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波都係圓嘅,球桌上一來一回球起球落,未到最後一刻都不知花落誰家;畫壇上也有《乒乓》一期一會,一個主題各有各畫畫出眾生相。由本地年輕創作人自資出版的《乒乓》於2014年首次登場,三年間先後以「山」、「溫度」及「鬱到病」為主題出版合集。雖有言次次都打算唔出下一期,但一出就比上一期更大本,沉寂兩年之後才面世的《乒乓4》依然有火,今次有兩大突破:改成黑膠唱片尺寸及圖鑑為創作形式。超載舞步(overloaddance)、陳靄凝、UUENDY LAU(劉景雯)、KALIZ LEE(李彥樅)、LEUMAS TO(杜翰煬)是其中五位成員,他們筆下有個人回憶也有社會反思,畫風虛實交錯,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
後排左起:超載舞步、LEUMAS;前排左起:KALIZ、UUENDY、陳靄凝
和而不同 獨立萬歲
「上次出完第三期,我們去了柏林參展,覺得圓滿了,不知道還可以怎樣。」《乒乓》發起人LEUMAS笑說。的確,以本地獨立創作來說,《乒乓》的表現用功德圓滿來形容也不為過。自資出版輸少已經當贏,《乒乓》不但在香港引起熱烈回響,足迹還遠至柏林、東京、首爾、北京、上海、台北、台中、高雄等地的書店及畫廊。幸好他們的創作欲並未因此而滿足。
2018年初,LEUMAS又開始「招兵買馬」,集合了八位新舊成員,在首次會議上,KALIZ提出以圖鑑為主題:「上一期我都有參與,我覺得最大的難處是要想一個所有人都能畫的題目,不能太SPECIFIC,也不能太空泛。另外是受《字花》其中一期《文學圖鑑》的封面啟發,由不同人畫,砌起來好靚,即代表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發揮。」
說起上來,《乒乓》成員的關係有點微妙,一致通過主題之後,便各有各畫,彼此不聞不問,甚至直到書籍印刷完成才知道對方所畫的內容,負責設計封面的KALIZ,也因而畫了一幅房屋平面圖,象徵在同一屋簷下,大家都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裡閉關畫畫,「之所以要用這種形式畫畫,因為想和平時工作有反差,工作會盡量服務客人,而乒乓是講自己的故事。市面上有很多熱賣的插畫繪本都有太多計算,多計算是對的,但這十年不知畫了多少舊區老店,雖然有很多高手畫得好靚,若果《乒乓》定了老店為主題,可能會賣多幾百本,但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乒乓》完全不需要理會市場如何,總有些小眾會喜歡。」LEUMAS說,而超載舞步也補充道:「畫《乒乓》是招呼自己為主,有人鍾意當然好,唔鍾意都吹我唔脹。」
自從FACEBOOK、INSTAGRAM普及之後,發表作品比以往容易得多,只要自己開個PAGE放幾幅畫上去,誰都可以自稱「插畫家」、「設計師」、「藝術家」。然而發表容易維持難,故《乒乓》堅持集體創作和合資形式,一來可以互相分擔成本和風險,二來也確保高度創作自主,不受市場左右,集結成書後能讓讀者一次看到多種不同的作品,各花入各眼,又何樂而不為?
當未來人不再溝通
2009年起以超載舞步為名創作,他筆下的人物清一色是帶著惡趣味的肥佬。連續四次參與《乒乓》,今次他把肥佬變成未來人EMOJI圖鑑,「在未來世界,人們不再出街、不再溝通,只會將簡單的EMOJI傳來傳去而已。開頭決定以未來人為題時,我本打算畫人們受輻射變成畸型人的圖鑑,但之後又不想畫,不如畫EMOJI。」EMOJI的流行改變了人類的溝通和社交模式,超載舞步選的都是不知在做什麼的EMOJI,「不知為什麼EMOJI裡有個打哥爾夫球的,好怪,不知有幾多人用得著。你SEND個『笑到喊』EMOJI出來,但你又未試過一次真的笑到喊。」最近WHATSAPP推出 STICKERS功能,超載舞步也有湊熱鬧自製STICKERS放上網,「現在的人好像都不懂得或不想與人溝通,可能我自己也是這樣,隨便SEND個公仔給人便算。現在已經如此,將來更極致。」
發掘果蔬之美
首次加入《乒乓》創作,陳靄凝作出不少新嘗試。「我的題目是畫蔬果,蔬果都有其形態美,但它們和我們的距離太接近,令我們忽略其值得欣賞的美。至於呈現方法,我參考了日本的家紋,用家紋的尊貴去提升蔬果的身份。」以前畫的都是比較抽象、概括的水墨畫,潦草幾筆便畫好,這次是她首次畫插畫,嘗試在具象和抽象中取得平衡,「有些蔬果我會按其原本的形狀或顏色表達,但這個串茄我便跟著平時的創作方向,畫個波便當交代了,不會再畫葉子、立體感、質感之類的細節,以保留自己的風格。」她在政府蔬菜統營處的網站尋找繪畫題材,再分成菜、瓜、菇和雜項,繪圖、題字和排版工整、乾淨,呈現線條、幾何之美感。或許你會嫌阿媽都會煮的冬瓜、絲瓜太尋常,那你又知道什麼是蚌花嗎?
風災吹起的環境危機
要數2018年最深刻的畫面,必包括山竹襲港後遍地垃圾的慘況。KALIZ那時有和朋友去石澳海灘幫手執垃圾,愈執就愈覺得實在太荒謬,好想將垃圾收集起來讓人看到發生什麼事。她平時在報社做平面設計師,收集得來的垃圾原本打算用來製作INFOGRAPHIC,「只是我拖得太久,上司說都已經不算新聞了,我便唯有用在《乒乓》創作上。」KALIZ笑言。她從四、五大袋的垃圾中挑選了一些體積較細、顏色較鮮豔的帶回家拍攝,其中主要是七零八落的塑膠殘骸,並排而置,色彩繽紛的相片如卡通公仔,隱隱揭示殘忍的真相。「撇開做INFOGRAPHIC的資訊考慮,純粹考慮視覺上的效果,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設計師多過是一個插畫師,插畫師很少用其他創作媒介,設計則會運用更多元素表達。」
成長記憶中的符號
LEUMAS的作品由兩部份組成:日本零食和數字密碼,內容取自他的成長經歷。日本零食香港人由細吃到大,LEUMAS也不例外,但原來小時候逛大丸百貨的零食部,就是他接觸日本文化和美學的起點;即使在現在,他逛超級市場時,也會仔細留意貨架上的零食,「逐個包裝細看的過程就像看平面設計,這個字是盪金的,那張紙是硬身的,還有些書法字體。」逐一畫完之後,他再根據它們的色系由紅色TONE到藍色TONE排列。「我原本打算在每件零食的背面寫一句文字,但後來又覺得好尷尬,於是便用數字代替。」他解釋每個人會對某一些數字特別有感覺,18503是他未有電腦而打電話問天氣的號碼,小時候覺得好先進;2020是指東京奧運,是他十分期待的體育盛事,現在已經在想是否要去買機票;328是灣仔的一個商場,現已倒閉,但他以前放學經常去影貼紙張、買兩蚊壽司。「這些都和自己的個人經歷有關,可能其他人沒有感覺。」圖鑑上沒有具體解說,欲知密碼何解便要請LEUMAS解讀;又或者同一組數字,你也有個人版本的解讀嗎?
白色不只一種白色
如果有一間任你自由佈置的空間,你會放什麼進去?UUENDY剛好有這機會,並啟發了她創作白色的物件圖鑑。「我本身都鍾情於白色的物件,身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白色物件和有很多種不同的白色。譬如一幅牆的白色和我條褲的白色都有色差。白色包含了光譜中所有顏色的光,平時我們覺得白色好乾淨、單一,但其實白色包含了更多。」除了個人理解和想像,UUENDY也向身邊的朋友收集了不少意見作繪畫靈感,如問別人「你覺得白色是什麼?」、「假若要你變成一件白色的物件,你會變成什麼?」那麼UUENDY眼中的白色是怎樣的呢?「如果要我形容白色,我會覺得白色是『一團嘢』,它有很高的可塑性,而你說不出它是什麼,因為它可以是任何事物;『一團嘢』給我的感覺是軟綿綿的,可以變來變去,比較抽象。」
除以上五人之外,今期圖鑑特集的內容還包括:VIVIAN HO(何博欣)將各種本土特色元素拼湊而成的超現實《香港奇珍異獸圖鑑MONSTERS》,WONG SZE CHIT (黃思哲)的180個手繪木顏色的《圓形圖鑑ILLUSTRATION OF CIRCLES》,以及新成員CHARLENE MAN(萬蒨衡)麻甩少女風的《各式按摩 任君選擇 古方正宗 歡迎男女MASSAGE IN ALL STYLE, ANY CHOICE OF YOURS》。
《乒乓4圖鑑特集 COLLECTION FIELD GUIDE》原稿展
日期:1月5日至30日
時間:上午10點至晚上10點
地址:HOUSE BY KUBRICK (太古城中心5樓 MOVIE MOVIE CITYPLAZA戲院大堂)
查詢:WWW.FACEBOOK.COM/PINGPONGC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