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我跟她影過六次合照。六張合照,在六個不同年份影,第一張,2011年年底。地點在天后一個STUDIO,她練歌,準備來年年頭的音樂會,同事前往採訪加探班,我要求跟去;目的?只有一個——影合照。

WhatsApp Image 2025-07-21 at 4.45.26 PM.jpeg她入行那一年,我剛好被總編調去做一本娛樂周刊,有狗仔隊那一種,但狗仔隊同事從來沒有偷影過她,原因不外乎她剛入行,未夠紅,而總編向我們灌輸的概念是:讀者只想看紅人明星的醜態和偷拍相。

照道理,我不會認識她(事實上我不算太留意本港娛圈人和事),但有記者是她歌迷,好想更多人認識和喜歡她,經常向我和同事介紹她的歌,以及為她寫歌填詞的幕後班底。漸漸,由不認識到認識,由認識到記住她——記住「謝安琪」這名字。

到了2008年〈囍帖街〉,好多人都記住謝安琪。那一年我轉了工,沒再做娛樂雜誌,自然更加大條道理不用理會娛樂事宜,但再不理懶理,都總會經過報攤,無可避免在娛樂周刊封面看見謝安琪——離不開是非和負面新聞,幾成真幾成假?沒有人會去理,但重點是,這些封面如實地證明:謝安琪真的紅了。

maxresdefault (1).jpg我當然不會知道她怎樣面對這些封面和負面報道,只知第一次見到她,跟她影合照時,她正在為演唱會努力練歌,狀態很好。

2011年,諗起都恍如隔世。

再一次見面,是因為工作——一個專欄作家提出的「B餐論」,令她突然被奉為男人真正夢寐以求的另一半完美象徵,同事立即約她做訪問影封面,我又跟去,促成了第二度合照,不只合照,過程裡還有傾下閒偈。

個人問題,不是經常聽廣東歌,也不算好留意本地樂壇,但謝安琪的碟,近乎有齊——不是唱片公司送的,都是我

真金白銀自己買的,當中有不少,日後都找機會陸陸續續讓她簽名。

如果要我揀一隻最喜愛的謝安琪專輯,一定是2014年《KONTINUE》。

對我來說,《KONTINUE》的好,首先自然因為當中的歌曲都好,有派台沒派台的都好——曲本身已經好(一向主張聽歌應該是先去聽曲,而不是先看歌詞),歌詞再為曲ADD VALUE,讓歌曲與歌詞主題完美結合,成就另一種好。

WhatsApp Image 2025-07-21 at 4.20.56 PM (3).jpeg

還有封套。她沒有再莫名奇妙地被安排遠赴什麼偏遠國家影一輯所謂靚相作招徠,而是有型有款,卻不喧鬧鋪張。裡裡外外真真正正,姿色份子。

WhatsApp Image 2025-07-21 at 4.20.56 PM (2).jpeg

然後我們都知道,謝安琪開始化身「浦銘心」,與同樣被虛構出來的「董折」,透過歌與MV以及大量文案,合演了一個極長篇愛情人生故事,在歌裡,她變成角色,成為別人故事的載體;一開始,我好投入,尤其喜歡〈人妻的偽術〉,漸漸地,故事發展下去,橫生太多枝節,開始甩——又其實,甩是有原因,因為實在聽不到兼看不見謝安琪本身。

浦銘心和董折活於一個僅屬於二人的架空世界,真實的世界,進入一個隔離時代,以致更難去投入跟進兩個虛構人生,畢竟人生不只要諗愛與不愛,還要煩惱走與不走,而謝安琪拋開了浦銘心的身份外衣,做回自己,以個人的名義,唱了〈離不開〉。

WhatsApp Image 2025-07-21 at 4.20.56 PM (1).jpeg終於聽到和看見謝安琪。

她不再是別人想像裡的載體,而是自己的主體,能夠隨心所欲呈現自己的主體;她沒再成為娛樂(負面)新聞主角,不因為她不紅,而是她已經百毒不侵。

今年,入行二十年,新歌〈50/50〉派台,上電台做訪問,已經轉行做電台的我,在直播室外,和她影了第六張合照。

是她最好的時刻。

WhatsApp Image 2025-07-21 at 4.20.56 PM.jpegText & Illustration:月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