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號外STYLE > 號外STYLE > 某日某月,守望九二

某日某月,守望九二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放映室播放著劉偉恆執導,最新上映的校園青春愛情片《某日某月》,他本人則向我描述著當年打長途電話回港找女友,然 後電話費嚇到阿媽哭拜在地的情景。銀幕上,飾演女主角子月的湯怡(KATHY)正在和男主角原島大地所飾的旭日看星星, 研討展開初戀的態度。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fb糖衣.jpg

有好幾年的周六下午,我也是邊聽著劉偉恆有份主持的電台節目《守下留情》,邊在梳化發呆度過。也有好幾次的中學雞媾女失敗,是聽著洪卓立的失戀歌《彌敦道》 ( 其實稱不上失戀,因為根本沒戀過),然後覺得MV女主角的湯怡超級無敵甜美。但與其說兩人是我的偶像,倒不如說那是一種更單純和簡單的關係,他們透過大氣電波等媒介,隔空陪伴我度過了某些日月。陌生的陪伴者,分享各自的90年代,也許正是今次訪問如此輕鬆的原因。聽劉偉恆介紹92情意結和寫作樂趣,而非問他對於票房和獎項有何看法;聽湯怡半開玩笑地後悔中學時期沒拍過拖,然後雀躍地回味「三人會議」功能,而不是入行十年終於擔正女主角的辛酸心路歷程——一如《某日某月》的純真主調。

_MG_8069.jpg

《某日某月》和《王家欣》一樣,設定在1992年。導演提過這年是「最年輕,最有無限可能的日子」,其實1992年發生過什麼事,令你有92情意結?而不是93或94年?

劉:1992年的我是應屆會考生。自問是一個反叛的考生,有點像戲中的旭日(原島大地飾)一樣被爸爸「建議」讀理科,但其實內心是熱愛寫作的文科生,於是在應考期報名參加「香港青年文學獎」,發了瘋地在Bio堂扮抄筆記,但其實在寫小說。很記得那時所有老師都反對,唯獨是中文老師像戲中的陳茵微一樣鼓勵我寫作。最後這個100頁紙的長篇愛情故事拿到冠軍。(湯:那會考成績呢?)最後當然不好啦。

除了自己很率性,1992年的世界也很熱鬧:四大王王、大時代、港產片⋯⋯和朋友出來玩不是談論上車/ 炒股發達,而是很有鬥志和理想,想做就去做——追女仔也一樣,有點像《王家欣》中泰臣一角。與此同時也夾雜很多悲歡離合,正是今次《某日某月》中提到的移民潮,香港人夾在幸運與不幸之間。雖然沒去美國讀書的話也沒有今日的我,但當時被逼和親朋戚友無奈分離,很不好受。

DSC09419.jpg

《某日某月》電影劇照


電影圍繞學生時期和中學校園生活,你們的中學時期有什麼難忘經歷?有加進電影中嗎?

劉:我是帶有私心去拍這套戲的,因為離開校園這幾十年間,常常會夢見自己穿著中學校服上學。(湯:咁得人驚﹗)

劉:真心懷念做中學生的歲月呀。現在的學生聽到可能會覺得我黐線,但拍學校戲時真的很開心,彷彿回到那個上堂等落堂,一打鐘馬上衝去食飯的日子。戲中大地的死黨,有的喜歡賭錢(蘇致豪飾),另一個則多嘴愛偷看女仔(許賢飾),也是我中學同學的寫照。至於戲中「攻其無備」和「以進為進」等識女仔戰術,也是我中學時會研究的事,甚至有想過讀心理學去洞識女生心意。

湯:有點後悔中學時期無拍過拖﹗ ( 劉:搞錯呀﹗ ) 雖然有追求者,但一來感覺不對;二來那時覺得學業為重。事後會想,如果那時有拍拖,今天的自己可能會有些不同。至於最難忘的事,應該是放學後會在課室窗邊看暗戀的男同學打籃球。 我很靜,不夠膽表白,會偷望對方但不敢和他說話。


今次故事強調「等待」,而等來信可說是最佳體現,在湯怡和大地這段異地戀關係中,書信作用起了關鍵作用。據聞導演讀書時期寫信寫得很誇張?

劉:我很離譜,異地戀期間每天至少寫一封信給對方,說的是每天花一至兩小時去寫,超勤力。美國生活時,最大支出是買信封信紙和郵票。那時寄信回香港大約是7至10天,但信件會先經過集中處理,令第二封信有機會先於第一封信交到對方手上,所以要為每封信標註編號。回信時才不會撈亂或不知所云。寄信前更要先影印,以防自己前言不對後語,哈哈﹗我千叮萬囑阿媽一定不可扔掉。這是我親手記載的人生經歷,縱使老土和幼稚,但這些機會令我的人生更立體。

湯:很想收情信但從未收過﹗只會和同班的女同學寫信,互評對方的字體值多少分這類無聊事。追求我的男孩子都沒那麼多心思。


雖然中學戀愛經歷和子月不同,但Kathy認為自己的性格和戀愛觀跟子月有什麼異同?

湯:很奇怪,子月的性格和愛情觀不像中學時期的我,反而似現在的我。子月人生第一次遇上喜歡的男孩,孝順的她甚至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地對母親說謊,但最重要是她願意等待和守望。我現在的愛情觀也類近,不需要每天見面,甘願用時間去等一個喜歡的人,因為是真心,所以不怕等。若然子月是真人,我也會支持她,因為遇上一個互相喜歡的人是非常難得,但要用時間向母親證明自己的決心。


另一樣傳遞感情的功臣是收音機。說起大氣電波和DJ, 導演應該能夠談三日三夜吧?

劉:除了返學,我幾乎全日開住收音機。我又喜歡聽歌又鐘意寫作,電台節目正好把兩者結合,DJ說出自己寫的文字再和音樂配合,我甚至會讚歎這部機器和媒介實在太神奇了。中學時期更會在學校扮DJ,那時每周要交一頁生活隨筆但我每次也交一本簿的份量,還要附上一盒錄音帶給老師,教她要邊聽A side第一首歌改這篇文,B side第二首歌改那篇文才有Feel。大家都覺得我是怪人——邊有人咁鍾意寫嘢?多年後,那位老師知道我做了DJ也毫不意外。Kathy喜不喜歡聽收音機?

湯:我聽你的節目長大﹗說笑而已。偶然吧,反而父母和姊姊特別喜歡,我通常負責聽他們和身邊同學打上節目點唱和講戀愛心事。

_MG_8014.jpg

_MG_8184.jpg

選3樣東西來代表你們的90年代?

劉:Dr.Martens皮鞋,每個中學生必定要有的裝備,它令我首度萌生要「追潮流」的念頭,亦是人生第一件所謂潮物。第二樣會選包含卡式帶槽的大型組合型收音機。代表了那個未有網絡,仍由Analog大放異彩的年代。最後會選已為歷史的中巴,戲中的中巴由一位資深中巴迷借出,申請外出駕駛許可也花了很長時間。中巴的脫班、無冷氣、態度較惡的司機和被塗改液佔據的椅背,是港島區學生的回憶。想起來,未有劇本脈絡前,在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便是現時中巴在海岸線行走那個畫面。

湯:信紙,買了一大批信紙,只有少數捨得用,其餘全部齋儲。另外我會選三人會議,偷聽和「戀愛戰略討論」都幾經典。媽咪問我做什麼時我就會說「就收線喇﹗」然後繼續躲在被竇煲粥。會選這兩樣通訊形式,是因為今昔對比太強烈。現在基本上很少收到銀行信以外的信,甚至是Postcard也沒再寫,事關手機應用程式實在太方便兼無所不包。最後會揀傳呼機,大地表示未聽過「Call機」是何物,我簡直想賞他一耳光(笑)。

劉:係喎﹗早知拍三人會議﹗如今人們好像有「講電話恐懼症」一樣。


從現實角度, 相信不少觀眾也會覺得Long D無好結果。旭日和子月的愛情其實非常純真和「童話」式,但《某日某月》又非完離地,以配角的經歷呈現「現實」的殘酷,為何會有這處理?

劉:有一點可以肯定,以前的人有耐性得多。你約了我,我就會等,像陳茵媺飾演的班主任便苦等愛人7年,也像《王家欣》中的俊賢(黃又南飾),無論最後等不等到,大家也會珍惜過程中那份甘味。我很想2018年的觀眾入場看這個1992年發生的故事時,能夠想起「哦,原來人可以咁嘅」,希望大家可以簡單純真一點。看似很老土很落伍,但其實只是廿幾年前的事。我自己仍相信,只要如開場白一樣真心相愛並忍耐,其他人說什麼又有何干?重點在於相愛中的兩人是否夠堅毅,我很想帶出這種放諸四海皆準,不受時代限制的戀愛態度,以等待和忍耐換來真愛。

1sheet-with-sponsor-OP-01.jpg

電影簡介:

1992年,一場大雨令香港停電,熱愛觀星的子月(湯怡 飾)與反叛的旭日(原島大地 飾)在海邊相遇,暗生情愫。未幾,旭日卻被父親送到寄宿學校,數月後更要移民外國。二人像日與月一樣難以相見,加上子月的母親不斷阻攔,但他們最終排除萬難,展開了一段彷彿分隔兩地的遠距離戀愛,同時還要面對親人、老師和同學等等各方面的挑戰衝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