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號外STYLE > 號外STYLE > 當現實比電影更黐線

當現實比電影更黐線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影評之選2019──思覺邊緣》,選出六部以精神病為題的電影,風格詭異,卻深得電影迷鍾愛。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精神病患者不少會出現幻覺和幻聽等病症,而電影中的各種效果,就正好反映當時人的心理狀態。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辦的《影評之選2019──思覺邊緣》,選出六部以精神病為題的電影,風格詭異,卻深得電影迷鍾愛。

_movie-.jpg《思凡》劇照

《思凡》(BLACK NARCISSUS),在1947年上映,故事講述一群修女遠洋到喜瑪拉雅山傳教,遠離麈世繁囂,卻躲不過人類的七情六慾。戲中兩位流露非凡氣質的男士,動搖修女們的初心,更引發一連串嫉妒和憎恨的遊戲。導演之一的MICHAEL POWELL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拍過最色情(EROTIC)的電影,「雖然手法間接,但由頭到尾的每個畫面都充滿色情(EROTICISM)。」性慾和愛情是修女的禁忌,但這部片拍出人類內心的掙扎和慾望,至今仍被視為經典。

修女面對的是自我掙扎,而《誰主瘋騷》(TITICUT FOLLIES)中的罪犯就要面對外來者的施暴。1966年,導演FREDERICK WISEMAN走進麻省的醫院記錄一班患有精神病的罪犯的生活。罪犯受到強迫進食、裸體囚禁等不人道對待,其中一幕醫生把輸入食物的喉管插入病人的鼻孔,然後把手中的煙灰倒進食物中;冷血的手法不禁令人懷疑醫者之心何在。電影英文名《TITICUT FOLLIES》其實取自罪犯每年一度的才藝表演,電影以這個歡樂場面作為開幕,後來接上多個慘不忍睹的畫面,但這份衝擊都遠遠不及精神病人之苦。

處在這個荒誕的社會,意想不到的事天天上演。早前電影《小丑》在香港上映,在城中引起哄動,大概是電影世界更能反映時下的香港。當現實比電影更黐線時,電影情節或許更容易讓人理解,起碼後者真係有個劇本,不會如現在般無法無章。

《影評人之選2019──思覺邊緣》

日期:11月16日至12月14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