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芸芸書海挑選適合自己的書本,除了是作者和內容吸引,書籍設計也是重要一環。
由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展覽《貳頁──看好設計》,以書籍設計為主題,展出多本獲得設計獎項的書籍。其中日本設計師杉浦康平,一直被譽為是書籍設計達人,他擅長把冗長和複雜的數據以圖表(INFOGRAPHIC)顯示,資訊一目了然。圖表勝過千言萬語,但書籍設計絕不止於此。
由封面到內頁,書籍設計不少要內外兼顧。《年代小說‧記住香港》收集不同年代的作家,並以一人一年代的寫法,記下1950年至2010年的香港變化。為了加強年代之間的分別,設計師胡卓斌特意在紙質和排版上下功夫。在1950年代,印刷和訂裝的技術欠佳,文字太貼近紙邊就會被裁去。所以當時的排版都會把文字放到頁中,四邊留下足夠空間,訂裝時就不會刪去句子的部份。設計不僅是美觀之用,還需要考慮實際條件。胡卓斌就參考了這個排版,50年代的文章都放在頁中;後來印刷技術變得成熟,排版樣式就有更多變化。這次展覽特意在書本裡夾著一個個小書籤,讓讀者更明白設計背後的用意,十分貼心。
除了展出多本得獎書籍,這次更提供600多本設計雜誌供大眾閱讀,策展人周婉美希望展覽不止是眼看,還要用手感受,因為這才算是完整的閱讀體驗。書籍設計能提升書本的吸睛度,對於一直低迷的閱讀風氣,或許是個鼓勵閱讀的新動力。
看人不能以貌取人,不過看書應該可以盡情地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