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其實沒有它的名字那麼霸氣,它是香港西半山的一座小山丘,僅高253米,也是全港面積最細小的郊野公園。如此一個小地方,卻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價值,值得細細感受。
山中雖沒有臥虎藏龍,但在山腰的茂密樹林中,有一座百多年歷史的白色平房,由香港開埠初期至今,一直默默守護這個山頭。平房於2008年活化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中心趁著成立十周年之際,重新梳理週遭建築物的歷史和環境,還邀請多位藝術家和作家環繞西半山創作,並把相關內容集結成一本實驗性的「旅遊指南」《感知西半山 —— 就是自然》,以及展覽《感知自然 —— 就是龍虎山》。
春夏之交,我們跟著中心職員和參展人,由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開始,漫步龍虎山和西半山一帶,聽他們分享如何重新開啟城市人封閉已久的觀察力和好奇心,觀察和感知不為人知的香港。
鄭頌賢 尋找平房的故事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http://www.cityhowwhy.com.hk/culture/442
杜振南 山間之朝暮四時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龍虎山郊野公園
http://www.cityhowwhy.com.hk/culture/443
黃怡 相遇在龍虎山 有壁虎骸骨的告示牌、草地、松林廢堡
http://www.cityhowwhy.com.hk/culture/444
陳麗同 模糊的界線 龍虎山晨運徑、維多利亞城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