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號外 > FASHION > FASHION > 這個 SUMMER OF LOVE 火火燙

這個 SUMMER OF LOVE 火火燙

閱讀數 4

今日熱度 1

摘要︰ 2018年的夏天,在紐約,讓人想起電影中CAROL寫給THERESE那封告白信的一句: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潮流無非就是週而復始,一切也就如尼采所說的永劫回歸,完了會再重來。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目前尚無評論,歡迎發表

000033280019.jpg

GU587_DAPPERDAN_2732X4098px_DETAILS_EXTRA5.jpg無論站在巴黎或紐約,你說要摻一腳進街頭,你卻沒能示範如何深入此地,沒關係,意大利的代表早已認真地在做──她不止看到了三十年前爆發的ACID HOUSE 文化震盪未完,找上當代藝術單位FRIEZE 連同多地的藝術家一同探究當年這場「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青年街頭運動的後續;她也識英雄重英雄地重回紐約哈林區,重新邀請傳奇人物DAPPER DAN 正式合作推出時裝系列,有名有實地聯合起人物事件,叫我們無法漠視這道次文化風貌的構成。

要說街頭,就要知道是什麼影響了世代的街頭,這一切才是真真正正的火熱潮流。

000033270035.jpg

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三十年後,年青人似乎又再面臨同一局面。街頭上最吸引人的,其中必定是青年人運動;在較早的時候,GUCCI已經心中有數。

一切都有跡可尋。在說GUCCI 跟DAPPER DAN的故事之前,至少要簡單理解這場在今天恍若回魂的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革命運動,如何代表了年輕人的不妥協和自主渴望。早於60 年代在英國發生的ACID HOUSE 文化,於80 年代中正式從美國芝加哥引爆,遍然開花到紐約,從時尚、音樂、藥物和毒品等主要管道,猛然衝擊並從此改變了這群年輕人的面貌。

三十年後的夏天,我們對文化和政治依舊無力,有人說那段無從拉回的分裂甚至比三十年前更糟糕,如果說當年ACID HOUSE是社會小眾主導的一場場天翻地覆指問共同未來的狂歡派對,今天GUCCI連同三位藝術家接力探討的(分別於紐約、英國、意大利),也就是想知道這些聲音終究有沒有真的被聽見?我們如今竟又提問相同的問題,又何以回應?當這刻人人都在反覆做著時裝混合街頭的練習,可悲是你只能看到千人一面;然而有幸身處紐約的話,我卻肯定你會更加疲累,因為這裡的故事才沒那麼空洞片面。

dapperdan.jpg

80年代,萬中無一的瘋狂

去年年底重邀來哈林區傳奇人物DAPPER DAN登上品牌宣傳照片,宣布推出合作系列,「藉時裝為載體地將街頭面貌具像化」於GUCCI 而言,就是比別人有力的途徑。

事實上,HIP HOP文化也是於80年代早期流行爆發,其時的當紅RAPPERS包括ERIC B. & RAKIM、BIG DADDY KANE、LL COOLJ等跟DAPPER DAN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群男人的華麗服飾不是來自高級品牌的專店(那是個有色人種非常不受歡迎的年代),想要看起來夠強大夠氣勢,他們非得專誠拜訪位於哈林區第125 街的DAPPER DAN’S BOUTIQUE。

現已年高七十多的DAPPER DAN,本名DANIEL DAY,極窮的童年生活是唯有在母親中彩票的時候才有機會獲得一雙新鞋子,這種成長令美國歌頌的「白手興家」精神在DAPPER DAN 身上也夠展現得淋漓盡致──他既曾是小偷,也混過街道黑幫,當過職業賭徒;年紀再小一點的時候獲資助到過非洲,認識了一位裁縫當過學徒,加上自小跟衣服可望不可即的關係⋯⋯終結集上述「成份」回到紐約哈林區開店,在80 年代聞名於尤其為黑人顧客客制各大高級品牌衣服(包括GUCCI、LOUIS VUITTON、FENDI、MCM等),你付得起錢他就接你的訂單,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一切均沒獲授權,可是賭徒心態成功練就他對這門生意的舉手不回。

而自古至今,RAPPERS要更具說服力地傳達歌詞中的批判力度與對社會的抗爭,在聲音以外,衣著從來是一大關鍵,早期先是誕生了以街頭塗鴉演化成服裝的設計元素,接著很快從ERIC B. &RAKIM 的專輯封面上看到,二人已穿著由DAPPER DAN設計的雙G LOGO皮衣配極誇張的金器飾物,對外顯露強烈個人形象與奢侈物質主義的推崇,高級時裝成為了RAPPERS 可以穿上身的身份文化符號,那個離哈林區不遠的第五大道還未對街頭美學看得上眼的年代,或許這是最早年率先以街頭文化配搭HIGH FASHION的時尚展示,而更為重要的是,這讓哈林區125 號自此得以「揚名立萬」,甚或後來連拳王泰臣和奧運女選手DIANE DIXON 都加入了DAPPER DAN的忠實顧客名單。

如此「惺惺相惜」於80年代,卻歿於1992。

這個夏天獲邀請站在哈林區的DAPPER DAN ATELIER內,親耳聽著DAPPER DAN本人說著被品牌提告的事發經過,恍如隔世也絕對的超現實:那是個凌晨4時半的早上,醉醺醺的拳王泰臣來到店內,本來為著婚姻出了問題而不願回家的他竟然在此遇上拳手宿敵MITCHGREEN,這場清晨打鬥隔天登上了報章,不幸引來剛好是FENDI代表律師的注意,接下來的戲碼是一干人等拿著法院搜查令上門拘查店內滿滿的「冒牌貨」,當時主理案件的律師、現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SONIA SOTOMAYOR多年後回想這件事,說自己當時一看到這些客制衣服時,情不自禁驚歎過一句:「WOW, THIS GUY REALLY BELONGSDOWNTOWN.」DAPPER DAN形容,這是他的店首次被查封的經歷,卻也是一次與別不同的恭維。

2018年DAPPER DAN的店已大門再開,樓高三層,並有GUCCI名正言順的加持,成為絕無僅有選址於哈林區設店的高級時裝品牌。這是瘋狂的先例,DAPPER DAN碰上ALESSANDRO MICHELE,同樣堅持自我又天馬行空的的兩個人,在GUCCI的世界觀內各自表述。ALESSANDRO MICHELE答應為DAPPER DAN提供各種優質的面料,他可以專心創作,當然是在品牌理念之內──也非約束,因為在他眼中,ALESSANDRO MICHELE的世界太巨大,無邊廣闊得足夠讓他探索和繼續瘋狂。直至今天DAPPER DAN依然相信時裝的威力與它給予身份的意義,他堅持要繼續像年輕時一般去AFRICANIZED(非洲化)高級時裝,這心態大概是作為少數的本質,猶像HIP HOP文化一樣,他希望讓一切有更自我和嶄新的定義,絕不遺留任何人,而他形容今天終於可以放心,哈林區125號再不會有律師團隊突擊查封,且名正言順地,歡迎貴客上門度身訂製閣下喜愛的高級時裝,你帶上門的想法愈瘋狂愈好。

最新系列已是GUCCI跟DAPPER DAN推出的第二季度, 今回的LOOKBOOK亦特意選取於哈林區拍攝, 交由攝影師ARIMARCOPOULOS主理,沿襲80 年代的DAPPER DAN 造型和時代風格,找來區內的年輕素人擔任模特兒,重現恍如當年的美學氛圍。

系列的設計靈感主要來自DAPPER DAN當年的經典款式,集中於夾克外套與運動套裝,那日在工作室內DAPPER DAN形容即便已是2018年,但你不會想像到眼前這批衣服其實就是三十年前他所做的風格,只是這批設計更為豐富了,因為多了GUCCI的眼界,而LOGOMANIA的世代完好呼應著這位靈魂人物的設計重心,乘著設計師相信時裝的價值和力量,可以看到系列內滿滿的雙G LOGO絲印在皮革之上,亦有矜貴的刺繡手工藝圖騰、許許多多的金線金邊點綴,還有復刻牛仔褲款、緹花針織上衣、一絕的刺繡皮靴以及便服鞋,更有特別裝錶在玻璃鏡框內新的黃色GUCCI LOGO,靈感也是來自DAPPER DAN店窗上的招牌字樣。

000033280017.jpg000033280014.jpg

華麗元素也想當然地應用在配件之上,例如以施華洛奇水晶鑲嵌的眼鏡設計,大大的LOGO 理所當然地用水晶拼出;運動鞋鞋身一樣有雙GLOGO 及經典色邊配金邊織紋,還有ALESSANDRO 喜愛的花卉圖騰印花絲巾、色彩皮革背包和運動襪、拖鞋、棒球帽等各類小物,與其說這是一回合作系列,DAPPER DAN 說這是自己與GUCCI「互相擁抱」的成果,他還引用了拉丁語: E PLURIBUS UNUM(合眾為一,亦是美國的國家格言),他跟ALESSANDRO 均同意將此以標語的方式加進到系列的珠寶飾物和刺繡在衣服之上,就如雙方的時裝宣言──理想地,他的確AFRICANIZED 了GUCCI,也同時被GUCCIFIED 了DAPPER DAN。


Photo Courtesy of Gucci, Film by iemi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