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VERY UNIQUE, STRANGE BUT INTELLECTUAL MUSIC...IT'S SO DECONSTRUCTED.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教授確實一語中的。
當他知道我會在香港遇上他的音樂朋友時,他便給我以上的留言。
獨特、新奇、知性、解構⋯⋯
如果你今次錯過了他們的演出,請嘗試找來聽聽,也希望以下的訪談可以令你更加認識這個日本三人樂隊「KUKANGENDAI 空間現代」 。
大館的F小房間內,三部電影短片的放映後,雖然是常見的結他、BASS和鼓,但他們的表演以非常手法去冲擊大家對音樂、節奏的理解及想像。雖然有人用POST-ROCK,MATH-ROCK和AVANTGARDE等較實驗音樂類型來形容他們,但他們說不想被歸類和被定型。
2006年組成以來,先由PUNK ROCK出發,然後一直不停蛻變,也從東京搬至京都,為的就是可以擁有更多的自由自我空間。今次是樂隊首次來港表演,由於三位成員都擁有自己的全職工作,所以行程比較緊迫。
野口順哉JUNYA NOGUCHI(GUITAR/VOCAL)註冊按摩師。
古谷野慶輔KEISUKE KOYANO(BASS)電視台海外新聞組。
山田英晶HIDEAKI YAMADA(DRUMS)飲食業。
由於大館當時正展出CYBERPUNK主題,所以,放映會前的TRAILER也提到與日本的聯繫,科技/機械人/DYSTOPIA 等概念。
空間現代的多重節奏及不斷變化的結構,有時令人想起機械人式的系統。原來,結他手JUNYA很喜愛英倫SHEFFIELD 的簡約抽象電子組合 SND,作品甚有ROBOT 風味。鼓手HIDEAKI則愛美國芝加哥DJ TRAXMAN。他可以用兩個一快一慢的BPM作品並存於同一曲目之內,很有趣很厲害。BASS 手 KEISUKE 呢?他當下愛聽JAMES BROWN,很FUNKY的音樂。
空間現代的新大碟PALM ,他們對文本對音樂等,都愛保持開放性和多義性,而不去形容自己的音樂,讓大家去詮釋和想像。
「可以解作手掌,揮手再見,也可用來打招呼。還有,它也是棕櫚樹。」
FROM ZURE TO ZURERU
回想2018年與大師RYUICHI SAKAMOTO的
合作,緣起於教授康復後的唱片《ASYNC》。他們很榮幸被邀請參與一個特別混音的項目,因為YMO不單對於他們是影響巨大的殿堂日本電子音樂組合,更是屬於日本甚至世界上音樂文化歷史的重要名字。由
2017年的《ASYNC》到2018年的《ASYNC REMODELS》,教授的確找來了很多國際間不同的朋友一起創作,我也極光榮可以成為其中一份子。
空間現代負責為其中一首曲目《ZURE》作REMIX,而且雙方都很滿意,把一首本身已經很簡約的音樂作品,解構後變成另外一個開放文本,去挑戰大家對音樂對世界的參透經驗。
因此,空間現代禮尚往來,邀約坂本龍一合作《ZURERU》。是對話?是延續?是承傳?是破格?
WHAT IS MUSIC TO YOU?
「契機、對話、迷思、感覺。」(KEISUKE)
「玩意,身心共同體會的獨特經驗。」(HIDEAKI)
「不能被困在箱內的聲音……」(JUNYA)
空間想像的小遊戲
對話尾聲,中午的陽光把房間照得很暖也很美,於是我即興地問了他們愛一些怎樣的空間。
京都
鴨川(KEISUKE愛這裡寬躺的空間)
棋盤格局之外的彎彎小街 (HIDEAKI 愛找另類之路徑)
眾多古都古代建築物 (JUNYA 之選)
東京
自由丘 (KEISUKE在目黑區長大之地)
涉谷地下街出口 (HIDEAKI經常流連此處看人看風景)
電車站內的小喬麥麵店 (JUNYA 之選)
香港
因為第一次來,而且昨天才到達,所以,他們反問我有什麼推介。
當我提到深水埗及王家衞式拼貼新舊香港,他們都大感興趣。不過今次太匆忙了,只好在中區一帶活動,但很開心可以在大牌檔吃飯,而且吃了蛇王芬的蛇羮。
P.S. 他們三人在黑膠唱片上的簽名很有心思,三人分別用漢字、片假名和英文三種語言,建構一個三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