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個位於南美絲帶狀國家,北部是隱世旱地阿塔卡馬(Atacama),人們雖然未必會列為頭號旅遊清單,也難以在這裡大吃大喝瘋狂購物,但所到之處,總在人的心裡烙下深刻的回憶。擁有天然的感官環境,走著看著聽著,彷彿微妙地連結著人的心靈與感官。
稀罕
飛機由智利首都聖地牙哥(Santiago)飛往卡拉馬(Calama),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航程需時約兩小時。卡拉馬是阿塔卡馬荒漠邊陲最大的城市,然而,我的目的地是再開車往東南內陸一百公里的聖佩德羅德阿塔卡馬(San Pedro de Atacama)綠洲小鎮,作為落腳點。
的確是有點遠。但一想到慕著「全世界上最乾旱」和「地球上最近似火星」的地方之名,往阿塔卡馬的這些遠路,比起火星,真不算很遠。飛機接近降落時,我從空中看到這片荒漠,似乎真的看不見什麼生命跡象,難怪美國太空總署早已選中阿塔卡馬作為火星地貌測試研究中心。
在綠洲小鎮安頓好,跟著在地導遊走進仙人掌山谷。所經之處,有些地方完全寸草不生。「阿塔卡馬,雨水,很稀罕。」導遊說。這個荒漠,平均每年只有十五毫米雨量,部份地方甚至年均雨量只有一毫米。曾有記載,阿塔卡馬最乾旱的地區,在1570年至1970年的四百年間不曾下過一滴雨。然而,生命力絕對是不能小覷的關鍵詞,再惡劣的境地都會出現生機。仙人掌谷就見證了荒漠生機。
憑著山谷之間匯聚的一點水份,仙人掌努力在山谷中茁壯生長。因為水源稀罕,這裡的仙人掌每年只長高約一厘米!眼前一些四、五米高的巨形仙人掌,算起來已活了幾百年。不過,有時阿塔卡馬仍會乾旱得連仙人掌也出現缺水現象,在綠洲小鎮我便看見用乾枯仙人掌做成的果盤和相架等紀念品,甚至有些房屋用來做窗和門。
時近黃昏,山谷的仙人掌變成一個個剪影,映襯著地平線上變幻的光。我乍見一棵生長得像搖滾手勢的仙人掌。看來,如搖滾般象徵希望與生命存在的不死課題,一直都在阿塔卡馬衍生不息。
幻與真
阿塔卡馬的荒漠之間,有盤古以來已形成的鹽湖。面積達三千平方公里的阿塔卡馬鹽湖(Atacama Salt Flat)成為這裡壯麗的一道風景。遠古時地殼運動,令海底地殼斷裂抬升,乾涸成為帶有豐富鹽份的湖沼和鹽山。驅車前往紅鶴國家保護區(Los Flamencos National Reserve),沿路看見不少地方鋪上一層白,看起來有點像初雪,其實都是鹽。
儘管阿塔卡馬有著嚴峻的生態環境,水份蒸發令土壤含有極高的鹽份,鹽湖卻是安第斯紅鶴、智利紅鶴與詹姆斯紅鶴最合適的棲息、覓食和繁殖的地方。為減低遊客帶來的破壞,鹽湖區用鹽結晶出行人專用的路徑。鹽結晶的高度至我的小腿,驟眼有如走在珊瑚石之間。近處的湖沼有紅鶴正在覓食,但當人類走近時,牠們就會一邊裝著探頭在水中邊覓食,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覺間逃到遠離人群的湖對岸。鹽湖最美的時刻是隨著日光的顏色變化,由灰的白的黃的,變成橙的紫的和粉紅。眼前這個天然的濾鏡,常令我懷疑自己到底在看些什麼。
兩個月前,阿塔卡馬地區忽然下了一場大雪。這場雪,就連NASA也幾乎都不敢相信觀測鏡傳來的景象。是鹽嗎?原來是雪。世界總是這麼有趣,看見的、幻想的、固有的、現實的,都可以在這裡交叠成實在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