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藝術家HILMA AF KLINT自2018年在紐約古根漢姆美術館的展覽以來在藝術界大放異彩。展覽由於反響熱烈,從三個月延長至六個月,參觀總人次多達60萬,創古根漢姆的參觀紀錄。這位瑞典女藝術家有何稀奇之處?
出生於1862年,AF KLINT常會被拿來和20世紀早期的藝術大師康丁斯基、馬列維奇和蒙德里安進行對比;當這三位男藝術家備受矚目之時,AF KLINT早已畫出不相上下之作——並且都藏了起來。她覺得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創作,所以規定自己去世後二十年內不得展出。然而直到1986年,即她去世42年後,作品才逐漸面世。
早期AF KLINT熟練於人物畫,並在瑞典女藝術家協會擔任秘書,期間對靈性哲學尤其神智學感興趣,創作出一系列和信仰有關的大型繪畫系列「THE PAINTINGS FOR THE TEMPLE」,指涉通往靈性最高處之道路。畫面充滿生物體和幾何圖案,構圖和色彩與當時任何藝術家的創作都大相徑庭。稍後的創作風格則更為抽象,對形狀、主題、系列等展開廣泛的探討。
電影製作人HALINA DYRSCHKA好奇於AF KLINT被藝術史「遺漏」之長久,隨即聯繫紐約MOMA詢問,因緣際會拍攝了紀錄片《BEYOND THE VISIBLE —— HILMA AF KLINT》,試圖揭開謎底。影片追溯藝術家的個人和職業生涯,以及她一生中對靈性的探討——畫面中經常出現的螺旋、彼此觸碰鼻子的天鵝、花瓣樣圖案,和獨一無二的色調等。儘管有評論指出其中一些說法有待考證,例如康丁斯基曾與AF KLINT曾有相見;影片不失為疫症期間,藝術「補課」推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