜光塗料的玫瑰金刻度;黑色塗層18K金指針,搭配填充黑色SLN夜光塗料的針頭;玫瑰金跳秒指針,防水50米,雙材質錶帶;黑色橡膠邊框,內部嵌襯黑色阿爾坎塔拉(ALCANTARA®)面料,搭配金色縫線;內側裝飾ROGER DUBUIS羅杰杜彼圖紋;配備易於更換錶帶的快拆裝置,黑色DLC塗層鈦金屬可調節折疊式錶扣,RD103SQ雙擺輪游絲鏤空機芯,日內瓦印記認證,限量28枚。
EXCALIBUR SPIDER PIRELLI AUTOMATIC SKELETON
型號DBEX0705,直徑45毫米,鏤空,黑色DLC塗層鈦金屬錶殼;黑色DLC塗層鈦金屬凹槽錶圈,搭配同色調裝飾元素;黑色DLC塗層鈦金屬錶冠, 覆有白色橡膠塗層;藍寶石水晶玻璃,覆有防眩目塗層;黑色DLC 塗層鈦金屬錶背,覆蓋藍寶石水晶玻璃,黑色和白色鏤空盤緣,搭配覆有SLN夜光塗料的鍍銠刻度; 黑色PVD塗層18K金指針,搭配具有黑色轉印邊框和填充白色SLN夜光塗料的針頭,防水50米;RD820SQ自動上鏈鏤空機芯,搭載微型自動上鏈盤,日內瓦印記認證、雙材質錶帶、黑色橡膠邊框, 局部嵌襯真實PIRELLI倍耐力獲勝賽車輪胎皮,搭配白色縫線;內側裝飾獨特的PIRELLI倍耐力輪胎花紋; 配備易於更換錶帶的快拆裝置,鈦金屬可調節折疊式錶扣,搭配黑色DLC塗層鈦金屬扣蓋,限量88枚。
ULYSSE NARDIN
FREAK VISION
新推出的FREAK VISION是ULYSSE NARDIN將去年發佈的概念錶INNOVISION 2,變成真實的試作版。其中所具備的革命性創新發明包含了:結合鎳材質部件和微型穩定槳葉的超輕矽材質擺輪,以及一個超輕薄的錶殼設計,結合了全新的弧形圓頂水晶玻璃製作而成。時間顯示方式沿用FREAK VISION的方法,即通過條狀機芯來顯示時間,腕錶的飛行卡羅素會繞著其軸心旋轉。然而,零件卻是煥然一新的設計。全新的上層齒輪橋板以3D立體船身為設計靈感,嶄新的弧形圓頂水晶玻璃錶鏡可以使腕錶中間部份和錶圈變得纖薄。腕錶內置的磨床式自動上鍊系統,更徹底改變了能量傳輸的方式,其效率相對於現有系統提高了兩倍。磨床系統能夠充份利用手腕的任何輕微動作。自動盤連接到一個包含四個爪的框架,這裝置為自動上鍊裝置系統提供了雙倍扭力,它更能夠靈活的引導機械傳動裝置,並徹底地降低摩擦力。最後,整個錶殼都令人耳目一新——錶耳、錶圈、錶殼側邊的橡膠都與別不同。
DIVER DEEP DIVE
如同之前潛水系列腕錶,DIVER DEEP DIVE搭載自製機芯UN-320,配有專利矽質槓桿和擒縱輪配置。游絲亦採用矽材質,除了1000米防水深度(世界記錄的潛水深度為701米),此限量版(300枚)腕錶的全新技術特點包括位於2時位置錶冠上的可拆卸鈦金屬保護裝置、9時位置的排氦閥門、橡膠錶帶等亦開創先河:它配有一個可擴展元件,在潛水期間,可根據氯丁橡膠潛水服壓縮引起的手腕尺寸變化而調整。堅固的尖角形錶殼為鈦金屬材質,並配有切割邊緣錶耳。大錶圈配有12個凹槽齒,戴著潛水手套也易於操控。腕錶外觀低調又不失特色:錶盤裝飾15條錘頭鯊;錶背壓印一條錘頭鯊;錶冠保護裝置側面有一條亮紅色錘頭鯊在游動;錶盤計時盤上也裝飾一條錘頭鯊。這包含許多錘頭鯊的腕錶真令人詫異!
VACHERON CONSTANTIN
FIFTYSIX®
FIFTYSIX®是VACHERON CONSTANTIN今年推出的一個全新系列,由於設計靈感是來自品牌在1956年推出的經典代表作6073腕錶,故便以年份來命名。新的FIFTYSIX系列腕錶的4個錶耳分別是品牌經典的馬爾他十字標誌的4個分支,極具品牌辨識度。而且錶圈上造型獨特的盒狀式藍寶石水晶錶鏡亦讓經典與現代相互連接。過去錶鏡通常採用樹脂玻璃或礦物玻璃製作,現在則選用了藍寶石水晶,能夠進一步提升耐磨耐用性的同時,亦保留了FIFTYSIX®系列的復古韻味。FIFTYSIX®系列均採用了全新自動上錬機芯和大三面面盤設計。透明的錶底蓋可讓機芯上的日內瓦波紋、圓形粒紋和渦形紋裝飾被人看見,經緞面拉絲拋光處理的22K金質鏤空自動盤上飾有馬爾他十字造形花紋及磨砂渦形紋裝飾,也成為了FIFTYSIX®系列的標誌性特色。系列更首次同時推出金質和精鋼材質兩個版本,並將稀有金屬的美學標準應用於精鋼材質上。在FIFTYSIX®系列的精鋼版上也搭配了白金指針和鑲貼時標。
LES CABINOTIERS GRANDE COMPLICATION
今年VACHERON CONSTANTIN的閣樓工匠超卓複雜腕錶,增添了兩個新成員,分別是「ORNEMENTALE 裝飾藝術」和「CROCODILE帝鱷圖騰」。ORNEMENTALE飾有優雅的旭日紋,緞面拉絲的黛紫色金質雙面錶盤上呈現多項功能。正面錶盤上配有鑲貼時標、劍形指針和精緻的渦形紋小錶盤,與精雕細琢的白金錶殼所散發出的奕奕光彩相互輝映。靈感源自19世紀維多利亞式建築,其經典的裝飾圖案以手工雕刻藝術呈現錶圈、錶環、錶耳和針扣之上。這一微雕工藝展現了品牌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需要工匠擁有靈巧的雙手和縝密的心思,運用多種雕刻刀和其他專業工具施展凸浮雕刻、淺浮雕工藝和多種精細線雕技法,耗時長達15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CROCODILE的錶殼上則飾有兩隻佈滿大小各異立體鱗片的巨鱷。巨鱷整體由一整塊金質原料雕刻而成,運用浮凸雕刻(RAMOLAYE)工藝和多種線雕(TAILLE DOUCE)技術製成(包括啞光、噴砂、拉絲和拋光),需要雕刻大師具備穩定的操作技術和精湛的技巧。巨鱷眼神銳利,盡顯威嚴。在雕刻大師的巧妙處理下,其立體鱗片環佈錶圈、錶耳和錶背,細節惟妙惟肖,在不同光線下呈現不同的觀感效果,盡顯巨鱷王者之姿。而粉紅金的光芒則與深岩灰色雙面錶盤的低調優雅相得益彰。正面精緻清晰的錶盤上綴有粉紅金時標、柳葉形指針和精美的渦形紋小錶盤。
VAN CLEEF & ARPELS
LADY ARPELS PLANÉTARIUM
法國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旗下的時間詩篇(POETRY OF TIME)腕錶系列,自2006年創立以來不斷令人驚歎連連——首作LADY ARPELS CENTENAIRE的錶盤會隨著四季更替而變化、2012年POETIC WISH是一段有起承轉合的少男少女愛情故事,宛如利用寶石和鐘錶工藝上演的話劇一樣。在剛過去的SIHH 2018,品牌就將2014年的星球和星座主題再次演進,你大可視LADY ARPELS PLANÉTARIUM為一枚戴在手上的天象儀,觀測對象是面盤上的太陽(玫瑰金)、水星(粉紅珍珠貝母)、金星(綠色琺瑯圓珠)、地球(綠松石)、月球(明亮式切割鑽石)以及品牌鍾愛的流星(鍍銠金)共六顆星體,前五者更會按照真實實際速度運行。換言之,上面的地球圍繞錶盤一圈需時365天,水星則要88天,月球這顆衛星自然跟隨地球——29.5天。至於錶背亦同樣華麗,除了兩個年、月、日視窗顯示,中央還有以白金雪花鑲嵌鑽石製作的月球,以及綠松石地球互相依偎。配合提供40小時動力儲存的自動上鍊機芯,星球這回事也由遙不可及,變成「在你遙遠的附近」。
MIDNIGHT ZODIAC LUMINEUX
珠寶的璀璨總是令人聯想到天上繁星。VAN CLEEF & ARPELS在1950年代便推出過以十二星座為題的幸運金幣吊飾。多年後的今日,品牌再用上十二星座主題,帶來POETIC ASTRONOMY詩意星象系列的新成員MIDNIGHT ZODIAC LUMINEUX。十二隻腕錶盤面上分別是白羊、金牛、天秤等黃道十二宮星象,最特別之處在於其亮燈功能:只消按下8點鐘按把便能啟動「亮燈儀式」,以四至六粒LED燈泡勾勒出透明琺瑯質感的圓珠星座。背後靠的正是獨家研發機芯中的一條瓷片,當身體動作帶動瓷條震動,就能透過物理反應產生並累積電能。看似簡單,卻能呈現出浪漫的星光效果,這種名為壓電效應的18世紀研究成果其實亦見於品牌2016年的MIDNIGHT NUIT LUMINEUSE款式,今回新作雖然沿用了42毫米白K金錶殼、白K金錶圈、藍色琺瑯錶盤等材質,但一口氣提供了十二星座選擇,個性和意義上又進一步。
FRANCK MULLER
VANGUARD TOURBILLON MINUTE REPEATER
今年SIHH的新錶故然精彩,但場外的WPHH也不相伯仲。當中尤以FRANCK MULLER 的VANGUARD TOURBILLON MINUTE REPEATER,最叫人眼前一亮。對FRANCK MULLER而言,陀飛輪基本已是每年必備的款式,而今年就在陀飛輪上增添了三問功能。雖然新錶沒有2007年的大作AETERNITAS MEGA那麼複雜,但仍然足以證明其「MASTER OF COMPLICATIONS」的美譽並非浪得虛名。VANGUARD TOURBILLON MINUTE REPEATER裝配了自家製的FM-3300 VRS手上鏈機芯,包含了389枚零件和33顆寶石,提供長達60小時的動力儲存。腕錶8時位置的側面設有按鈕,用於啟動三問報時機制。音槌敲響兩個音簧,清晰地按時、刻及分鐘報時。18K白金錶殼尺寸為46 X 55.9MM,精細的鏤通錶盤上可以直接看到內裡機芯運作之餘,更能欣賞到三問報時的敲擊過程,完全能震撼你的視覺與聽覺。
SKAFANDER
SKAFANDER是FRANCK MULLER最新推出的第一款酒桶形潛水錶!眾所週知,潛水錶多數都是圓形,因為不是圓形的膜封不能保證所有角落都能穩定地抵抗水壓,所以今次的SKAFANDER可以說是一大突破。其實SKAFANDER這個名字來自30年代,是專為海軍潛水員特別設計的全壓力保護套裝的名稱。後來SKAFANDER更推出了太空衣,名氣就更盛。這次套用在腕錶之上,就是為了彰顯其抗水壓的能力。SKAFANDER潛水錶還有一個創新之處,它採用了特有的內錶圈調校系統,內錶圈紅邊三⻆形可以標示上水和減壓時間,用家可透過8及10點位置兩個按把,以1分鐘或5分鐘為基礎調校內錶圈的位置,例如你要將內錶圈三角點移到17分的位置,就要按10點位置三下(跳15分鐘)及8點位置兩下(跳2分鐘)。兩個按把的中間有個安全鎖,可以防止誤碰誤調。好了,說了這麼久,這枚潛水錶可以防水幾多米?答案是100米。對於酒桶形潛水錶來說,這絕對是非常難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