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YKYK. LORO PIANA本來就是這麼一個品牌,從來沒有顯眼LOGO,其標幟就是TOUCH,那種柔軟順滑,INSIDER一摸便知是LORO PIANA。上月底,品牌為慶祝一百周年於上海浦東美術館舉行歷來首個展覽,便是以「IF YOU KNOW, YOU KNOW. LORO PIANA’S QUEST FOR EXCELLENCE」為題,找來英國時尚策展人JUDITH CLARK策劃,打破藝術館「請勿觸摸」的常規,以感官和觸覺導航,透過品牌珍貴典藏、傳奇纖維及面料、委託藝術家們創作的華衣美服和藝術裝置等,建構一個沉浸式體驗空間,從不同面向娓娓道來品牌跨越六代、傳承百年的極致羊毛工藝,毋須聲張,懂得的人自會明白LORO PIANA對追求卓越品質的執著。
EXHIBITION IN THE MAKING
以一個低調而詩意的深度展覽來訴說品牌一個世紀的歷史,這件事本身就非常LORO PIANA。這是品牌歷來首個展覽,特地選址上海嶄新文化地標浦東美術館,皆因中國在LORO PIANA的發展和歷史中有著重要意義,品牌最標誌的羊絨正是從中國蒙古地區搜羅而來,自數十年前便與當地社區建立長久的合作夥伴關係,在中國舉行展覽正是向一同守護優美羊絨傳統的長久合作致敬。這段源遠流長的關係,在踏入展覽的第一個展室便體現出來,驟眼看來是仿效意大利博物館的佈置,但又特地在門口設置了中國文化中充滿象徵意義的門檻,跨過後,透過一面透明牆身會隱約望見中國北方的風景微縮模型,喻意即將展開一趟意大利和中國之間的旅程,JUDITH CLARK便說,展覽名字中的QUEST有兩個意思,除了解作追求,亦是一場中國探索之旅。
JUDITH CLARK是這場百年展覽的策展人,她曾於倫敦V&A博物館、安特衛普MOMU FASHION MUSEUM等策展多個大型時尚展覽,也是倫敦藝術大學時裝與博物館學教授、CENTRE FOR FASHION CURATION(CFFC)聯合創辦人。但比起CURATOR,她認為EXHIBITION MAKER的身份更適合她,她本身修讀建築,卻一直熱愛時尚,擔任時尚展覽的EXHIBITION MAKER正好將興趣合而為一,亦有相輔相成的優勢,建築的背景使她從環境、造型、道具、結構、質感等全方位地製作一個展覽,例如衣服該如何以立體方式呈現、空間又可怎樣規劃來突顯衣服的設計等等,空間和主題是息息相關,她形容就像造一個大型的裝置藝術。今回,為LORO PIANA製作一個跨越百年歷史的展覽,規模又更龐大,她嘗試以一個理性和創意兼具的方法去製作:「當我深入研究品牌歷史和衣服的製作過程,我發覺『QUEST』也許是背後連結一切的重要理念,例如衣服纖維的來源、其精細度、重量等實質細節等,這些是分析性的內容,然後,我再思考如何以一種詩意,同時又輕鬆(因為LORO PIANA過往很多廣告都很幽默)的方式去呈現。」
在有限的空間裡述說一百年的時間,本身就是個挑戰。展覽佔地超過一千平方米,橫跨三個展廳共十五個展室。第一個部份,理所當然重申「THE STORY OF LORO PIANA」,以館中館的方式開啟LORO PIANA 故事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品牌歷史,而是從PINACOTECA DI VARALLO美術館借展的藝術品(地板亦特地鋪上美術館庭院所用的斑岩地板),包括品牌發源地PIEDMONT(皮埃蒙特)及VALSESIA(瓦爾塞西亞)的藝術家的傑作,當中又穿插了家族成員SERGIO及LUISA LORO PIANA所珍藏、於五十年代以創新概念聞名的藝術家如LUCIO FONTANA、ALBERTO BURRI、ENRICO CASTELLANI 和EMILIO VEDOVA等的作品,由此展現LORO PIANA的美學起源。然後,在這些藝術作品中央的展示櫃,才放滿了來自品牌歷史資料館LORO PIANA ARCHIVIO STORICO的珍貴照片和文檔,深入介紹LORO PIANA家族以至品牌的故事。
從物料到衣服,是LORO PIANA的根。一百年來,品牌秉承「有用之物也應該是美麗的」的理念,從世界各地尋覓各種珍稀物料,再轉化成一件又一件融合舒適度與機能性的經典設計,說過歷史之後,下一步便是品牌的ICONS。有別於一般直白的展示方法,JUDITH CLARK貫徹脈絡,將衣服與藝術作品並置,進行別開生面的對話:當中一個人體模型穿上SERGIO LORO PIANA設計的經典大衣,戴上JUDITH CLARK委託STEPHEN JONES製作的頭飾;另一個穿上以天然亞麻針織而成的立體蓬鬆連身裙,與藝術家SHEILA HICKS以亞麻製成的藝術裝置相對;穿著CASHFUR、羊絨等COCOONING服飾的人體模型,則配搭藝術家ADRIANA MEUNIÉ以簡單紗線製成的傑作。JUDITH CLARK解釋:「纖維是藝術世界常見的材料,我想如此展示LORO PIANA同樣奇妙的紡織藝術。」
NO TOUCH VS TOUCH
而在視覺之外,LORO PIANA煥發情感的TOUCH又可如何呈現?由一個展室走到另一個展室,每個展室的牆壁、走廊都鋪滿了品牌標誌面料,細緻柔軟觸手可及。「在博物館裡,『NO TOUCH』是常規,但在這個展覽,TOUCH卻是關鍵,展覽中隨時都可觸摸到柔軟的紡織品,甚至由一個展室到下一個展室,你會發現包覆牆壁的纖維觸感一個比一個柔軟。我仍然記得第一次摸到品牌的羊絨,那柔軟度非常驚人!我想喚起這種感覺。」JUDITH CLARK說道。摸著軟綿順滑的牆身來到下一站,一貫的溫暖啡調忽爾變成鋪滿白色瓷磚的實驗室,這是為了展出品牌引以為傲、纖維直徑僅約13.5 微米的BABY CASHMERE,乃TOUCH的另一個演繹。品牌複製了於VALSESIA和北京工坊的實驗室,在中央設置了一座巨型顯微鏡,鏡頭下是一團巨大羊絨,並將放大35,000倍的纖維影像投射到四個圓形屏幕上,側面的玻璃則刻有顯微鏡的讀數,品牌的BABY CASHMERE之所以有觸得到的極致柔軟,皆因每根纖維都符合嚴謹的品質要求。
展覽的第二部份,以自1951年起便見於品牌紋章的薊花為主題,它跟品牌的羊絨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在製作羊絨的最後工序,工坊會使用乾薊花來洗刷梳理羊絨,使其更加順滑親膚,一直是LORO PIANA 的重要工具和設計圖騰。走進展廳,第一眼便會看見品牌由意大利運到上海展出的古老薊花刺繡機,象徵品牌的紡織傳統;周圍亦隨處可見薊花元素,例如牆身鋪上以提花織布機編織、繡上薊花圖案的啞面絎縫夾棉絲綢,和諧一致。薊花在工匠們手中亦有了嶄新演繹,如倫敦工匠兼雕刻大師JIM PATRICK以薊花圖案瓷磚和磚塊點綴展示櫃,而在其中,展出一條取材自VALSESIA的球形連身裙,乃採用當地繁盛的羊絨花手製而成,浪漫至極;另一個向薊花致敬的矚目展品,是集合八位刺繡工匠耗費一千小時、採用124,000顆玻璃珠和59,000塊珠片繡上薊花圖案的裙撐和帽子,盡見品牌精緻工藝。
再來到展覽的最後一站「RESTAGING VALSESIA」,透過一段沉浸式短片帶人前往LORO PIANA的家鄉,一窺品牌運用精湛技藝將珍稀纖維轉化成衣服的過程,但更見品牌工藝的或許是用來放映短片的屏幕,乃由LORO PIANA工坊採用品牌紡織品精心製作,中間部份只用緯線,而披散於頂部和底部露出的數百根紗線則組成經線,可見品牌擅用纖維的功力。去到這裡,這濃縮一個世紀的展覽還未完結,LORO PIANA在展覽盡頭設置了一個讓人沉澱下來的空間,中央擺放一張由意大利設計師CINI BOERI為家具公司ARFLEX設計、並採用LORO PIANA INTERIORS的羊絨面料製造的巨大沙發,讓人可坐下來欣賞出自藝術家邱志傑之手的《世界地圖》系列中的六米長創作成品,從中了解品牌與中國之間兩種文化和諧結合的悠久歷史,韻味深長。
這是一個時尚展覽,卻深藏藝術底蘊。「LORO PIANA本身就是TEXTILE ART!」JUDITH CLARK總結:「我在意大利長大,當我第一次認識LORO PIANA時,我將品牌與男士西裝面料、意大利剪裁聯想在一起,但現在,當我了解品牌的珍貴纖維、傳統工藝、衣服上每個微小細節,同時在物料上的持續創新,我最大的感受是,EVEN THOUGH THEY ARE TIMELESS, THEY NEVER STAND STILL!」LORO PIANA的一百年,從沒停歇,更反而是起點。
「IF YOU KNOW, YOU KNOW. LORO PIANA’S QUEST FOR EXCELLENCE」展覽
日期:即日至5月5日
地點:上海浦東美術館
Text:Lisa Kuang
Photo courtesy of Loro P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