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界很久沒有這般刺激,音樂椅氹氹轉的程度是必須要靠一張清晰的關係圖才能確定WHO AND WHERE。不敢想像九月的SS26時裝周將會有多混亂又精采,但在此之前,DIOR的JONATHAN ANDERSON、CELINE的MICHAEL RIDER、MAISON MARGIELA的GLENN MARTENS早前率先發佈DEBUT SHOW,畫下這FASHION’S CLEAN SLATE的第一筆。

DIOR 

The D-Day

JONATHAN ANDERSON在DIOR發佈的第一個系列有幾大件事?是時裝界將這天稱為D-DAY。今年四月才宣佈他上任DIOR 創意總監之位,是品牌歷史上首個包攬男、女裝及高級訂製系列的設計師,六月他便端出在DIOR的首個男裝系列,如斯神速,就知道他肩負著多大的期望和責任,DIOR心急,JW心急,時裝迷更心急,人人都等著他MAKE DIOR COOL AGAIN,而他確實不負眾望。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3.02.26 PM (2).jpeg藝術文化一早入了JW ANDERSON的血,他掌舵LOEWE十一年,一步一步將之塑造成深藏文化底蘊的時裝品牌,再來到本身就帶著藝術基因的DIOR,更不能埋沒他的藝術天份。在SS26開騷前,每一環都藏著文化暗喻:DIOR 先釋出構成JW的MOODBOARD的相片,那是由ANDY WARHOL於七、八十年代為時尚先峰LEE RADZIWILL和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拍攝的寶麗萊,對JW來說,二人就是風格的化身。之後,再發佈一條球壇巨星KYLIAN MBAPPÉ對著鏡頭帶點笨拙地打呔的短片作為預告。

三人有何共通之處?大概是當中透出一種優雅睿智又不失幽默叛逆的個人氣質,為NEW DIOR定調。其後,JW揭曉時裝騷的邀請函──一隻他從品牌典藏中找到的瓷碟,上面附贈了三隻陶瓷雞蛋,既是對MONSIEUR DIOR最愛菜色之一的奄列致敬,也喻意了他的新開始,趣味盎然。時裝騷於HÔTEL DES INVALIDES舉行,JW將這座軍事博物館內的房間佈置成他最愛的柏林畫廊GEMÄLDEGALERIE的風格,牆上掛著從羅浮宮借來的法國藝術家JEAN SIMÉON CHARDIN(1699-1779)畫作,他真摯自然的筆觸在當時崇尚浮誇的年代被視為清泉。如果這還不夠ARTSY,在開騷前一刻,法國演員LOUIS GARREL在場內朗誦了一首詩,正式為JW的DEBUT SHOW拉開帷幕。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12.02.34 PM.jpeg第一個LOOK已經將DIOR的公子哥兒煥然一新:第一眼,自然不能忽視那條內藏幾層皺褶、像褲又像裙的超大CARGO PANTS,配上像BAR JACKET般帶有立體腰線的西裝外套、如頸環的BOW TIE,腳上一對間條白襪(不要說沒提醒你,UNIQLO X JW ANDERSON系列的襪子要買!)、涼鞋,這個DIOR MAN,既有DIOR的優雅剪裁,也有JW的幽默玩味,古典又新穎,正經帶叛逆,SOPHISTICATED亦CASUAL,JW ANDERSON拿捏得剛剛好,他在一個訪問中說:「這個FIRST LOOK完全展現了我想為DIOR塑造的方向,它關乎正式、歷史、質感。」在設計系列之前,他爭取時間回顧品牌典藏,他說:「那就像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穿衣方式、現在我們可以如何穿衣,還有,THE IDEA OF STYLE。」

第一個LOOK中的CARGO PANTS,是由MONSIEUR DIOR於1948年設計的DELFT DRESS演變而來;那件西裝外套理所當然取材自BAR JACKET,但配上草綠色的DONEGAL TWEED和儀仗緞領;CIGALE DRESS來到JW手上變成無縫利落的JUMPSUIT;源自十八、九世紀的絲質背心原是紳士象徵,他將之配以牛仔褲和SNEAKERS;玫瑰、刺繡和帶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DIORETTE吊飾,代表了MONSIEUR DIOR對那段歷史時期及英國文化的嚮往⋯⋯這些歷史典藏和象徵符號經JW演繹統統注入了現代年輕風貌,但卻很難歸納出一種STYLE──留意返,JW ANDERSON所說的是THE IDEA OF STYLE,他筆下的DIOR MAN不是一個男人,而是「A GANG OF GUYS」,風格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每個男人都應該有PERSONAL STYLE,千變萬化兼幽默叛逆,那才是他的現代紳士。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3.02.26 PM.jpeg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3.02.26 PM (1).jpeg

CELINE 

Pristinely Preppy

九月的時裝周前所未有地大陣仗:CHANEL 的MATTHIEU BLAZY、BOTTEGA VENETA 的LOUISE TROTTER、BALENCIAGA的PIERPAOLO PICCIOLI,都將在九月發佈首個系列,與其加入戰團,MICHAEL RIDER決定在時裝周以外的七月,交出他在CELINE的第一份功課SS26系列,男女裝一次過,先拔頭籌,而這確是明智之舉,騷後舖天蓋地都是NEW CELINE。

去年尾,CELINE宣佈HEDI SLIMANE離任創意總監之位,由MICHAEL RIDER接手,這個陌生的名字隨即在時裝界投下震撼彈。MICHAEL RIDER是誰?關於他的資料少之又少,只知他曾在NICOLAS GHESQUIÈRE時期的BALENCIAGA工作過,又曾效力CELINE九年,期間與PHOEBE PHILO共事,之後就在POLO RALPH LAUREN擔任創意總監,對比HEDI SLIMANE 的強勢作風,他的低調令人摸不清他的設計風格,這樣的未知使這場DEBUT SHOW更具看頭,他會端出怎樣的CELINE?

在開騷前,MICHAEL RIDER慢慢給出線索。邀請函裹在一條絲巾內,特地找來日本包裝藝術家EMIKO OGURI用上ORIGATA傳統摺紙手法綁成,預示絲巾將會是系列的重點。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12.02.36 PM (2).jpegMICHAEL RIDER亦選擇回到位於RUE VIVIENNE 16號的CELINE巴黎總部行騷,似曾相識,皆因在PHOEBE PHILO的年代,這裡正是她的SHOWROOM,MICHAEL RIDER此舉無疑象徵了一種HOMECOMING,而走進騷場之前,絲巾再次出現,在中庭上空掛了一幅印有馬術圖案的巨大絲巾,重申品牌歷史。

而這確是一個致敬歷史的系列,或者更準確地說,是PHOEBE PHILO和HEDI SLIMANE的歷史,不過注入了MICHAEL RIDER的PREPPY新思。在女裝,寬肩細腰的西裝外套、線條利落的恤衫西褲、立體輪廓的晚裝、以至高領內搭、冷衫和LEGGINGS(還有很久不見的LUGGAGE手袋!),都BRING BACK了PHOEBE PHILO的OLD CELINE;在男裝,皮褸、超窄長褲、貼身西裝,HEDI SLIMANE的影子無處不在,但MICHAEL RIDER當然不會照辦煮碗,貫穿男女裝亂披亂搭的絲巾、變身OVERSIZED剪裁的皮褸、衛衣、西裝內的POLO SHIRT、剛好到腳眼的BARREL JEANS、大串疊戴的配飾、書生眼鏡等,皆是他筆下熟悉的PREPPY STYLE,為造型加入一點點隨性玩味,令CELINE的COOL KIDS依然是COOL KIDS。

MICHAEL RIDER的SHOW NOTE寫著:「CELINE象徵著品質、永恆和風格。」對他而言,無論是CÉLINE VIPIANA、PHOEBE PHILO、HEDI SLIMANE,都為CELINE塑造了獨一無二的經典,成為品牌基石,讓他可以在基礎上繼續創建。騷後,無論OLD CELINE迷抑或HEDI忠粉一律收貨,這正是MICHAEL RIDER的中庸之道。

Maison Margiela

A New Opulence

至今仍然記憶猶新,JOHN GALLIANO在去年一月發佈的2024 ARTISANAL COLLECTION高級訂製系列,以匈牙利籍法國攝影師兼藝術家BRASSAÏ窺視攝影下的巴黎街景為靈感,將天橋變成劇場,模特兒化身「衣衫襤褸」的珠寶大盜、風塵女子、露宿者等不同角色,上演二十世紀巴黎在光鮮亮麗一面之外的糜爛生活,當中恰到好處的HIGH & LOW藝術風格、豐沛情感、劇場體驗早已超越了時裝騷的定義。那是JOHN GALLIANO在MAISON MARGIELA的告別作,彷彿將自己心底的想法和情感都傾囊而出,當時時尚評論人ALEXANDER FURY甚至形容:「這是半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服裝系列。」這樣的珠玉在前,MM新任創意總監GLENN MARTENS無疑任務艱鉅,但他依然選擇以ARTISANAL COLLECTION作為他在品牌發佈的第一個系列,以行動證明未驚過,果然帶著品牌的AVANT-GARDE精神。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12.02.36 PM (3).jpeg在開騷之前,GLENN MARTENS不諱言:「我喜歡這個品牌的原始DNA,但毫無疑問,基因很大部份已經被徹底掠奪。」而他想做的是以優雅重塑品牌基因, 這樣似乎就明白今個2025 ART ISANAL COLLECTION的緣由。根據SHOW NOTE,GLENN MARTENS從比利時北部FLANDERS和荷蘭的中世紀建築和氣氛汲取靈感設計這個系列,他先設定了氛圍,選擇巴黎104 藝術中心作為時裝騷場地(這裡亦是MARTIN MARGIELA舉行最後一場時裝騷的地方,別具意義),裡面由牆身至地面,全部覆蓋由六種歐洲宮廷的室內場景拼貼而成的畫,又刻意造成摺皺、剝落的效果,猶如褪色的古老建築。很直接地以為在此場景下走出來的模特兒會穿著解構的古典COSTUME,GLENN MARTENS當然不會那麼容易給估到。第一個LOOK,模特兒由頭到腳裹著透明塑膠,擺明就是致敬MARTIN MARGIELA的設計,塑膠是MARTIN MARGIELA自安特衛普的畢業作品便一直沿用的元素,而面具更是他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衣服上的匿名標誌,皆在GLENN MARTENS手上煥發新生。接著徐徐進入他的主題,貫穿整個系列的CORSET、垂墜、錯視或拼貼剪裁突顯如古雕塑般的輪廓,一襲閃著金屬光澤、繭形結構的裙子便是當中代表;直筒的印花長裙是為了呈現歐洲塔樓的哥德式結構;衣服上隱約的花卉靜物圖案帶出北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室內設計美學;混合硬紗、絲絨、皮革、提花織物等物料則為了重現石頭、金屬、大理石等古建築材料的質感⋯⋯GLENN MARTENS用中世紀古典視角重新演繹MM的解構藝術,前衛、感性亦優雅,他說,這是可以融於日常的COUTURE。

WhatsApp Image 2025-08-12 at 12.02.37 PM.jpeg日常可不等於簡單,畢竟這是COUTURE,當中長裙綴有象徵主義畫家GUSTAVE MOREAU的筆觸,是由工匠手繪,帶來錯視效果;花卉圖案是先印刷於布料上,再透過先進剪裁技術轉化為立體裝飾元素;古老的壁紙圖案是先手繪,再轉印於布料,並加入壓花工藝重現古典紋路;數之不盡的羽毛、金屬、珍珠、水晶裝飾自是一個一個人手鑲嵌而成,沿襲高級訂製的工藝精神。而在COUTURE,GLENN MARTENS依然貫徹他的可持續理念,系列有三份一是採用來自巴黎二手店GUÉRISSOL的舊衣升級再造而來,例如裙子所用的舊皮革、外套的襯裡、衣服上鑲嵌的珠寶等,還有面具,是用上廢棄的金屬盒壓縮再塑形而成,時尚評論人NICOLE PHELPS 便形容是「TRASH COUTURE」,GLENN MARTENS重新定義了奢華。他在騷後說:「以價值來炫耀自己極之富有並不符合MARGIELA的語言,所以我們不會設計一件價值75,000美元的全手工刺繡裙子或諸如此類,它不屬於這裡,但我們會尋找另一種形式的奢華和富裕,並希望一些大膽佻皮的人會明白。」

這種實驗精神,怎不罵治?

Text:Lisa Kuang 

Photo courtesy of Celine, Dior and Maison Margiela