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號外STYLE > 號外STYLE > 女性凝視與體驗 PIXY LIAO

女性凝視與體驗 PIXY LIAO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PIXY的作品主體通常離不開兩個人——她和她的日裔男朋友MORO。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廖逸君(PIXY LIAO)是現時其中一個最受國際注目的中國女性攝影師,其作品早已受到西方藝壇關注,並曾在不少歐美畫廊舉辦個展。其藝術創作風格輕鬆、率直、純真,常以幽默和戲謔的視角來描繪平凡的日常生活。

liao_2014_Red-Nails.jpg這些相片的拍攝方式很簡單,她總是將相機鏡頭對準這對情侶,或者兩人中其中一人,全身或者局部。但是與一般的情侶親密照片不同,她的作品總是捕捉到一些使人尷尬或者感覺別扭的動作,以及聚焦在一般人不習慣留意的姿勢和部位。

liao_2010_Homemade-Sushi.jpg例如其中一幅代表作《HOMEMADE SUSHI》,她將裸體的MORO和被子一起捆在床上,塑造成恍如日本手握壽司的形態,甚具語帶相關的意味;又如另一幅作品《PLAY STATION》,PIXY將塗上紅色甲油的兩根大姆指按在MORO的兩個乳頭上,是色情還是戲謔,是認真還是惡搞,不同的觀眾應該會從影像中參透出不同的意義,可見其作品隱含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方式以及多角度的可能性。

liao_2015_Hang-in-there.jpg 不是女性主義作品 

在她的一部份相片中,觀眾不難察覺到連接著主體和相機之間那條長長的快門線。通常,手執快門是MORO,有時是PIXY。但無論最後按下快門的是誰,觀眾都可以感受到畫面中呈現出強烈的女性視角。一些藝評人嘗試用「女性凝視」這個創新觀念來進行解讀,而PIXY卻認為,將之說成「女性體驗」應該更加合適。

「我做的所有作品都是基於我自身作為一個女性的成長經歷,以及在社會中的處境為基礎而做的,可以理解為一個女性在這個社會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只有在作為生活在這個世界裡的女性才會有。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對我作品感興趣的觀眾都是女性。」

liao_2019_Two-Heads.jpgPIXY支持女性主義(或者女權主義),但她認為並不能將自己的作品定義為女性主義作品,或者女性主義者的作品,因為那些影像的出發點和目的,都不是基於一個政治正確的目的。反之,她的作品更關注於私人體驗和個人慾望,創作目的都是為了滿足其個人對於審美和藝術的要求。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根據我自身的女性體驗來做的。譬如『實驗性關係』(EXPERIMENTAL RELATIONSHIP),就是我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及成長經歷記錄下我對兩性關係的思考。我的目的只有一個,我想創造一些我所希望看到的但卻並不存在這個世界裡的作品。所以,把它看做某種主義的作品一方面束搏了作品本身,另一方面也會使人對女性主義產生錯誤的理解。」

liao_2014_Red-Cardigan.jpg在PIXY的相片中,不少都具有與「性」相關的象徵符號,乳頭、陽具、裸體、親密接觸,均是常見的影像元素。然而,出於其獨特的攝影視角和藝術手法,畫面與色情和猥褻總是沾不上邊,甚至,往往因其稚氣和幽默的惡搞表達方式而引發起了觀眾的會心微笑。

「『性』在我的作品中經常是處於被調侃的對象。我一直很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超過了色情的界限。我覺得如果一旦過了這個界限,作品會讓人產生錯誤的理解。反而把『性』作為一個可以調侃的對象的時候,才更能自由發揮。」

liao_2013_ping-pong-balls.jpg 從上海到紐約 

PIXY出生在中國上海一個普通的家庭,基於內地的教育制度,從小學到大學都沒有上過專業的藝術課。但她表示自己並不是不喜歡藝術,只是在那個年代,家人和社會還沒有意識到藝術可以發展為一份職業。大學畢業後,她當上了平面設計師,也許因為工作關係,漸漸對攝影產生興趣,並開始運用電腦收集自己喜歡的有意思的相片。

後來,她慢慢厭倦每天按客戶要求改動設計的日子,便打算學習別的技能並計劃轉換行業。那時,她剛好看了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執導的《春光乍洩》,因而對身為攝影師的男主角的生活方式感到好奇,繼而產生了將來成為攝影師的念頭。她承認這部電影對她往後的人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雖然當時她還沒有想過要走上藝術的道路,只是單純地認為當攝影師的生活應該很舒服。

liao_2014_Welcome-to-the-gates-of-a-new-era.jpg那個時期,美國的大學開始來了很多中國內地的藝術學生,她也幸運地被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大學取錄,可以進入該校修讀藝術碩士並主修攝影。該大學的老師曾經給予她很大的幫助,不管她計劃做什麼,總是對她提供大量支持而從不施加限制,讓她得以獲得最大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思想和發揮個人的創意。我想這正是西方教育與中國教育的最大差異所在,前者非常尊重學生的人生目標和個人情感,也提倡並支持學術的自由和創意的發揮。這對於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而言,的確是充滿了啟發性和吸引力。是以在畢業後,PIXY便下定決心留在美國開拓個人的藝術事業。

liao_2013_Things-We-Talk-About.jpg孟菲斯是PIXY藝術創作之路的原點。那是一個充滿著個性和故事性的美國中南部城巿,很多著名的荷李活電影都是在當地取景,例如《沉默的羔羊》(1991年)、《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2003年)、《弦途有你》(2005年)等等。她在這個城巿裡待了三年半,期間拍攝了大量相片,由此組成了「MEMPHIS, TENNESSEE」系列。而她從不否認,這個城巿的獨特的美,對她往後的審美以至藝術創作風格,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後來基於生活方面的考慮,她搬到了大都會紐約,定居在滿載文化藝術色彩的布魯克林區。只是,至今她的大部份攝影創作,都不是在紐約拍攝的。`

liao_2013_It's-never-been-easy-to-carry-you.jpg 跨媒介創作 

「在我的眼中,各種媒介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好壞之分,只有是不是合適,我是不是可以做到的分別。」

藝術路上,她承認曾受到BJORK、SOPHIE CALLE、ELINA BROTHERUS等藝術家的影響,因此從未將創作空間規限於攝影,而是一直嘗試挑戰不同媒介,包括雕塑、裝置、視頻、版畫,甚至音樂。不過,無論是闖進了哪一種媒介,其作品依然是緊緊圍繞著她個人的藝術風格和創作語言。

liao_2010_Some-words-are-just-between-us.jpg例如其中一系列雕塑《A COLLECTION OF PENISES》,她為伴侶MORO提供了一些彈性布料和充填物作為材料,請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製造出不同形狀的假陽具;又例如《SOFT-HEELED SHOES》,她利用立體打印技術,為自己製造了一雙具有柔軟鞋跟的高跟鞋,而鞋跟的形狀卻是依照MORO的陽具而複製成的。

這些雕塑及裝置作品,不但是PIXY的攝影創作的伸延,藉著更立體的表達方式,以及面向更廣闊的觀眾層面,成功地將藝術家的創作意念和作品背後的訊息,更有效地對目標觀眾傳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