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戲周時用佢,無介紹錯㗎。」短短十秒鐘的廣告,不知播了多少年,深入民心的程度,令有些人錯以為唐太宗發明了活絡油,甚至有網民惡搞出「後世皇帝都沈迷擦油而不理朝政」的說法,而廣告主角梁舜燕今年8月以90歲高齡離開人世。
在麗的電視台任職播報員的梁舜燕
如要談香港電視史,沒有人比梁舜燕更有資格。這位被稱為「香港第一電視女士」的資深藝人,從她加入麗的電視的一刻起,她的生命就和香港電視的發展緊緊綁在了一起。她見證過香港電視的風雲時代,也親歷電視媒體的衰落。論年紀,她比差不多時間去世的夏萍更年長,同樣拿過TVB「萬千光輝演藝大獎」——只比夏萍早一年;她們兩人甚至也有不少同台演出的機會,夏萍演完《城寨英雄》後便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退出了舞台,而梁舜燕則繼續堅持,沒有離開半步,直到她離世的一天,仍有參演的劇集未出街。
電視風雲時代,創造多個第一
1957年5月29日,華人地區首家電視台香港麗的電視台開播,這意味著持續半世紀之長的電視風雲時代即將展開。同年,在丈夫的鼓勵下,原本在百貨公司香水部任職的梁舜燕入職麗的,一開始為木偶戲配音,雖只是兒童節目,卻是香港第一個直播節目。後來,她擔任過新聞、天氣播報員,是香港第一代新聞之花,又主持過香港首個電視有獎遊戲節目《全家福》。《全家福》以攪珠形式抽獎,類似現今的六合彩,號碼則是電視台訂戶的號碼。
在麗的電視台任職播報員
電視台初期職員不多,梁舜燕要身兼多職,之後更有機會出演香港第一個電視直播的話劇《幸福的家庭》。當時年僅28歲的梁舜燕,在戲中已是飾演人母。
麗的的第二部電視劇《誰之過》,仍是由梁舜燕出演。這部戲的班底很特別,編劇是梁舜燕的丈夫阮黎明,一同演出的甚至還有她的妹妹梁婉清,另一個妹妹梁舜筠(本名梁淑卿)則參與了佈景。事實上,梁氏三姐妹都在電視台任職,二妹梁舜筠在麗的的兒童節目裏講故事,人稱「舜筠姐姐」,三妹梁婉清後來在無綫電視做中文字幕謄寫員,做到了退休。梁舜燕和丈夫阮黎明在她十四歲時演話劇已經認識,17歲時便與他結了婚。一開始梁的父母還反對她這麽早結婚,但梁舜燕堅持,並於1949年在香港華商總會完婚,兩人真的白頭到老,直到阮於2012年辭世。丈夫去世後,梁舜燕說過:「我的愛情沒有電視劇這麼浪漫,我只有一位情人,就是我老公。2012年他走了,到今日我每次食飯,都幻想他坐在我身旁,是他鼓勵我入電視圈,他是一個好丈夫。」
婚後為了養家,梁舜燕仍留在百貨公司任職多年,顧客贈她「香水皇后」的美稱,甚至有穿著「明德格物」校服的男生時常在公司門口守侯她下班。據說,阮黎明很包容,從未為此而生過氣。
梁舜燕表現出色,做了三年便升任高級播報員,當時公司還送了一部電視機給她以作嘉獎——要知道當年大多數人家裏的電視機都是跟電視台租的。電視台高層想改革,知道梁舜燕讀過書,也懂點英文,因此十分看重她,還讓她挑選報幕搭檔,梁選了龐碧雲與黃珍妮,後來並稱「麗的三花」。
麗的三花
改革之一就是增設中文台。早年的麗的以英文節目為主,直到1963年才開設中文電視台,梁舜燕便隨之轉去中文電視台,工作變得愈來愈忙碌,同時主持多個節目,又增設《女人世界》節目講解化妝及儀態,是香港首個女性節目。在接下來的1964年至1967年四年間,她連續四屆獲得由麗的與華僑晚報合辦的「最受歡迎電視女藝員」,成為香港最早的電視明星,而1966年麗的英國總公司刊物還封她為「香港第一電視女士」(The First Television Lady of Hong Kong)。在梁舜燕九十歲大壽時,胡楓送給她的禮物,就是當年她獲得「最受歡迎電視女藝員」的剪報。那些年,胡楓也連續拿了好幾次的「最受歡迎男藝員」,這麽珍貴的剪報,只有是梁舜燕,他才願意送。
胡楓珍藏剪報,內容是梁舜燕1964年奪得華僑晚報「最受歡迎女藝員」獎
1968年,梁舜燕決定離開麗的,開了自己的美容儀態學校。在辭職數月後,麗的的對手無綫電視開台,力邀梁舜燕出山,與馮淬帆、黃淑儀合演開台電視劇《夢斷情天》,邀請她出演的正是此劇導演鍾景輝,香港戲劇界另一個重要人物。《夢》是香港第一部長篇話劇,也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初時每週播出一集,每集半小時,後改為每周一至四每天播出15分鐘,香港人每天電視撈飯的時代就這樣來臨。而梁舜燕為無綫演的第一部電視劇,還是一名母親。雖然要扮演黃淑儀的母親,但她那時不過39歲。
出演《夢斷情天》,右至左為梁舜燕、馮淬帆、黃淑儀
無綫電視的開台,打破了麗的一台獨大,開啟了歷時長久的香港電視之戰。在無綫電視的免費和親民路線攻勢下,原本需要繳付月費的麗的亦在1973年改為免費收看。
後來,麗的數次易手,也改了這一代人更熟悉的名字——「亞洲電視」。梁舜燕也多次遊走於亞洲電視和無綫電視之間。
演太后最多,汪明荃是學生
進入八十年代,歲數來了,加上地位受人尊重,在後輩面前有一定的威嚴,梁舜燕便一直以扮演雍容華貴的老人家為主,其中以扮演古裝劇中的太后為最多,僅慈禧太后這個角色,就分別在《大將軍》(1982)、《清末四大奇案》(1986)、《賽金花》(1988)、《鳳凰四重奏》(2006)合共演過四次。所以唐太宗活絡油請她這個「太后」來拍廣告,似乎也是再適合不過。
出演新舊活絡油廣告
1989年,梁舜燕因為看不慣亞視一些人的作為,又再次回巢無綫,接演了她演藝生涯最重要的一個角色,《真情》裏的「上等人」。她說,一部電視劇讓她從平凡人變成「上等人」,讓人一直記得她這個角色,其實自己感覺有點「失禮人」。對於接演「上等人」這個角色,最初她其實有所猶豫,因為她自己在現實中並不是那種視自己為上等人、對別人尖酸刻薄的人,她最怕觀眾把戲裏的角色當成是她。可沒想到這個角色不僅沒有讓觀眾厭惡她,反而成為觀眾最記得的人物。
出演《真情》
有記者問她最喜歡的角色,她的答案不是「上等人」,不是太后、慈禧,而是《城寨英雄》裏的三姨婆,一個草根背景卻又更搶眼的下等人角色。她說,這個角色給她更多的發揮空間。
在戲中演了很多人的母親、祖母,在戲外,梁舜燕也是很多人的老師。最出名的一位,當然就是汪明荃了,幾十年後汪明荃也成了大台的阿姐,地位崇高。老師過世,汪明荃給予五字評價:「真女人典範」。
汪明荃與梁舜燕
一個上等人應有的儀態
「很多人以為儀態就是女士愛漂亮的玩意,但其實不是。講究儀態,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比如一位很漂亮的小姐,她化粧很美,穿衣服也很美,但她開口說話的時候,很粗魯又沒禮貌,吃東西又亂七八糟,那給人的印象當然是很差。」
關於梁舜燕,除了她的演藝事業,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她的儀態,所以即使戲外,大家仍是喜歡叫她「上等人」。梁舜燕出身小康家庭,不算大富大貴,但良好的家教讓她自小便懂得什麼是「上等人」:「可能父母家教嚴,所以從小到大,在性格和生活待人接物上,可能可以叫作上等人,但不會看不起人……我媽媽說,衣食在碗底。所以現在吃飯盒,都會整碗吃完,一粒不剩。」
注重儀態的梁舜燕
她也告誡自己的兒孫儀態不僅是擺擺好看的姿勢:「『儀』代表儀容,一個人最重要是儀容整齊,『態』係待人處事態度,一定要誠懇親切,做到這兩樣就係有『儀態』。」
按照此等標準,那些在外國開著父母的錢買的法拉利,到處口出髒話的富二代,實在算不上什麼上等人的。
梁舜燕也說過:「貴婦形象不過是做戲而已,平時我也只是家庭主婦。」無論初報考電視台,還是後來開辦美容儀態學校,都是因為受丈夫的鼓勵。那時開美容儀態學校,梁舜燕覺得演藝事業不會長久,沒想到卻演到終老。丈夫在戀愛期間有句話讓她記了一輩子:「有些人人結了婚便不顧身勢,一個人最緊要整整齊齊。」這句話或許就是梁舜燕對於儀態最簡單的定義。
1989年《k-100》
做人的態度往往來來自於家教,而禮儀則有課去學。梁舜燕能在電視上或辦學校教人儀態,也是得益於她在百貨公司的工作經驗。有次百貨公司辦時裝表演,請了老師來教化妝,老師很看好梁舜燕,於是也教了她禮儀。很多年後,她有次去青山醫院探訪病人,有個年紀很大的病人見到她仍叫得出她當年在百貨公司的名號「香水皇后」。
創辦舜燕儀容之家
時代在向前,歷史不斷向後。2013年,香港政府批出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2015年,前身麗的電視的亞洲電視不獲續牌,不久後倒閉,宣告一個時代結束。2007年,香港開始推行數碼電視廣播,並將於2020全面終止模擬電視廣播,那又是否一個新時代的開啟?2019年,仍有18萬戶人家在使用象徵模擬電視廣播時代的「大牛龜」電視機;而更多的人仍然守著舊時代、舊事物或舊的價值觀。不然,又怎會有一個永遠不懂改革卻永遠撬不動的大台?
在活絡油經典廣告播出很多年後,該品牌於2017年再度請梁舜燕拍攝新廣告,高清拍攝,畫面比例也變成了16比9,出鏡的不再只有梁舜燕一人,還多了年輕人做配角。兩年後,臥病在床的梁舜燕跟家人說,希望儘快康復回去拍戲,但她再也等不到那個「大牛龜」被全部掃入歷史堆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