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號外STYLE > 號外STYLE > 笑之鬥法 兩代對決

笑之鬥法 兩代對決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兩代笑匠的分野,但到底是沒有世代之分野,只有各門各派,切磋Battle。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TOP.jpg喜劇常講的所謂「節奏」,到底連喜劇演員也講不清,那是即興和需要眾人當下碰撞,非言語能詳述的狀態。大師林敏驄和王菀之Ivana一前一後到影樓,就已經是兩種節奏,但自成系統。大師一入到來,連續問了兩次呢度係邊度,工作人員答了他兩次,影樓,大師還是問第三次,呢度係邊度?思疑是之前拍《全力扣殺》宣傳照片的地方,直到工作人員耐不住性子,答他:「茶樓!」惹他一笑,收貨,才罷休。 Ivana一來到,開始化妝,吃早餐,細細聲禮貌地說:「可以讓我吃完早餐,才做訪問嗎?」不慌不忙,自成一國,不被別人的紛擾節奏干擾,她有著內在的基底,也如她所形容的自己──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大師和Ivana既相似又不相似,有音樂創作的情深的魂,骨子裡又有著神秘的喜劇節奏,但二人喜劇門派是南轅北轍,一個頑童周百通,一個娥眉派滅絕師太(大師語)。自成系統是重要的,而喜劇就是看系統碰撞出的火花、永遠無法陳述的所謂「節奏」。訪問裡談到兩代笑匠的分野,但到底是沒有世代之分野,只有各門各派,切磋Battle。

2018121325606.jpg從笑到哭 大師的創作緯度

看大師林敏驄近年訪問,人人總從他的音樂創作談起,訪問也必定引用他的豪言:「填詞五年好像已經寫了別人一生的作品。」他甚至豪言補充,死而無憾,作品可以流傳後世,給後人抄功課,連黃霑、鄭國江、盧國沾的大山也跨越。音樂領域探索到夠喉究極。連他一坐下也嗆我一句,咩今日唔係講音樂咩?但今日係講你首次執導的賀歲片《如珠如寶》啊導演!

大師將近六十歲,踏上另一個創作舞台,他要當導演。而音樂至電影創作的跨度,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之下,不過是一個創作人自然而然,將大成共冶一爐的路。

「任何一個創作人都有導演夢。」他說,而導演兩粒字更早由別人提完又提,他也沒認真想過:「還要看你的際遇。」80年代大師二十多歲就轉戰拍喜劇,和洪金寶大哥拍《鬼咬鬼》,片場和眾人打打鬧鬧,林正英成日見他搞搞震,就說,呢個靚仔,十年後自己做導演。往後也一路有其他導演提起,連莊文強也說,試下拍,一定無人好似你咁樣拍嘢,杜琪峰杜Sir也說,快點拍,你的東西破格。大師總回說,得啦得啦,顧住拍戲或做其他事,就無咗件事。

「之後離開電影圈,而個圈再沒有人邀請你,不能說懷才不遇。時機不對,就沒有做電影。其實郭子健間接帶返我入電影圈。」2015年郭子健邀請他參演《全力扣殺》大師戚冠軍一角,導演郭子健、黃智亨都是看他的電影大,喜歡他的演法,大師沒有想過年輕導演用他用得咁盡,大師一角甚至獲得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提名。林敏驄由鬼才變為大師,他也說,受得了這重新封贈的稱謂。

2018121325263.jpg大師深明自己的緯度,你會明白大家為何常描述他是天才和瘋子之間,他的緯度即是他神化之處。「對我而言,什麼題材來到跟前,都可以,有包紙巾就玩紙巾,有煙灰缸就玩煙灰缸,創作人就是這樣,你要一首什麼歌,我就寫給你。以寫歌為例,幾情深,幾好笑,我都寫過,沒有人做得到我的Range咁大。我可以把它放落電影,原來今次連感動人心的戲我都拍到,下一次玩咩?下次先算。」訪問時你生怕他出招,神化不知所云,但此時此刻,他一臉認真近乎嘮叨的速度在誠心分享:「《如珠如寶》的訊息非常直接簡單,幾個字就講完,對老人家好一點。」

大師不甘只做胡鬧喜劇,試片時有人被感動到哭四遍,剪片那位同事剪那場戲也是邊剪邊哭,連王菀之也不住提到,她為某場戲流淚,情緒由喜至悲傷的波幅令她很快就寫下一首電影主題曲《花花草草》。你反而好奇,大師把喜劇的緯度從無厘頭嬉笑,如何開展到感人至深的境界,一如他創作深情以至啜核的詞曲,甚至真人所表現的神化以至認真得過份的Range之廣之難以估計。

笑林高手之Battle

「喜劇那種節奏不是個個識拍,而我們是born with 喜劇。」拍喜劇,大師不擔心,說盡力就好,特別這次邀來的前輩喜劇演員,洪金寶、泰迪羅賓、梁小龍、吳耀漢、恬妞,他說,個個都獨當一面,是喜劇高手,而對碰的是新一代喜劇演員Ivana、張繼聰和林盛斌阿Bob。

「大家的演法都不同,梁小龍屬於我那派,唔睇劇本,你叫我做什麼就即場做出來,是周百通頑童那派;洪金寶已經是影帝級,早就創立了自己門派,是張三丰;張繼聰就好熟讀劇本,問我角色怎樣,到這裡心路歷程又如何,他好像金鐘罩、鐵布衫什麼都要練,是少林派;Bob就是丐幫,Teddy那種是崆峒派,而王菀之當然是峨眉派,滅絕師太,無人能超越。」大師愈講愈興奮,覺得處理喜劇沒有分什麼年代,現在90後看他們以前的喜劇也會睇到咯咯笑,還看各自門派之Battle,像武林大會。

2018121325808.jpg「正因為武林大會,高手林立,Bob當然要突出自己,整隻髻,諗點樣搶戲,我?我拿起隻杯就放在頭頂,有咩所謂?我就對Bob說,他們全部都是影帝,你搶不到。但Ivana好有自己節奏,不會影響你們任何一個,又非常有個人風格,這次她好融合在這次大家庭之中,我讚不絕口。」他說,試片時連郭子健也忍不住說,王菀之真係得。

Ivana聽著讚美,依然安在自己的狀態裡,寵辱不驚:「好驚啊聽到這些讚賞,怕羞。」依循她喜劇演員之路,可謂一鳴驚人,2014年演《金雞SSS》吳璐一角,第一次出演喜劇,就獲得第34屆電影金像獎新演員和最佳女配角,連導演葉念琛也看中她的喜劇才華。她倒說出喜劇演員永遠撇不掉的矛盾感:「是別人告訴你覺得你好笑,但你自己不太覺得。」

包括訪問裡,Ivana仔細地分析角色,分析劇本,一本正經,喜劇不是為搞笑而搞笑,她待喜劇演員是一門專業。「可能因為我最初認識演戲是從舞台劇開始,不論舞台劇或者電影的導演,都一而再提醒我要做好一件事,人物動機和人物性格,無論行到哪個場景,悲劇或者喜劇也好,此兩項無得甩,一定跟住演員,所以我習慣思考多點。」例如她想到,《如珠如寶》裡她作為一間老人院的看護,像一個普通人做日常生活的事,淋下花、煮下飯,不似之前她演一些偏鋒的角色,要設計小動作,扭盡點子構思如何出場。

「你要相信自己的角色和演員之間的關係和火花,多於設計它或者和對方鬥啜核。這套戲溫柔,好善良好講人性,人如何化解危機的那個喜感已經走出來,不是故意設計如何好玩,這和我其他喜劇的演法好不同。」Ivana也解釋不了喜感是如何誕生,因為那關乎現場感,和本能,遇上不同的演員,幽默感的節奏就完全改變,是小宇宙和小宇宙的碰撞,無得由自己虛構。

2018121325743.jpg世代笑匠之累積和造化

Ivana說到,和五位喜劇前輩合作,恃著自己和張繼聰、Bob是後輩一伙,會「蝦」五位前輩。「前輩無咩好驚,他們就是經驗豐富過你,叻過你,所有事情就是清晰過你。所以唯一可以做,就是『唔掂就唔掂畀佢哋睇』,我們三人也有個聯盟,在五位前輩面前算幾頑皮,什麼也夠膽講,未Roll機時就問前輩們的故事,問他們七小福打幾多筋斗之類。對前輩演員,演出幾喜感都好,尊重多了更多。」而對住張繼聰、Bob,Ivana就會到「盡頭」,「因為彼此都是盡頭,我也不需要畀面佢,火藥味重少少。」

大師說到準備開戲時,數算有什麼喜劇演員可找,發現度那張名單特別困難,介乎於青黃不接之間,大家永遠只想到周星馳,而周星馳之後只數到鄭中基,來到現在是王菀之,叫承接到,但再年輕一點的他就想不到。「幾耐先出一個周星馳,一個許冠文,還要獨當一面?沒可能,其他都半桶水。80年代我寫完歌詞轉做電影,二十幾歲,入到電影圈都需要累積經驗,搞笑能力只是個基底。」

TOP.jpg大師最愛的喜劇演員是許冠文。「他那種是學者,智慧型,但專做好荒謬的事。」1974年許冠文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鬼馬雙星》上映,就打破李小龍所有的票房紀錄,往後他的喜劇更是在香港影壇獨領風騷,被各路喜劇高手集成發揚光大,如當年的《最佳拍檔》、《開心鬼》、《富貴迫人》系列等,套套不無許冠文喜劇的影子。而大師說他那一代演員、包括他,包括周星馳也是學許冠文,把他的演法融合又再加自己的元素。

「我對張繼聰說,你學張家輝,但唔似張家輝你就掂啦。從前我已經歷過此階段,學許冠文,你睇《全力扣殺》或者《西謊極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艙》,我的角色是深藏不露,高手但又神化、瘋癲,我做這類角色已經是攞曬牌,你一出場大家就預你做這種角色,所以個人化好重要。」大師繼續說:「或者我喜歡的喜劇演員Peter Sellers,可能許冠文也是跟他的演法,再遠一點,可能大家都是抄差利卓別林,一代影響一代。」

喜劇演法是有得累積、轉化,世代之間不貴乎分野,而笑匠是會各路人馬,歷經Battle才修成正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