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號外STYLE > 號外STYLE > 錄像藝術的慢革命

錄像藝術的慢革命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你可以是一個異性戀者,但你過緊一個QUEER LIFE;或者你是一個QUEER,但你的身形不一定要很健壯。」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在網絡還未興起的七十年代未,PUNK SUBCULTURE利用DIY方法──自發找場地、發片,跳過大公司流水作業的工作模式。早期的性小眾大多以錄像藝術的形式發聲,如今前者已普遍被主流媒體接受;後者一直站在邊緣位置,卻像在提醒前者不要衝太急,放慢腳步才會行得穩陣。

N次方的成果

 論節目種類和參與的國家,英國VIDEOCLUB和香港VIDEOTAGE舉行的第五屆「彼岸觀自在V」陣容實在令人期待。VIDEOTAGE的主席梁學彬ISAAC說:「我一直認為香港和英國的殖民關係很值得探討,過往(「彼岸觀自在V」)也曾把後殖民作為主題。加上VIDEOTAGE和VIDEOCLUB的運作模式很相似,也是有一筆(資助的)錢,然後就想辦法做不同的事情。」ISAAC笑言資助的錢不算多,期望用最少資源達到最大效用,人際網絡就是最低成本,又最有用的方法。「這就像一個COLLABORATIVE PROJECT,是一個共享經濟。然後從一個點再發大佢。」第五屆的主題是QUEER,集合放映、展覽、講座和書展等不同公眾活動,集腋成裘促成這一連串活動。

_MG_4874.jpg

 除了PRIDE PARADES還有什麼

 在台灣,同婚專法草案通過立法院二讀,民眾冒雨上街慶祝,看見彩虹旗、寫著「平等」標語的牌子,但性小眾的運動豈至是上街的三、五個小時。「不只是遊行,(運動)可以很POETIC和INTIMATE。例如在EATON的大堂,你坐在沙發會看見電視機播放著性小眾的錄像作品,你又會在書架看見到ARCHIVE。」沒有大聲疾呼,反而在日常的角落跟你說平等、愛、權益是一回什麼事,然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往往被GRAND NARRATIVE所遺忘。在香港的駐留藝術家ROB CROSSE,到訪同性聚會的桑拿進行資料搜集,「他們有很多是上了年紀,所以在上班時間才會出現。」在這裡他們可以聚會、聊天或者煲下老火湯,正在EATON舉行的展覽中,ROB CROSSE的作品《PRIME TIME》跟隨一班年長男同性戀者的郵輪假期,藝術家本來也是一名同性戀者,畫面中的啤酒肚、雀斑和皺紋沒有廣告鏡頭的厭惡,卻多了一份「這就是身體」的純粹。

_MG_4867.jpg

反思反思再反思

 從宏觀的角度去看,ISAAC形容QUEER正處於一個有趣的局面,「一方面右翼分子的興起,他們反對性小眾;另一方面,PINK MONEY的出現,看見QUEER如何被大眾文化吸納,他們會告訴觀眾你應該去邊度玩,身形應該要點。」人人也有社會角色,意思是我們屬於的某個群體──工種、國籍甚至是家庭,它們將會定義「我是誰」,而衍生下的是你與我之間的對立。當性小眾在大眾傳媒佔得一席位,說穿了就是後者選擇性地PORTRAY前者的STEREOTYPE。如果GAY就是成日去GYM ROOM,要去GAY BAR,那日日去桑拿打躉的伯伯是什麼? QUEER在兩邊受壓,正好帶來規範以外的思考模式。「QUEER不一定是LGBTQ的Q」ISAAC說。QUEER本來就是要打破既有的身份定型、開拓未知的想像空間,而且要DISRUPT THE SOCIETY。「你可以是一個異性戀者,但你過緊一個QUEER LIFE;或者你是一個QUEER,但你的身形不一定要很健壯。」

_MG_4889.jpg

 OPEN, INSTANT, ACCESSIBLE

 ISAAC形容有很多80年代的QUEER ARCHIVE也是錄像,「他們打開鏡頭就可以記錄,這是OPEN,INSTANT和ACCESSIBLE,而且很INTIMATE。」在INSTAGRAM或YOUTUBE,用戶具細無遺地把自己的經歷分享──SKIN DIARY、ANXIETY SUPPORT,道出軀殼背後「你也是我」的真相,這全都是科技的功勞。比起實體的藝術品,科技發達令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觀賞作品。新媒體藝術仍然未受重視,在未完未了的「這是不是藝術?」的討論中,VIDEOTAGE索性在網上建立VMAC,讓大眾可以隨意翻閱。在急速轉變的社會中,要認清自己才不會被人擺佈,因為人生從來也是你自己的。

 

錄像放映

日期:5月24日 8:00-10:00 P.M.

地點:Kino@Eaton House, 1/F Eaton HK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