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男人四十》的叛逆少女到《美國女孩》中令人動容的癌末母親;從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靈動新星,到國際影集《THE SEASON》中的豪門貴婦,林嘉欣的演藝之路,也映照著她的人生遷徙。出生於溫哥華,移居台北七年, 爾後在香港落地生根二十載,更曾遠赴巴黎重塑自我。四座城市,塑造了她兼容並蓄的跨文化底蘊。這次訪問,她以人生經歷為記,拼繪出「我即是家」的哲學。

溫哥華 最初的自由呼吸

「我很慶幸在溫哥華出生,有這麼大的草原、這麼大的空間,真的『天生天養』,很自由自在地成長。」林嘉欣暖暖地回憶起童年:「小時候是小康之家,家裡沒有玩具, 爸爸給我一盒『橡筋圈』,我們四姊妹就用它們做槍、做遊戲。我很慶幸自己小時候不是接觸電子產品,而是花很多時間躺在草地發呆,看雲的形狀,像貓或長頸鹿。」

溫哥華是林嘉欣的出生地,現在她仍不時回去探親,但早前在當地拍攝電影《WORTH THE WAIT》(2025),卻是她首次在「家鄉」面對鏡頭。

「該片全程以英語演出,我能說流利的英語,但對白的節奏與情感表達變得截然不同了,為此我花了加倍時間準備!」她頓了頓,難掩興奮:「在溫哥華拍攝很開心,媽咪可以多見我,而且首次讓家人探班。劇組採用『拍五天、休兩 天』的制度,周末可以返屋企和家人聚一聚,周一回到片場時,大家都煥然一新,抱著很正面的態度拍攝。有工會保護,這樣拍電影真好!減少了很多摩擦和離意。」

Screenshot 2025-07-25 at 11.31.17 AM.png

擁抱撕裂的痛

談及角色TERESA經歷妊娠晚期胎死腹中的創傷,她聲線驟沉:「TERESA已準備就緒——有嬰兒房、BB 衫都買好,連腹部都隆起了——突然一切墜入絕望,彷彿一 個人存在於黑暗的角落中。她明明被母親和丈夫的愛包圍,卻像隔著無形屏障,必須獨自走過整個GRIEVING PROCESS,SO SAD。」身為兩位女兒的母親,林嘉欣對這種撕裂性痛苦有更深刻的體悟。

「這是戲劇有趣的地方。我可以在安全的空間裡盡情哀傷!無人希望人生需要經歷這種痛楚,但通過戲劇,就能沉溺於極端情緒的體驗。導演一喊『CUT』,無論情緒多逼真,演員亦能抽離,但角色的烙印卻真實存在。這是很矛盾的,又很奇妙——我能深刻體驗人性的黑暗,同時清楚自己是安全的。更重要的是,透過詮釋TERESA,我對人類的行為與情感有了嶄新理解。」

Screenshot 2025-07-25 at 11.31.47 AM.png

台北 逆風飛翔 

在溫哥華待到十五歲,林嘉欣突然決定去台北發展。「我曾經很反叛!」林嘉欣笑說:「那時我根本沒跟我爸爸說。他是嚴父,我不敢告訴他——你知道小朋友就是怕被罵,就不說,只告訴他去過一個暑假,結果一整年都沒聯絡。」突然離家,沒有一點不捨,反而因為在家裡不開心,所以經常想「由頭來過」。「原來那一年爸爸很憂慮,以為我不見了!直到寶麗金為我出第一張個人大碟(那時候還有CASSETTE帶),才回加拿大面對他。」提及父親見面時的叮囑,她模仿父親的口吻:「他說:『你開心的事不跟我說,不重要;但你不開心的事一定要跟我說。』」 父女間的關係自始變得親近很多。

在台北的七年,亦讓她重新解讀母親的矛盾。「在加拿大時,媽媽既要維持傳統家庭氛圍,又想讓我浸在『外國的水』裡。她常常自相矛盾,例如既要為大家著想,可是自己又會鬱悶,一直壓抑情緒,甚至『爆煲』。有時用藤條打我們,打完自己又哭。」「鬼妹仔」林嘉欣當時不能理解,經常與母親衝突。「直到在台灣生活後才明白種種, 例如什麼是『為大局縮小自我』的掙扎。這種背景幫助我理解《美國女孩》(2021)的角色。」片中她飾演從美國回台灣治療乳癌的母親,女兒隨她由美國回台灣,經歷很多不解。林嘉欣說:「我一看劇本,第一時間就是代入大女兒的角色,她跟我的成長背景一模一樣!」 

林嘉欣在台北有很多回憶,會在路邊吃大排檔、吃擔仔麵,曾點名推介「財神台南擔仔麵」。「每當帶著女兒重遊溫哥華或台北,經過某些街角時,我都會告訴他們:『媽媽曾在這裡做過什麼什麼!』兩個女兒對我的成長經歷充滿好奇,我很樂意跟她們分享。」

WhatsApp Image 2025-07-25 at 11.30.09 AM.jpeg

香港 踏入光影世界

若非林嘉欣親口剖白,外界很難想像這位氣質溫婉的演員,竟有過瞞著父親移居台北、與母親激烈衝突的過往。這份潛藏的稜角,恰是當年許鞍華相中她出演港產片《男人四十》(2002)叛逆少女的關鍵——渾然天成的演繹,讓初闖影壇的她橫掃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與新演員兩項大獎,一鳴驚人!(2015年她再憑《百日告別》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成為史上金馬獎大滿貫第一人。)

談及與香港的羈絆,林嘉欣將根源歸於父親:「父親曾帶我走遍他成長的軌跡,乘電車穿梭跑馬地、中環、上環,他會指著德輔道西的老店舖說:『爺爺當年開了這家漆器行,樓上的小閣樓就住了我們一家七口。』」這份家庭記憶,加上她自己在香港養育孩子、生活多年的經歷,交織出她對這座城市的情感。

她近日正忙於參與攝製《THE SEASON》,雖是國際迷你影集,但劇集的背景設定於香港。劇中她化身為豪門貴婦FIONA,這個角色與她現實生活形成強烈的反差。「FIONA終日周旋於搞BALL、拉頭馬等社交場合,每句話都充滿計算,與我平日穿T恤牛仔褲就去揉搓陶泥的生活截然不同。」濃妝、高聳的髮髻、華麗的珠寶、閃亮的禮服,都有助於她迅速進入角色。同時,她也融入了她對華人社會文化的一些觀察:「FIONA背負著強烈的家族傳承使命,既要展示家族有多POWERFUL,又要確保家醜不外傳。這種既要傳承又要守護的狀態,在華人家庭中十分常見。」 劇中與木村光希的母女對手戲,更觸動了她身為母親那份柔軟的神經:「KŌKI是一個非常有禮貌、非常乖巧的女孩。她的角色,只能由她這個二十二歲的年紀才能演活。當她看著媽媽(我的角色)時,那種眼神依然充滿INNOCENCE。我身為『媽媽』會想將她與外面凶狠的世界隔離。她這個眼神,為人母親的『我』早已失去了,因此會不惜一切想去保護她,不想讓她知道人生中許多的醜陋。」

Screenshot 2025-07-25 at 11.31.39 AM.png

巴黎 感觀覺醒 

林嘉欣早前亦忙於為法國五月藝術節(FRENCH MAY)大使的身份而奔走。她擔任此崗位已持續十三年,與法國的淵源亦頗深,曾旅居巴黎學習戲劇超過半年。

「因為我沒學過法文就直接去學戲劇,所以有大半年的時間,我是『啞巴』,基本上沒怎麼說話。因為是形體劇場,如果沒有朋友來『探望』我,就根本不需要開口。之後才發覺,原來不說話半年多的時間,其實很好⋯⋯可以和自己建立更深的關係,或者不停地觀察,很多生活的基本面向都從巴黎重新學習。我很嚮往那段求學的時光,所以經常覺得當學生真好,總是很想繼續讀書。」

巴黎給她很多觸動,有數不清的展覽、裝置、表演可以欣賞。「當時每次去都會盡可能地去看不同的展演,但有趣的是——當你看過太多的經典作品後,反而會慢慢SLOW DOWN,開始精挑細選真正能感動自己的藝術家,漸漸地也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偏好⋯⋯」

當下慾望是衝破束縛

在今年的法國五月藝術節中,林嘉欣更增添了一重創作人的身份。她與韓幸霖(HILARIE)和江逸天(OLIVIER)舉行聯展「三法則」(展期至六月廿九日),展示她用陶泥創作的一棵「圖騰樹」裝置藝術。

在位於大坑的畫廊THE SHOPHOUSE中,她的作品拔地而起,直衝天井,彷彿要奔向無拘束的天空。圖騰既承載著如陶土般古老的歷史,也象徵著一種內在的力量。

「我記得OLIVIER和HILARIE問我,為什麼我會想在那裡創作這個作品。我說,因為我想向上,想要衝破束縛,追求自由。現在我漸漸明白,當我們小時候設定了一些目標,例如擁有一層樓、一輛車,過上安穩的生活,但當你真正擁有這些之後,會發現你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賺錢,去維持這些物質上的東西,去承受它們帶來的壓力。我於是開始思考,真正的自由並非隨心所欲,而是內心的平和與自在。現在很多人似乎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而不是為了生活本身。」

「我相信身處大城市的人們,或多或少都曾感受過類似的孤寂、身不由己。而我相對幸運,能夠透過陶土創作來記錄當下的心情與感受。」

Screenshot 2025-07-25 at 11.31.55 AM.png

演繹兩世紀的摩斯密碼

身為藝術家,又會親手做陶藝,林嘉欣自然懂得欣賞並珍惜工藝的價值。在巴黎拍攝這輯硬照時,她便自然地將身上的LOUIS VUITTON HIGH JEWELLERY系列完美呈現。「這次LV的系列延續了品牌的經典元素,像是花卉、MONOGRAM、切割工藝,以及白鑽搭配藍寶石的設計,甚至隱含著特定的『摩斯密碼』。這些標誌性的元素,承載著品牌兩百多年來的MOTIF,讓人更能理解與欣賞,感受到這份超過兩世紀的LEGACY和HERITAGE。因此在拍攝時,我會刻意放大這些細節,以及背後的故事與CRAFTSMANSHIP,希望讀者能透過畫面感受到。」 

她珍重地說:「陶瓷與珠寶雖然屬於不同的領域,但兩者都以天然材料為創作基礎:它們都源自大自然,一個是泥土,一個是鑽石。我都希望這些來自大自然的資源不會消失,因為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實在太多了。我始終認為,我們必須更加慎重地對待自然資源,並且思考如何回饋大自然。」

家是心之所向

從溫哥華、台北,再到香港,或許巴黎,究竟何處是家?是處處是家,抑或隨遇而安?歷經人生的遷徙與沉澱,林嘉欣以深刻的體悟給出了真誠的答案:「我曾以為家必須是同一個地方,或是與某個特定的人相連。但當我經歷父親離世、身邊許多長輩相繼離開、女兒也漸漸長大並擁有自己的生活圈後,我開始反思:我的家究竟是什麼?我慢慢意識到,家其實就是我自己,我就是自己的家。因為你會將自身的價值觀、對美的獨特見解,以及你對世界的定義,都一併帶在身上。所以無論你身在哪裡,那個地方都會因為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呈現出屬於你的獨特樣貌。」

Screenshot 2025-07-25 at 11.31.03 AM.png

Text:Iris Ip
Photo:Pierre Mouton
Makeup:Will Wong
Hair:Kristy Cheng
Wardrobe:Louis Vuitton
Jewellery:Louis Vuitton High Jewelry Virtuosity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