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創作人MICHAEL STIPE的最新攝影相集剛剛面世,多得意大利DAMIANI出版社的朋友ELEONORA的邀請,促成了今次極珍貴的越洋電話訪問。
大家可能比較熟悉MICHAEL 在R.E.M.樂隊的角色,因為他們自80年代便從COLLEGE RADIO 走紅,從大學生/獨立樂迷到90年代紅遍全球的知性樂團。以下都是自己多年來在電台愛播的作品: RADIO SONG、LOSING MY RELIGION、SHINY HAPPY PEOPLE、EVERYBODY HURTS、MAN ON THE MOON⋯⋯
他擁有獨特的聲音、詞風充滿人文視野及關注社會的色彩、藝術性的視覺美學、親自執導的優質MV等,雅俗共賞,叫好又叫座,成功建立了崇高的位置,超越流行的世界。如果你知道,RADIOHEAD主音THOM YORKE和NIRVANA已故主腦KURT COBAIN都極之欣賞和尊敬他,相信你也想進一步了解他的厲害之處吧。
攝影VS音樂
雖然大部份人都是先從音樂認識MICHAEL STIPE,但他的攝影和視覺創作生命原來卻率先為他帶來啓蒙。「14歲那年,我開始愛上攝影,因為爸爸送了一部相機給我。15歲愛上音樂,PATTI SMITH (美國PUNK 教母)、CBGB (紐約地下音樂搖籃)等都對我影響深遠。然後,16歲起我便經常用相機來作生活日記的JOURNAL。」透過照片,他記下了很多生活的印記。身為狂熱樂迷,當年也曾經影過RAMONES、QUEEN 等傳奇樂隊的演出。其實今次新作的近200幀照片,便記載了由他的童年開始的各種啓迪及對世界的看法。
那麼,在大學的日子,你猜猜他是唸音樂還是攝影呢?
哈!原來他在UNIVERSITY OF GEORGIA 沒有讀音樂,他的造詣是自學的。當時他主修攝影和繪畫,同時也愛哲學與文學,這些寶藏都煉成了一位知性感性並重,創意無限的創作人。
衝擊VS啟蒙
當我問他那些年頭有什麼藝術家、思想家對他衝擊最大?我心想會不會是JOHN BERGER、SUSAN SONTAG、KIESLOWSKI、TARKOVSKY 等等呢?「BEAT GENERATION(美國5、60年代新潮文學及思想運動)的JACK KEROUAC、ALLEN GINSBERG、NEAL KASSADY等讓我認識到很重要的另類文化,還有QUEER 文化等⋯⋯」
具像與抽象之間存在吊詭,無論是他的歌詞抑或是影像作品,他都傾向後者,然而他的底線依然是想和受眾溝通。「以新書為例,揭開封面後,我選擇了一張黑白照片,既似窗又像門,邀請大家進入這個旅程。」不過,在頭段的一些童年、青年舊照之後,大家往後看到的大部份都是偏向抽象而有趣的相片。「有些只是以綫條建構的空間、有些是刻意反方向排列的,用意是讓讀者以多角度探討及觀看這個世界。」
他也故意把相片的簡單文字資料放在全書最後的地方,大家可任意解讀及詮釋相片本身的故事,以及相片與相片之間的聯繫。「我們在電話旁邊都打開了書,我們一起翻到那張放了19/20世紀初法國先鋒藝術家杜象和一張孩童舊照片的作品。《MARCEL DUCHAMP AT THE AGE OF 85》這本書很吊詭,他在1945年出版時只有58歲,而他活不到85,終年79歲。」「我的父親也是沒有活到85歲,在書旁的舊相就是他的童年照。我想世事和世界,都是可以充滿想像的。」
ANALOG VS DIGITAL
書中的另外一個大方向是嘗試把ANALOG 和DIGITAL 之間的PIXEL作對話、對比、拼貼。封面的自拍肖像照片已經預告了、展示了,因為MICHAEL 的相亦是來自電腦畫面上的。
「我的好朋友DOUGLAS COUPLAND是箇中高手,擅長影像處理,他替我把很多相片的特別效果弄得很稱心,例如一些拍攝電腦MON的照片。」
這位好友其實也是著名的加拿大作家,90年代的《GENERATION X : TALES FORAN ACCELERATED CULTURE》(1991)、 《SHAMPOO PLANET》 (1992)、《MICROSERFS》 (1995)、 《GIRLFRIEND IN A COMA》 (1998)等皆是劃時代的著作,為千禧世代交界面對極速消費流行文化及一連串數碼科技革命等新思維及現象作故事作論述。當然,他本身也是一位具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家。
說到時代轉移,MICHAEL STIPE 長大的歲月是經歷了菲林和黑膠唱片的洗禮。他的起點是菲林相機以及SUPER-8 電影。R.E.M.的早年孕育期,他和另一位成員PETER BUCK 相遇於WUXTRY 唱片店,不斷發掘新奇刺激的黑膠音樂,可謂樂隊的發源地。想不到,黑膠唱片復興(VINYL REVIVAL)在現今數碼年代的特殊意義,正好叫大家再思和反思ANALOG 和DIGITAL 的關係。應該不是對立,那麼如何共生、並存,怎樣HYBRID ?物極必反?活在這個時代,幾乎什麼都有可能被稱為藝術,但他依然有相當高的要求。MICHAEL 近日的心頭好便是好友 THOM YORKE 的最新大碟《ANIMA》。「除了音樂上依然前衞大膽,短片也是極之震撼!他經常給予我很多很好的意見和鼓勵。」MICHAEL 擁抱各種可能性的奧妙,他也愛詩,訪問之後便會出席一個詩作發表活動。他選擇在紐約生活,正因為這裡充滿大量創意澎湃的人。於是我便問他有沒有遇上過坂本龍一和DAVID BOWIE。「可惜沒有呀!」
HK #FUTURE
從紐約談到香港的創作人,他很快便把王家衛的名字說出來,因為欣賞他的獨特風格,也讓他看到不一樣的香港。
2019年9月5日深夜的對話,說到香港之際,他主動問我當下的社會狀況如何?
「香港的社會運動,令我和很多朋友都大受感動,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加油爭取自由。」
聽到他這番真摯熱血支持的心底話,我真的毛管棟了!雖然距離他上次在香港巡演的90年代初,已經是很久以前了。紐約和香港相距千萬里那麼遠,但他的心卻和我們這麼近。
多年以來,他一直為公義為平權發聲,由早期關注愛滋病到近日暴力失控和公民社會等不同的重要人文議題。在去年3月FLORIDA 的嚴重校園槍擊悲劇後,MICHAEL 曾經為槍械管制參加MARCH FOR OUR LIVES遊行。世界上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難題,大家都要互相支持,人類的未來才能進步而不倒退。
《FUTURE, IF FUTURE》也是他去年3月以個人名義有感而發的一首歌曲。風格以電子樂主導,而且同樣以ANALOG 風味在DIGITAL 年代探索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內容亦是尋問很多人生在世及人性良知朽壞的種種疑問。
FUTURE, IF FUTURE——
「THIS FUTURE IS OURS/ GUNNING THE GIN ENGINE/ OF COAL-HEARTED COWARDS/
WE ARE THE OTHERS WITH STEM, SEEDS AND FLOWERY FLOWERS/HUH, HUH, HUH HUH⋯⋯FUTURE. IF FUTURE, THIS FUTURE IS OURS/
STUNK TO HIGH HEAVEN-LOTUS NERVE GAS OR FLOWERS/ WE'VE GOT THE OBVIOUS, WE'VE GOT THE POWER/ PLEASE DON'T STARE, WE'RE DOING ALL WE CAN」
縱使世事經常令人失望,我們不要對未來絕望!
今次細讀這本新書,感覺好像經歷一個重拾長大的旅程,畫面不斷說故事,找希望。所以,我很想知道他會用什麼音樂來配上成為閱讀配樂 READING SOUNDTRACK。「AMBIENT MUSIC 環境音樂。」當我為了不讓他尷尬,還在說不一定是R.E.M.的音樂也行,他已迅速回答。
我心想會否是BRIAN ENO那些呢,豈料是這些較陌生但動聽的名字。
「STARS OF THE LID (美國德州二人音樂組合)、NILS FRAHM (德國柏林跨界音樂人)是我的選擇……」
近年,MICHAEL多聽電音,於2017年和紐約電音二人組FISCHERSPOONER 合作推出大碟「SIR」。音樂和藝術,是他無止境的旅程。半小時飛逝,大家在意猶未盡之下,我最後問了兩個最基本而重要的問題。
WHAT IS ART TO YOU ?
“ART TO ME IS A WAY OF LOOKING IN THE WORLD THAT WE ARE IN THROUGH A DIFFERENT LENS. I THINK IT PROVIDES ME AN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PORTAL INTO WHO WE ARE...WHAT WE ARE MOVING THROUGH...AND THAT’S WHY ART IS SO IMPORTANT TO ME. AS A CREATIVE PERSON, I FIND IT PART OF MY JOB IS TO DESCRIBE THE SITUATION WE FIND OURSELVES LIVING ALL TOGETHER WITH ALL THE COMPROMISES AND TROUBLES WE FACE. AND WE TRY TO FIND THE LOVE AND HARMONY...SOMETHING PROGRESS THAT MOVE FORWARD THAT SHOWS THE BEST OF WHO WE ARE...”
(「藝術對於我是觀看世界的另一個鏡頭。它提供了尋找自我的門戶,既感性又知性的。因此,一路走來,藝術都是這麼重要的。身為創作人,我的任務是要描繪大家經歷的處境、面對的妥協和苦惱。然後一齊去找尋愛與和諧,以及不斷自我優化地向前走。」)
WHAT IS MUSIC TO YOU ?
“MUSIC IS A VERY SPECIFIC FORM OF ART THAT TOUCHES THE HEART AND EMOTION IN A VERY DIFFERENT WAY THAN A BOOK OR A DANCE OR AN IMAGE. BUT WHEN COMBINED...ALL THESE THINGS ARE VERY POWERFUL ...THOUGH THEY ARE POWERFUL SEPARATELY...”)
(「音樂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它觸及心靈和情感的方式,跟書本、舞蹈、影像等大不同。每種藝術本身都充滿力量,如果結合在一起,力量可以很大⋯⋯」)
活在當下紛擾和動盪困局,前路茫茫,無論是藝術帶來的治癒、靈感抑或能量及其他,可以啟發我們找一本書、一首歌、一部電影等來繼續發現、夢想,並希望夢想有朝一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